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出个主意

A+A-

    关玲走了,余下的人觉得不对劲儿。

    “可不能上了她的当!”

    “就是,得钱像捡来的一样!”

    “反正我不管了,今天高厂长不将这事儿给解决了我是不走了。”

    “我也是这种想法。”

    “高厂长,你看着办吧,唉哟,我心脏还不好!”

    这是打算讹上他了。

    “这样吧。”李新月看高学峰一筹莫展的样子真是替他累了:“不如你们大家都回去,容我干爹再想想,还要和厂里的其他领导商量商量,最后肯定是有办法解决的。”

    什么情况啊?

    你替他做主了?

    “干爹,让他们明天再来吧。”李新月觉得这些人就专挑了软柿子捏。

    就这样堵着门也堵了心更都堵了脑子。

    “这事儿不是我干爹一个人就能解决的,这是政府、上头领导和厂里组织商量的结果。”李新月道:“你们也不会真的想在我干爹家蹭吃蹭喝,只是想解决问题。既然是抱着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来的,那就回去等消息。”

    “得你就像厂长似的。”人群中有人嘀咕:“一个姑娘,什么都不懂,还在这里逼逼逼。”

    李新月的眼睛一下就扫了过去,人群中话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大妈。

    嗯,之所以叫大妈,真的是穿得糟不,头发都没梳眼睛上还挂着两颗白色的眼屎,李总看了她一眼胃口全倒了。

    “大家回去吧,明天到厂里来,我们明天再谈。”高学峰声音都有些沙哑了:“你们将时间耗在我身上也确实没是个办法,我们共事这么多年了,我高学峰是什么样的人你们还不知道吗?这事儿啊,唉”

    心背都是肉,一边是部分工人一边是厂子的未来,他头大。

    “那我们就相信高厂长?”站在前面左边的蓝梅见关玲走后就有点心动了。

    她和关玲门对门,在厂里是相邻的两个班组,但是就是有些磁场不同过不去,闹着别扭。

    关玲长得好,会收拾打扮在厂里人缘不赖,她男人以前是厂里的一个库管。没人知道,蓝梅曾经也是对关玲的男人动心过的,还抛过眉眼,结果那短命鬼看中的是关玲。

    看着这两口子亲亲我我的在眼皮子下晃动了十多年,天天闹心得很。

    没想到那男人会生病见了阎王,蓝梅心里又有了几分庆幸,他若是选择了自己这会儿变成寡妇妇的就是她蓝梅了,还真是得感谢他的不选之恩了。

    纵然如此,蓝梅心里还是暗中和关玲相比。

    这次下岗的名单两人都有,半斤八两谁也强不过谁去。

    好在的是,自己男人还在厂里上班,还有工资拿,还能糊个口。

    关玲就惨了,两个儿女还嗷嗷待哺,这就衬出了她蓝梅更胜一筹了。

    眼见着关玲要去摆地摊,心里有些窃喜又有些担忧。

    喜的是不怕你关玲长得好,一样干些丢脸的下贱的事儿;忧的是,如果真的如李新月所讲,一个月能挣几千上万,那未来她岂不是比自己还要有钱?

    想来想去,拿不定主意。

    高学峰和李新月明天来听通知,要不就卖她们一个人情,万一以后还有求他们的时候呢。

    “马大姐,走了走了,明天去厂里找厂长。”

    “李啊,走了回家做午饭了,高厂长家可坐不下!”

    “文师傅,我先走了,你要不要一起。”

    蓝梅一转身,一边走一边问。

    “那我们也走吧!”

    “是呢有些饿了,高厂长,我明天就指望着你了。”

    高学峰连忙承认,明天再。

    这事儿,原本就是铁板上钉钉子的事,但今天来堵得他门都出不去,这问题还真的重新考虑。

    见人群散去走光,李燕上前将门“呯”的一声关上,背倚着门,双还在胸口上按着。

    “干妈,您别生气,别生气。”看得出来,李燕是气得不轻,李新月将人给扶到了椅子:“为了别人的事气着了自己不划算的。气大伤肝,您要这样想,宁愿气得别人跳脚也不要将自己气着了。”

    “你是不知道,她们天不亮就来敲门,我和你干爹连早饭都没来得及吃。”能不气吗,下岗又不是老高一个人了算。

    “干爹,这事儿得从长计议。”这是第一批下岗工人,但绝对不是最后一批,在未来下岚的人肯定超一半。一是效益下降,二是器代替人工,纺织行业下岗工人最多:“要不然还真是没个清净,别将干妈气出一个好歹来了。”

    “对了,新月,你那停薪留职是怎么一回事?”高学峰记得去学习的时候好像听个这么个词,只是当时听要裁员要下一部分工人的时候脑子就蒙了,其他的没有听进去。

    “由厂里的工人提出书面申请,经厂里批准后双方协商签订停薪留职协议。”李燕进了厨房煮饭,李新月干脆坐下来给高学峰普及这个知识:“签订该协议的劳动者继续保留原用人单位劳动者的身份,但不在原用人单位工作。原用人单位停止对劳动者发放工资。在这期间,工人就可以自主择业,去摆摊也好,去其他的厂上班也罢,如果她找到了比这个更好的,回头再来再离职,这样就给了他们一个缓和的会。”

    还有,这个下岗确实是不能一刀切,那考核什么的虽然是硬性指标,但是法外还得讲点人情。

    家庭确实有困难的,可以提出几个月的缓和期,比如两口子都下岗了瞬间失去了经济来源,绝望得相死的心情都有。

    “是啊,我今天看他们来堵门心里也是闹得慌。”高学峰道:“前两天老马的厂里还有一个女人下岗回家后喝了农药死了,他差点被那家人逼着给那女人披麻戴孝当孝子。”

    这个惨痛的教训老马透露了给他,让高学峰不寒而栗。

    企业要生存总也不能将人逼上死路吧。

    “不如,您来个人性化的改制,先鼓励一部分人停薪留职,时间最长不要超一年。”李新月给他出个主意。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