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言情况

A+A-

    学校里何老师正在等她来。

    “你再不来,我都又要上门去揪你了。”何老师道:“黄校长每天都来问我你报没报到。”

    惟恐煮熟的鸭子又飞了,他都找不着地儿哭去。

    而且,何老师还发现他最近很喜欢给一个叫老高的人打电话,一口一个李新月。

    “那是我干爹。”李新月抿嘴:“看来我还得赶紧去市里一趟,给我干爹交待一下,省得他和我干妈我主意大。”

    “他们不会怪你吧?”放着好好的市八中不去读,而留在北隆,谁她不是傻。

    “不会,他们很尊重我的选择。”李新月问起了李言的家。

    何老师翻看学生档案登记表,家里住得也远,在河西镇沙河乡沙河村五组,离县城有四十多里好在有车通往他们镇上。

    “老师,我要去她家看看。”李言的情况最是让人担心,之前考试下来就哭场了的。

    “我也去看看吧,那女娃也挺乖的。”初中是自己的学生,不出意外高中也很是,只不过,这孩子不知道还有没有会上学。

    李总和何老师在镇上下了车,边走边问,到沙河村五组的时候天都黑了。

    “谁呀?黑狗别叫了!”昏暗的电灯下,一个老太太驻着拐摸着站在门边:“言,你看是不是有客来了,家里狗叫得这么厉害。”

    “奶,来了。”腰上系了个围裙,满脸憔悴的李言上捏了个锅铲走出来,看着站在大门口的两人,锅铲直接掉到了地上:“老师,新月,你们怎么来了?”

    “这是不欢迎我们啊。”李新月看她的样子就知道她这两天日子肯定不好过:“我和何老师早饿了,赶紧的煮饭给我们吃吧。”

    “好,我煮饭,我煮饭。”李言一边抹着眼泪,一边转身就往厨房钻。

    “这孩子,都不请老师进屋坐。”老太太伸出摸了摸:“是老师和同学吗,来,进屋来坐吧。”

    “奶奶,我扶你。”这个奶奶眼睛虽然是瞎的,心却明镜儿似的,比李家那个老太太好太多。

    不知道为什么,李新月每次见到别人家的奶奶都会下意识的去比较一下。

    明明放下了,却总是不心甘。

    越是比较越是心伤。

    “奶奶,家里其他人呢?”李新月看这个家是老旧的土墙,又或许是灯泡瓦数太的原因吧,总感觉不到亮堂。

    “言他爹娘和哥哥去高家窑姑姑那边相亲去了,太远了今晚就住在姑姑家回不来。”老太太道:“今晚就我和言在家,你们也别走了,就在家里凑合着过一夜。”

    “是呢,奶奶,我和老师想走也走不了,路太远了,回城的车子也收班了。”事情没有解决之前,当然不能回去的,正好家里人不在有铺位睡觉。

    “老师,您陪着奶奶聊聊天,我去帮李言烧火,我真怕她煮不熟给我们吃。”李新月其实是怕她情绪失控只顾着哭了。

    果然,一进厨房,李言正立在那儿抹泪呢。

    “喂,我你想不想给我们煮饭啊,不想我就走了啊。”看着这场景李总心里酸酸的,却尽量将语调得平和一些:“你别告诉我因为没有考上中专就哭成这样啊。”

    “两分,我就差了两分。”一分都能改变命运,她深深的体会了这句话的含义。

    “不读中专不行吗?”李新月道:“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未来的中专中师会被淘汰的,听我的,读高中考大学,以后出来工作级别都要高一点。”

    哪那么容易啊!

    读高中三年,大专三年,本科的话是四年,足足要交六七年的学费生活费,爹娘肯定是供不起。

    还要给哥哥凑彩礼娶媳妇。

    “行了,我和老师来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李新月道:“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何老师高吉到高中当我们的班主任,而且她已经给黄校长了,我们被宿舍的几个人都可以在她班上读书。还有,我只告诉你一个人啊,你不能告诉别人,你的学费,老师申请给你免了,你读书只需要生活费。”

    反正都是背米去学校吃,也给不了多少钱了。

    “而且,你放假还可以去打零工,到时候挣的钱就可以做零用,不拖累家里人。”李新月道:“对了,你哥相亲,还是上次那个换亲的那家人吗?”

    “不是,那家人换亲,我哥不同意;只娶,但他们要彩礼八千,我哥就不娶了。这次是姑姑介绍的一个姑娘,高家窑的,听家里也穷,有四姐妹,她是最大的,今年二十一岁了,家里父母只要求农忙的时候帮忙抢种抢收,明了没有嫁妆。”

    原本要招婿的,但她不同意哥哥入赘,入赘到别人家的女婿没几个日子好过的,虽然李家也有弟弟,但她不想哥哥委屈。

    姑姑在从中合,好歹这才到了相亲的地步了。

    “高家窑,是保财乡的高家窑吗?离我们那边不远?”李新月想的是还真巧。

    “是的,我幺姑嫁到那边的,那边以前有一个砖厂,前几个月就要垮了。”李言叹息一声:“还不知道哥哥这门亲能不能成。”

    “我们打个赌,这个砖厂垮不了,你哥这门亲就一定能成。”还真是巧啊。

    李新月问那家人姓什么,也嫁高。

    “高家窑那边十有八九的人家都姓高呢,要不然怎么取名高家窑,我姑爷也姓高,叫高自清。”

    李言道:“幺姑嫌弃姑爷笨,以前砖厂要人的时候他都没能进,人家嫌弃他没多话,像个傻子。”

    高自清是吧,李新月记下了这个名字,到时候招人做工的时候一定要照应照应。

    大约是因为李新月东西的转移了李言的注意力,妮子总算将晚饭给弄好出来吃了。

    因为老师和李新月临时来,没有肉吃只好拿鸡蛋充数,李言一口气打了六个蛋,三个蒸蛋羹三个煎蛋汤。

    吃了黄瑶家的鸡蛋内疚得给她一个养鸡场,看来李家也欠下一大笔人情帐了。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