第三百一十四章 圣旨赐婚

A+A-

    “阿姐喜欢七殿下?”

    上官瑜使了点心,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成亲了,慢慢就会喜欢的。”

    上官又琛总觉得这话哪里怪怪的,但如果是阿姐喜欢的人

    “阿姐,你放心,父亲母亲有我,我会好好照顾他们的。”

    上官瑜捏了捏他肉乎乎的:“嗯,长房就交给你了。”

    上官又琛瞬间觉得责任重大,用力的点了下头。

    上官瑜含笑,见他眸底那抹阴郁总算消散,微微松了口气,看着他还有些湿气的头发,又忍不住开始教起来:“以后可不能再这般任性淋雨了,若是染了风寒可如何是好?身子垮了,还怎么撑起长房,怎么照顾父亲母亲?”

    上官又琛乖乖认错:“阿姐,我知道错了,以后再也不会了。”

    上官瑜见他模样,点到即止,摇了摇他,笑道:“走吧,去阿姐屋里,我让她们备了姜茶。”

    上官又琛唇角勾起一抹笑意,点头应道:“好。”

    翌日,上官时庸早早起了做准备,却一直未等到宫中来消息,眼看巳时过了三刻,他心里难得的起了丝烦躁,背着,在书房来回踱步。

    “老爷!老爷”

    赵总管急切的声音传来。

    上官时庸直觉是来消息了,等不得传唤,径直走到门前,将门打开:“宫中来消息了?”

    赵总管喘了口粗气:“不是消息,是来人了,宫中来了执圣旨的宣旨太监。”

    上官时庸脸色一变:“那太监神色如何?”

    赵总管立即道:“笑呵呵的,老奴试探的问了句,他也没呵斥,只是好事,让老奴快来通知您和夫人他们速速去接旨。”

    上官时庸黑眸闪过疑色:“夫人、姐和少爷那边派人通知了吗?”

    赵总管道:“已经派人去了。”

    上官时庸拧着眉:“嗯,走吧。”

    大堂内。

    一位油头粉面,身着一袭宝蓝色锦绣长袍的中年男人,正执黄色龙腾圣旨等候在旁。

    上官时庸在赵总管的搀扶下,带着一众家眷走了进来。

    为了之前进宫时不被发现异样,他不只吃了商令觋之前给的药丸,还将唇色弄得惨白失色,而且近来由于上官家接二连三出事,本就令他心力憔悴,清减了许多,整个脸颊消瘦得很明显,叫人看了真有几分虚弱的病态感。

    他见来的竟是皇上身边的毛公公,心底不免疑虑愈甚。

    毛公公一直注视着大门,自然第一眼就看到了来人,他朝上官时庸笑着点头示意,然后却是越过他,看向他身后的上官瑜道:“上官姐,接旨。”

    上官瑜微微讶然,心中闪入一抹奇怪的预感。

    上官时庸不由蹙眉,周氏捏紧了帕。

    在众人疑惑担忧的目光注视下,上官瑜不及深想,上前一步跪了下来。

    上官时庸随即跪在她身后侧。

    其他人纷纷跟着跪了下来。

    毛公公展开圣旨,开始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闻上官时庸之女上官瑜品行温良、恭谨端敏、品貌出众,太后与朕闻之甚悦”

    上官时庸越听越不对。

    周氏心脏开始砰砰直跳。

    上官瑜心里虽然已有了猜测,但当圣旨内容真的是赐婚时,还是忍不住露出了讶异之色没想到,萧衍竟然如此慎重,替她求来赐婚圣旨

    心口好似被什么撞了一下。

    明明这场亲事,是她硬求来的;他却给了她足够的体面和尊重。

    有了这一纸赐婚圣旨,之前那些冷眼看上官家笑话,或者原本想落井下石的,只怕又要重新开始掂量了。

    上官瑜唇角微微上扬。

    不管萧衍是出于何目的,她心里都为此心存感激。

    “特将上官瑜许配七皇子萧衍,一切礼仪,交由礼部与钦天监监正共同操办,择良辰完婚。钦此。”

    “民女接旨,吾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人磕头。

    毛公公将圣旨合上,扬着和蔼的笑,将圣旨交到上官瑜上:“上官姐是有大福气的人,快请起。”

    上官瑜道了声谢,起身。

    上官时庸一众也站了起来。

    正事办完,毛公公终于可以笑着与上官时庸寒暄:“相爷,身子可好些了?”

    上官时庸此刻伛偻着身子,完全没有一点精气神,哪有一点在位时的威仪,毛公公心里吁嘘,面上却未显露分毫。

    “劳公公挂心,已经好多了。”上官时庸道。

    “杂家今日来,还带了皇上的口谕,相爷身子不适,不宜来回奔波,皇上让您安生歇着,就不批你入宫请示的牌子了。”毛公公笑道,“相爷还是要放宽心。有些事,皇上心里明白着”

    上官时庸闻言,立刻意会,拱感谢。

    毛公公笑着又客套几句。

    事情办完,他也不便久留:“杂家还要回宫复命,就不多叨唠了。”临走又笑道,“到时,杂家来讨杯喜酒喝。”

    上官时庸道:“自然欢迎,我送送公公。”

    毛公公忙拦住:“使不得,使不得,相爷好生歇着。”

    上官时庸朝赵总管示意,赵总管塞了赏银给毛公公,以及来的一众侍卫

    等送走了毛公公一行。

    上官时庸脸色瞬间凝肃起来。

    周氏整个人还存在震惊中,一脸的不敢置信:“老爷这皇上好端端的为何要赐婚瑜儿?”

    她心底又气又急,担心这是将女儿往火坑里推。

    上官时庸一时也想不通皇帝此举用意,不过还是柔声安抚自家夫人道:“七殿下在一众皇子中虽算不得出众,倒也没有闹出过品行德亏之事,瑜儿嫁过去,也是皇家妇了;总比到时候嫁给一户名不当户不对的人家去受气好。”

    周氏一听,倒也觉得在理,尤其想起当日蔺夫人秦氏的那些话,还有那口吻,生怕他们家瑜儿上赶着要去当她家媳妇似的。

    如今,皇上亲自赐婚,看那些多嘴八卦的妇人还敢怎么嚼舌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