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爱国主义教育课!

A+A-

    王安还在讲述,声音铿锵豪迈,充满了感染力。

    “那一年,山河染血,万民恸哭,北去的青年将士,归来者百不存一,而赵老爹的两个儿子,也从此青山埋忠骨,生死两茫茫”

    “谁敢,拥有这样两名英雄儿子的赵老爹,不是英雄的父亲?!”

    “没有这样的英雄父亲,忍着生离死别,送自己的儿子上战场,今天,你我不定,都是北蛮的奴隶,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

    王安依旧指着赵老爹,凌厉的目光扫过全场,大声高呼:“你们大声告诉我,你们,愿意做北蛮的奴隶吗?”

    “不愿意,当然不愿意!”

    “没错,我是大炎人,誓死不做北蛮人的奴隶!”

    众人早被他一番话得热血澎湃,慷慨激昂。

    一听他这么问,顿时个个打了鸡血一样,声嘶力竭地呐喊起来。

    “那你们再告诉我,赵老爹,配不配称得上一声英雄!”王安趁问道。

    “当然是英雄,他的两个儿子,都是英雄豪杰,令人敬仰!”

    人们反应热烈,声浪一波高过一波。

    赵老爹听着这些此起彼伏的呐喊,单薄的身躯开始颤抖。

    苍老的眼睛,忽然涌出两行浑浊的泪水。

    天知道,他在听闻两个儿子牺牲后,独自承受了怎样的悲痛和煎熬。

    又遭受了多少的白眼,和来自外人的欺辱。

    如今,这么多人,为自己的儿子正名。

    忽然觉得,这些年所受的苦和累,在这一刻,都值了。

    旋即,啪嗒一声,跪在王安面前。

    “赵老爹,你这是使不得,快请起!”王安猝不及防,连忙伸去扶。

    “不不,受人恩惠,必须要还,老儿大的道理不懂,这个几头,是一定要磕的。”

    赵老爹老泪纵横,不顾王安劝阻,硬是连磕三个响头,才颤颤巍巍地站起来。

    “来人。”

    王安一声吩咐,上来两名太子卫。

    “将赵老爹搀到后面。”

    交代完后,王安又将泥瓶巷的陈,拉到台前:

    “这名孤儿,叫陈平安,家住城东泥瓶巷,也是因为父亲牺牲在八年前的北蛮侵略中,从此幼无所依,幸得邻里周济,才能活到现在”

    讲完陈平安的身世,又开始介绍李寡妇。

    到这位老妇人,七个儿子,尽皆战死边疆,在场观众无不动容。

    这是满门忠烈啊!

    有几个当娘的,舍得让儿子一个个去战场送死?

    可李寡妇伤感的同时,却十分骄傲。

    这是亡夫的遗志,后世子孙,当精忠报国,至死方休。

    因为,她的亡夫生前深受国恩,曾出任军中马军都尉之职,一心思报国。

    最后,在与西梁的交锋中,为国捐躯,以死明志。

    但,这些事,李寡妇从来未曾对外过。

    若不是今天这件事,让她一时伤怀,激动之下,想为丈夫儿子正名。

    此事,恐怕会随着一位独居老妇的逝去,永远尘封

    之后,王安又陆陆续续地介绍了一些人。

    有英雄的家属,有英雄的朋友,更有英雄本身

    这些英雄,大多缺胳膊断腿,其貌不扬,甚至可以称得上丑陋。

    可一旦讲起他们的事迹,个个都会挺起胸膛,一脸骄傲和自豪。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杀气虽淡,气势不减!

    听到人们英雄的呐喊,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挥刀策马,铁血烽火的峥嵘岁月。

    一桩桩,一件件的事迹,听得观众们心潮澎湃,钦佩不已。

    王安借着百花会,给所有人都上了一节别开生面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前所未有的新鲜感,竟让这些观众连其后要表演的节目都忘了。

    只是,大家虽然感动,却总觉得,好像缺了点什么?

    到底是什么呢?

    王安一语点醒梦中人:

    “也许大家都看出来了,这些英雄们,明明为大炎付出了这么多,特别是儿子全部牺牲的独居老人,如今,所过的日子却差强人意。”

    “甚至,可以是穷困潦倒,异常拮据!”

    观众纷纷眼前一亮,终于知道缺什么了。

    没错,英雄,或英雄的家属,为大炎付出了这么多,难道不敢安享晚年吗?

    为何,他们还过得这么苦呢?

    如果做英雄的代价,就是让父母家人老无所养,老无所依,想想就令人寒心。

    人们一致觉得,他们应该得到弥补。

    却见王安后退几步,转身朝这些老人和老兵深深鞠了一躬:

    “这些年,让大家受苦了,是朝廷没有尽到义务,本官在这里,先替朝廷给大家声对不起!”

    “殿下?!”

    苏幕遮和永宁县的商贾们都知道王安的太子身份,一时间全都眼睛发直,不敢相信。

    可以,这一幕,颠覆了他们对王安的认知。

    堂堂大炎太子,天底下最尊贵的存在。

    竟然会向一群没什么社会地位的鳏寡老人,鞠躬道歉?!

    “少爷,真乃性情中人也”

    贾希言也被震撼,良久,才感叹了一句。

    炎帝不置可否,只是望着台上。

    不知何时,躲去了一旁的赵文静,凝视着舞台上那个弯腰鞠躬的少年,清亮的眼眸不断眨动,泛起一圈圈涟漪。

    十几年相处,直到今天,她仿佛才真正认识王安一般。

    你可是太子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有必要做到这一步么?

    她忽然想起自己的父亲,东海郡王常的为君之道,必先存百姓,这一幕,何其相似啊。

    “哼,身为上位者,却向几个贱民鞠躬认错,连皇家颜面都不顾,还真会收买人心”

    抗议的人群中,孙彦又开始挑拨离间,可惜应者寥寥,表情十分尴尬。

    他心底忽然涌起一股不好的预感。

    “县令大人/恩公,使不得,这可使不得”

    眼看王安向自己鞠躬,舞台上的老弱病残们,全都吓了一跳,一时足无措。

    “大家无须惊讶,这是应该的,请你们放心,从今以后,本官向你们保证,朝廷再不会置你们于不顾。”

    王安完,转过身,再次走到台前,操起喇叭:“诸位来宾,刚才的那些事迹,只是我大炎万千英雄儿女中很的一部分。”

    “他们还有更多可歌可泣的事迹,值得彪炳千秋,为后人纪念缅怀!”

    “作为大炎子民,我想问各位一句,这些英雄以及他们的家属,把一生最宝贵的东西奉献给了我们的国家。”

    “如今,他们老了,到了人生的末年,应不应该被抛弃,被遗忘,不得善终?”

    到了这一步,答案已经显而易见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