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有钱就作

A+A-

    柳江镇收场时,李总清点了一下战果,比昨天少,好在还是卖了两百六十五块钱。

    罗素珍果然了她不能一起回高山洞口镇的事。

    “行,这里还有几十件衣服,你每天摆出来看着卖吧。”李新月看了看这些衣服大约能卖个两百块钱左右:“你卖完了有时间了就回去找蒋阿姨,我估计明天就回市里去了。”

    “这么快?”罗素珍也不知道自己惊讶什么。

    “我之前过给你一个点的提成,这样吧,这一批衣服你卖完只给我五十块钱,余下的全给你了。”李新月转头对蒋文英也道:“你家里那里也有几十件,一样的操作方式。不管你们卖多少,只需要给我五十就好。”

    “真的?”两个女人心里惊喜,那可是赚大了,就算卖不掉,再不济也可以用来送人的。

    不,一定能卖掉的,一二十一件的衣服哪能没人要?

    对二人的反应李新月看在了眼里,明这是个皆大欢喜的方式。

    正准备告别老太太启程回高山洞口镇时,却见着一个女人急冲冲的跑了进来。

    “静月,你怎么回来了?”罗素珍一看连忙一把抓着她压低声音问道:“雪梅呢?”

    “罗姐。”静月眼眶红肿:“雪梅在医院,我回来筹钱,动术要交五百,我”

    “那孩子谁照看?”众人异口同声。

    “我托附给了旁边的一个大嫂,也让护士帮忙看着的,我得马上回医院。”静月看着坐在那里流泪没出声的老人心如刀绞:“娘,我”

    要筹五百块钱,她真的是不知道上哪儿借。

    七大姑八大姨,一家借一点也凑不到两百啊。

    谁家不是和自家一样穷呢?

    “拿去吧,拿去卖掉,能卖得了多少是多少。”老太太抹下上的一个玉镯:“这东西原本是要留给你的,你也会留给雪梅的,眼下保命要紧,东西是死的,人是活的。”

    “娘,之前有人给两百你都没卖,现在上哪儿找人买?”哪怕一百五、一百二也行啊,能凑一点是一点。

    “这玉佩和这两间老屋是你宁家唯一的念想了。”老太太道:“我不缺钱的时候自然是不会卖的,这缺钱了还顾得过来?拿去吧,去县城里看看,没准儿有人会买。”

    罗素珍和蒋文英相视看了看。

    这宁家母女三代人啊,日子过得真的太艰难了。

    李新月上辈子没少见这些物件。

    那些个女客人腕上戴的不是玉镯子,而是身份的象征,身价的标签。

    同样是玉镯子,有的几十几百,有的几千几万,最夸张的是李新月见过一个女人腕上戴的镯子价格七位数出头。

    看着那个绿得耀眼的镯,当时的李新月只有一个念想:贫穷限制了她的想象。

    而老太太戴这个也很绿很透,识货的她看出来了,这玩意绝对不止值两百块钱。

    看来,那些个搞收藏的也惯会忽悠人,欺负货主不懂,这难不成就是他们口中的得捡漏?

    “娘,两百你真的卖吗?”宁静月没管李新月这个比自己矮一个头的姑娘,只是关心这个问题。

    “卖吧,赶紧的拿去卖了救雪梅,娘只有你这么一个孩子,你也只有雪梅这么一个女儿,咱母女都是命苦的,卖吧,一定要将她救回来。”老太太浑浊的眼睛看不见,却是透着一脸的坚毅神色。

    “能给我看看吗?”李新月忍不住掺言。

    从宁静月中接过镯子看了又看,没看错,这镯子多年后老值钱了。

    现在却只打算卖两百元,亏得不是一二般啊。

    见李新月拿着镯看,宁静月很着急,她没时间啊,她要拿去卖了去医院交术费用,要救女儿的一条命。

    “两百吗?”李新月觉得自己太欺负她们了,可是她不买卖给别人还不是一样被人欺负:“我买了。”

    这很好啊,赶紧的拿钱,再将自己母女俩辛辛苦苦存的一百多块钱拿上,女儿的救命钱还差两百。

    “我上有。”李总道:“先孩子要紧。”

    “谢谢谢谢,你放心,这钱我一定会还上的。”千恩万谢,宁静月托付罗素珍帮忙照顾瞎眼的娘亲,拿着钱飞跑离去医院救女儿。

    “太不容易了。”蒋文英叹息一声:“上有老下有,这个家的担子由她来挑。”

    “都不容易。”什么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在李总这个假孩子面前也不容易呢:“只不过生活再艰难我们都要努力坚持过。”

    蒋文英看了一眼李新月,觉得这个女孩子身上有看不到的光环。

    她一句话就能让人心安。

    好奇的是,她买这个镯不能当饭吃呢。

    “我”这玩意儿多年后很值钱,但是现在对她来却是无用的,还愁找个地方保管。

    原本有五百多的,一搭口就出去四百,还余下一百多,除掉路费回市里又只有几十块的本钱了。

    真是作啊!

    李新月苦笑摇头,大大脚的习惯真是没改过来。

    别人苦,自己也不见得就有多好过啊,真当菩萨一样了。

    做出了决定就要为这个后果负责。

    “我明天回市里。”又累又心伤,李新月对罗素珍和蒋文英道:“你俩加油将这些衣服卖出去,相信我,很快就有新货回来了。”

    当然,也别忘记了开发其他几个镇,若不然一个镇上的消费能力是有限的。

    李新月想只要能挣到钱,她不介意去做流动商贩:就是乡间的赶集,从这个集到那个集,人是活的,有限的时间抓无限的客流量。

    回到高山洞口镇,蒋文英就忙着煮晚饭,李新月已经瘫在了那里。

    来回四十多公里,她严重超负荷了。

    身板受得住膝盖也受苦。

    “等一下我烧点热水给你好好烫个脚,若不然你明天走路都难。”想着这么的姑娘走这么远的路硬是咬牙坚持住没有吭一声,果然都是不容易的。

    但是一听静月没钱救孩子,爽快的就将钱拿出来救命,真是一个心善的好孩子。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