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A+A-

    东宫永远都是热闹至极的,美姬、妃子,各样颜色让人看了眼花缭乱,不知道是何等人才能得这么多佳人心喜,心甘情愿地一步步踏向那炙热的地狱之中。

    太子周璋坐在高位,手里拿着一本折子看。旁边的美姬坐在脚榻上,温顺地替周璋捏腿,一丝不耐烦都没有。

    女人多的地方是非也多,尤其是这前朝后宫的琐事儿,哪个太监与宫女对食了,哪家大臣又费尽心机想往后宫送人了。

    周璋的美姬数量不少,都是民间搜罗回来的,没学会那些大家姐的矜持。

    一字一句,放荡不堪,惹得周璋频频发笑,奏折都拿不稳。

    其中一个是他的旧宠,穿着薄如蝉翼的纱衣,脖子上戴着一串东珠。华贵无比的配饰,被她拿来搭如青楼妓子一般的纱衣,品位可见一斑。

    她跪坐在周璋身旁,枕着他的膝盖,被暗绣磨得脸蛋都红了也不撤开,带着一丝埋怨看向周璋,道:“太子这些日子有宠,不往岚岚这儿来了。”

    周璋动作微顿,道:“哪个兰?”

    美姬低声:“山风岚啊殿下,您还称赞过名字呢,‘夕阳苍翠忽成岚’,妾身名唤夕岚。”

    “......夕岚,叫夕儿比岚岚美多了。”周璋笑着道,翻了一页奏折。

    王夕岚抬眼瞧他,见他今日心情似不错的样子,低声道:“殿下,您这么久都没来了,不多陪陪妾身,就看奏折啊?”

    周璋摸摸她的额头,像是在摸一只狗狗、猫儿一般,:“这一月来了三回了,还不够多呢?”

    “不够嘛。”王夕岚着,笑意连连的,明明是埋怨的话,被她出来多了一丝女儿家的娇气可爱,“您去......可不止三次呢。”

    周璋笑意微敛,将奏折往旁边放下,问:“哦?你怎的知道不止三次?你在孤身边插了人?还是哪儿又听出来的?”

    他的声音并不算低沉,王夕岚却听得一瞬白了脸色,哆嗦着从周崇身上下来,跪坐答:“妾身、妾身的意思是,料想那边得了您的宠,妾身并未做出什么越矩之事,还请殿下明察。”

    周璋看她哆嗦,伸手捏紧那脖子上的东珠,一寸寸绕在手指上,原本宽松的链子立刻紧了起来。

    王夕岚脸涨得通红,连眼睛都像是凸了出来,额角的青筋已经冒起,随着被扼住的血脉一下下跳动着。她眼睛里遍布血丝,刚刚还家碧玉的脸,狰狞得可怕。

    待到周璋欣赏完了王夕岚的脸,这才松开手,任由王夕岚扶着脚榻咳嗽。

    “做好自己分内的事,不该听的别听。”

    殿内安静得很,落针可闻。刚刚还掺着青楼那般销魂窟的气氛一下就散了个干净,美姬妻妾都站在两旁不敢话,宫女太监也退了出去。王夕岚顶着脖子的勒痕,在其中战战兢兢,一点动静都不敢发出来。

    周璋依旧是坐在高位,手指在椅子上敲敲。

    不止是王夕岚,连周璋身边的太监都知道得清楚,他们主子爷最近对那大理寺少卿元晴十分在意。

    平日周璋甚少去大理寺,他嫌那儿阴森。可因为元晴,他一月去那大理寺三四回。在外人看来,哪怕多一分的看重也是同僚情谊,最多有一分太子揽势,想在自己羽翼上多增加一片羽毛。

    稍微聪明一点的就知道,论同僚情谊,总归是下属讨好上级,从未见过上级去讨好下属的;论羽翼一就更加不可能了,元家一把大火烧得精光,就剩下元晴这么一根独苗伫立着,能给周璋带来什么益处?

    元晴长得有些女相,若是换了女人的衣物,只怕没多少人能看出来是男子。

    奏折看完了,旁边放着一本民间流传的话本,叫《梧桐传》,讲的是那梧桐成了精怪,化身成人,在人间游荡的奇闻见解。周璋一页页翻,瞧见里头的配图,是一棵挺立的梧桐树。

    那元晴也与这梧桐树一般,枝繁叶茂生机勃勃,瞧着精神得很,可就是带着些莫名的倔。

    当初与元兰,周璋见到她时也是惊慌失措的,他怕这个女人提起,惹得文帝不快。可她闭着嘴,一句话都没。周璋看着她在文帝面前低眉顺目,温润得如那兰一样,就猜到了,这个女人不会背叛他。

    刻意在宫中频繁见面,元兰一见他就眼红,那杏儿一样的眼睛连眼泪都包不住,像珠子一样一颗一颗往下掉。

    这是父皇的女人。

    兰质蕙心,柔美动人。

    周璋想着,那应当是很好的。

    就这么想着想着,周璋将她摁在了宫中可以躲藏的任何地方,后山、御花园,乃至东宫,让她穿着宫女的衣服肆意在宫内走动,文帝也老了,他眼睛没那么明亮。

    二十多年的运筹帷幄,周璋已经把整个皇宫吃透了。

    看着元兰被弄得站不直腰,周璋心中的快意大过身上的快意。这是他父皇的女人,是他父皇近来最宠爱的女人。

    不还是被他当做贱/货一样压在身下?

    元兰一死,元家大火烧了个干净,周璋就收了心。

    可没想到,那元兰还有一庶弟,叫元晴。

    晴,好名字,长得也是好模样,和他那姐姐一般,生了杏儿一般的眼睛,叫人看了就想好好欺负一番,最好折腾得人泪眼婆娑地看他。

    对身边人,周璋不做掩饰,他那三千美姬想知道这事儿也易如反掌。

    不过他们不知,周璋还未得到过元晴。

    或许是因为元晴太可口了,像是一道做工精致、耗费巨大心力的糕点,叫人拿着不舍得吃,只想好好瞧瞧,再闻闻味道,看看对方身上是不是和他姐姐一般,有着一股子莫名的兰花香。

    太监通报,周璋心腹钟鑫推门而入,对周璋行了礼。

    屋子里的人散了个干净,钟鑫似乎有些急迫,关门的动静一响,就立刻上前,道:“殿下,元晴有问题。今日在大理寺,臣的厮瞧见他进了收纳卷宗的竹沁园。”

    周璋面色不改,翻动着《梧桐传》,问:“可见他拿了什么出来?”

    钟鑫一愣,:“这......这倒是未曾见他拿什么物件儿。”

    “元少卿入朝不过一两月,熟悉政务也是正常。”

    “可、可.......殿下,疑人不用啊!”

    周璋笑着看他,问:“那孤换个法,你觉得他能翻出什么风浪来?”

    元家一场大火烧没了,什么都没有留下。

    元晴已经被拨到了大理寺去,只有攀着太子,才能稳稳当当地往上爬。

    既是元兰的弟弟,对别人来,自然是免不了防备。可周璋不一样,他手里握有绝对的权力,只要不触动文帝的皇权,便是在这金林城中犯下滔天罪行也有得是脱罪办法。

    周璋就想看看,元晴在他掌心里,最终能跳出什么舞来。

    朝中风云变幻,金林最热的时候,一道圣旨下来,文乐准备动身前往徐州。

    和傅骁玉想得相反,老夫人与文钺知道徐州地动,惹得民众反叛的事情后,竟不拦着文乐前往。

    别人忠君爱国,可镇国府是反着来的,爱国后再忠君。

    这南朝地方上出的百姓,各个都是独一无二的,不是只有镇国府的人命是人命,也不是只有皇宫里的人命是人命。吃一份俸禄,就要履行一份责任,镇国府轴到点上了,傅骁玉耗尽口舌都无法动任何一个人。

    他的乐乐,要去那九死一生的地方。

    将士们已经在城外等候,文乐安抚大毛毛的焦躁不安,看着傅骁玉的模样。或许是连日的惊慌让傅骁玉已经觉得疲惫不堪,他站在门口,面色不定,一句嘱托都没。

    文乐拍拍大毛毛的头,笑着上前道:“瞧你这表情,我去了边关,又悄摸着去了南岸,杀了无数匈奴倭寇,都不见你这般紧张。这次只是去镇压,是咱们南朝的子民,都动不了武呢,你还担忧什么?”

    哪怕刻意将那瘟疫的事情忘在脑后,也不能让两人心中的大石头这么落下。

    傅骁玉哑着嗓子,:“苗远你可还记得?我让他也随军去了,他以前得过高人指点,医术高明,或许能解燃眉之急。”

    苗远,文乐还记得,当初他被那三皇子用箭羽伤透手臂时,就是那人给他包扎的。

    越到临别,越是不舍。

    老夫人与文钺早已进了屋子里,天色也晚了,夜市结束,摊贩们都收拾东西准备出城,互相搭话问今日赚了多少,倒是比早还热闹些。

    盒子里装着满满当当的杏儿。

    从偏院摘的,自从文乐拿了那杏儿走,傅骁玉便喊马骋把一院子的树都换成了杏树,可惜运气不好,吃了腌杏儿那么久,愣是没吃到过刚采摘下来的。

    “底下还有药丸,止血的、化瘀的,我都让医馆的做了。杏儿是今日盒盒摘的,剩下的腌制了,搁在偏院......”傅骁玉把盒子递给他,,“等你回来吃。”

    文乐点点头,将盒子拿上,骑到了大毛毛身上。毛毛似乎感觉到了主人的不安,在原地踏了几个步子。

    “不磷,别恼我。”

    傅骁玉听文乐嘟囔这句,憋了一天的糟糕脸色才变了,眼神微暗,苦笑着道:“我哪儿舍得恼你,我只恼自己无用,不得以身相替。”

    作者有话:

    想要海星(伸手

    只要你给我海星 你就是我们游家人了(伸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