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四章 燕子山村

A+A-

    严摇头,他没那么傻,明知道对方不是善茬他还去得罪他?

    “这就好,这就好,这个老何!”古所长皱眉,心里想的以后离他远一点了。

    这个老何吧,什么都好,就是有点爱钱了。

    钱这玩意儿谁都喜欢,可是你也得掂量掂量啊,不是什么钱都可以拿。

    “古所。”

    “”

    “那个何乡长那儿我可能得罪了。”没得罪这个就要得罪那个。

    “没事儿没事儿,我们是干什么的,维护正义的,该怎么办就怎么办,要有原则。”古所道:“你辛苦了,下去歇着。”

    “是,古所。”

    歇个屁,他还要多努力。

    先练体能。

    以前在部队的那一套都给安排上。

    真是的,这几年懒了,吃得也多的,什么夜啤酒冷啖杯没少和他们整。

    从今天起,一路断绝。

    古所送走了严,坐在那里想赵世昌此人。

    别的不,自己在他面前都有点矮。

    这人一来就破了好几个挂牌的案子,让上面刮目相看,让下面的人都觉得牛b得不要不要的。

    有不少有本事的人都往他那里钻。

    像他这种偏僻的地方,用某位领导的话:全他娘的酒囊饭袋,有事的时候半天查不出来,喝酒跑得飞快。

    唉,他能怎么办?

    正想着,马过来何乡长找。

    “请他进来吧。”这个老何!

    “老古,严回来给你没?”何乡长一边抹着额头的汗水一边问。

    “什么?”

    “就是那个厂里的案子的事儿?”

    “不是私了的吗,没有立案,就与我们派出所没关系了。”

    “老古,咱们兄弟多年的交情了,这事儿严当真没跟你透个底?”

    “噢,还有什么没的?”古所是真不想和他一起玩儿了。

    好朋友是什么,有事两肋插刀。

    你他娘的为了点私欲,往老子后背捅刀。

    当老子是傻子一样吗?

    “就是严怎么就”偏向厂里面了呢。

    “严回来禀报了,按着正常程序问了起争执的双方的情况,就是那个叫万立夏的年轻人冲动砸了厂里的花盆,然后他们决定私了?”

    事情好像确实是这样的。

    只是,老何怎么听都觉得不对劲儿。

    “严呢?”

    “出警了一趟累了,我让他下去了。”古所朝门外喊道:“马马,你看严在哪儿?”

    “古所,我看严哥出所了,好像是回去了。”马立即回答。

    古所看向何乡长,何乡长还能什么,总不可能回去了给我揪回来吧。

    这边,李新月和苏平安带着安厂长在镇上吃了点饭,然后开车去了燕子山。

    “厂长,前面的路开不进去了。”司停下车道:“太窄了,农用车都开不进去。”

    更不要自己的大货车了。

    “好,就停这儿吧。”安厂长知道是开不进去了。

    一行人下了车。

    “从村口到那个山村有两里路的样子。”安厂长一边走一边介绍:“这条路两旁都是庄稼地,如果要占用一部分可能有难度。”

    土地下放到中才几年啊,土地就是命根子田边土角都争得尿流更何况是要占那么宽。

    “先看看。”李新月不觉得有多难的,不外乎就是一个钱字。

    如果真要在这边干,占了地的人家给个进厂的名额不就解决了吗?

    当然,遇上不通的人家也是有可能的,如果真有也就断了。

    有些人也真的惹不起,今天拦路明天堵车的,到时候你又怎么做?

    所以,还是要看民意如何。

    她可不想和民意过不去。

    特别是有刁民的地方。

    比如那个万八,白纸黑字都写得好好的,得,人家反悔了,你还能怎么着?

    所以啊,讲道理的才是好地方。

    安厂长一边走一边讲,走到了燕子山山脚下。

    “这是一个丘陵地带,这个山坡的泥我看过,都不错。”

    苏平安也弯下腰抓了一把泥土出来捏了捏,看了看,然后点头。

    “搞得你像行家一样。”李新月笑他。

    “新月,你还别,平安也是去部队了,如果没去,他很适合做这一行。”安厂长对他的评价却很高。

    这倒让李新月对他刮目相看了,真不想到还是多面。

    “我呢,属于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苏平安道:“既然要干,就全力以赴,不懂的我就问,不知道的我,我坚信办法比困难多。”

    “年轻人就是要这样,有闯劲儿,有干劲儿。”安厂长很是喜欢他:“当年你在厂里的时候,看你不出话,我这心啊,心疼了好久。”

    多好的一个伙子啊,怎么就是个哑巴。

    “好在老天有眼让你治好了嗓子。”安厂长道:“让苏教授头脑也清醒找回了自己,真正是太好了。”

    更好的是,老碗厂这个厂在他们的中起死回升,自己也在热爱的岗位上名利双收。

    这么多年了一直在想,当初自己决定留下苏敬林做工真是太明智了。

    人与人之间是相互成全的,他成全了苏敬林,苏敬林最后也给了他意外惊喜。

    “亲家?”一个五六十岁的老汉扛了把锄头:“当真是亲家,你这是?”

    “亲家挖什么?”

    “我挖点地准备种土豆。”

    “亲家,借用一下你的锄头。”

    老汉连忙将锄头递过去。

    安厂长在路边用力挖了一下,拿出来的泥递给了苏平安。

    李新月也伸去接过来。

    “这泥是红粘土很不错。”

    “亲家?”老汉知道这位亲家是陶罐厂的人,他跑到这里来看泥土是为了哪样?

    “亲家,你们的村长是谁?”

    “村长姓周长青,出门打工去了,要腊月底才回来。”

    这村长还怎么当?

    村里有什么事儿谁处理?

    “都是由村里的几个人商量着办。”老汉道:“他家情况不一样,我们都能理解。”

    安厂长的亲家叫周长年,这里周姓人家占了一大半。

    据他介绍,周村长家里有点倒霉,上半年老娘得了重病送去医院抢救,花了一大笔钱人财两空;没出三个月,老婆又病了又抢救,这次抢救的钱都是借的了,治疗回来的结果是瘫了。最为关键的是,他有一个儿子考上了大学,一个女儿上高中,太穷了。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