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殿下这招实在是高!
“呵呵,杨大人此言差矣,你那番危言耸听之语,恕本相不敢苟同。”
贾希言也不是善茬,当即还以颜色:“想我大炎,定鼎中原两百余年,威加海内!
“放眼周遭,无论是北蛮,西梁,西域百国,还是东海诸城,一对一,谁能及得上我大炎十之五六?
“如今,我大炎看似匪患丛生,不过是天灾使然,只要不生人祸,上行德政,下恤黎民,一旦风调雨顺,粮食丰收,不消两年,则内患尽去也。
“而北方的北蛮,确实是我大炎心腹大患,不过,其内部君臣离心,矛盾重重,根本结不成一股绳,大而不强。
“更不消,我大炎择日即将北伐,更有飞龙侯坐镇大雁关,自当无虞。
“不知杨大人,哪来的兵凶战危?”
贾希言谈笑从容,自有一股令人信服的气度:“至于东边沿海的流寇,更是疥癣之疾,只需加强海防,便弹指可除。
“再这百花会,数十年来一直不曾中断,已是京城无数人心中的盛会,若是只因这些事,便加以禁止,反倒会让外人联想到不好之处。”
到最后,向着上首深深一礼:“既然太子殿下有此雄心,陛下何不给个会,让殿下放一试。”
“贾相,你这是在动摇我大炎根基!”杨代善气急,指着他怒道。
“本相不过是就事论事。”贾希言淡然摇头。
“好了,两位卿家不用再争了,朕已经有了主意,姑且让太子试一试,不过”
炎帝看着王安,正色道:“这次的百花会,事关民心向背,赚不赚钱还是其次,但,你若做不到让百姓和将士们称颂,可别怪朕不轻饶。”
“父皇放心,儿臣定然不辱使命。”
王安心中早有了大会策划的框架,就让这些人见识一下,什么叫领先一千多年的商业智慧!
炎帝拍板,群臣自然不敢再有意见。
不过,却也没几个人看好王安,都把他的宣言当成纨绔子弟狂妄的逞强。
有人摇头叹息,有人笑而不语,有人嗤之以鼻,有人表情讥讽
百花会,传承近百年。
哪一年不是赔本赚吆喝?
要不是为了讨好京城那些狂蜂浪蝶的衙内和纨绔,永宁县才不会把这事揽在身上,以至于长此以往,成为惯例。
百年来,永宁县衙的主事者换了一轮又一轮,难道其中就没聪明人?
可从未听,有谁靠着百花会赚到了银子,更遑论要让百姓和将士们满意。
朝廷和民间的有识之士,早就有人对百花会不满了。
想让这些人改变观念,无疑难比登天。
这么多问题摆在一起,没人相信,靠王安一个纨绔太子可以解决。
别是他,就是英明神武的昌王和恵王一起合作,恐怕也没有这个能力。
消息很快传开。
大半个京城权贵世家,都在议论这件事。
“呵呵,异想天开,利用百花会赚钱,怎么赚?打劫吗?”
“还要让百姓和前方将士心悦诚服、毫无怨气,凭什么?”
“难啊,就算换了当朝宰相来,恐怕也不好解决。”
显而易见,王安再次成了众人茶余饭后的笑柄。
权贵们一致认为,这次,少年太子恐怕无论如何也逃不过责罚了。
炎帝对于此事也很重视。
下了朝之后,第一时间找到王安。
询问他是不是真有办法?
若是没有,干脆从内库支几千两银子,权且应付,只要不出去便好。
王安却一口拒绝。
“父皇多虑了,儿臣也是有尊严的,既然答应了群臣,自然不会作弊。”
“吾儿长大了啊。”
炎帝很欣慰,过后又叹了口气:“可是,没有银子,你怎么举办百花会?”
“银子当然需要,不过,儿臣却不会动内府的钱。”
王安脸上,是年轻人惯有的桀骜和自信。
“难道,你又要去找苏家要钱?”
“不,不仅是内府苏家,以及县衙的钱,儿臣都不打算动用一个铜板,算我输。”
“别意气用事,不靠这些你还怎么办事?便是群臣知道,量他们也不敢置喙。”
炎帝皱眉,因为他发现,不靠这些,便是自己来了也没辄
“父皇放心,儿臣已有定计,父皇只需静候佳音即可。”
王安嘿嘿一笑,拱告辞而去,独留炎帝,惊疑不定。
这混蛋子,对自家老子竟然也卖起了关子?
炎帝笑骂一声,突然又有些期待起来。
王安自从受伤醒来之后,一次又一次给他惊喜。
这次,应该也不会例外吧?
回去的路上,王安坐在轿子里,细细思索起来。
杨代善今天向自己发难,背后绝对有人指使。
就是不知道,这老阴比到底属于哪一派?
四皇子恵王?
大皇子昌王?
又或是别的什么势力?
王安隐隐意识到一个问题。
都是千年狐狸。
这伙人既然向他发难,就绝不会只停留在口头上这么简单。
没准还有后!
果不其然。
他返回衙门不久,便接到消息。
赞助百花会的那个京城商会,突然撤资了。
不仅如此,这个消息很快就和永宁县新县令上任的事一起传开了。
京城很多老百姓都在讨论此事。
都这个新上任的县令没出息,今年的百花会恐怕要泡汤了。
甚至连苏幕遮都急了,派人前来询问,若是百花会取消,她和王安制定的宣传该怎么办?
流言猛于虎啊。
好在,王安早有预料。
敌人难得抓到自己的把柄,这个时候,不穷追猛打才怪了。
他注意到一点,这伙散布消息的人不管怎么折腾,就是不愿意揭穿他太子的身份。
估计,也是怕他身份暴露,反而会招来一群支持者。
毕竟,为了巴结上当今太子,还是有很多人愿意慷慨解囊的。
“可惜,你们不想让本宫有援兵,难道本宫还不会找吗?”
王安让苏家的人回去,安抚住苏幕遮,就一切照计划行事。
又吩咐县衙的老典史,找一家最好的酒楼,以永宁县令的名义,给县内的大商贾们发请帖。
特意叮嘱道:“记住,那个撤资商会的人,不在此列。”
“殿下莫非,想要借助这些商贾的力量?”
老典史早就听闻外面那些流言,太子殿下喜欢搞钱
心里还在想太子殿下会怎样破局。
没想到,人家还有这一招。
顿时露出一脸崇敬之色,叹服道:“殿下这招吃大户,高,实在是高啊!”
王安一脸古怪地看着他,这老头,对自己的误会很深啊。
他该不会以为,自己是想敲诈那些商贾吧?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