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九章 能文能武

A+A-

    这一天,王家打谷子。

    “二舅,你有几年没下过田了?”

    李新月知道从他们装修会所起就长年在外面忙碌。

    地里的活儿就是舅妈在做,二舅家的还好,村里好些人家都会来帮忙。

    这也让王大雨他们没有后顾之忧。

    “是有好些年了。”王大雨换上了以前的衣服,挑上了箩篼带了个草帽就出门了:“新月,你不会也要下田吧。”

    “我还是算了。”李新月换了衣服,是为了帮舅妈煮饭。

    今天来帮忙的也有十多个人,都是早早的就问好了什么时候动工。

    “哈哈哈,我以为你能文能武呢。”王大雨就笑了起来。

    李总抿嘴,她当然是能文能武。

    这些个活儿,上辈子也没少做啊。

    但是,她不会自虐。

    有人做自己何苦去讨罪受。

    打谷子可不是轻松活儿,汗流夹背也就算了,稻叶硬是能将她的这张嫩脸,那双嫩都划得鲜血淋淋的。

    娇嫩的大姑娘媳妇下田劳动的很少,大多数都是分工合作,比如在家里煮饭带娃晒坝子。

    这些活儿也要人做,做好后勤保障很重要。

    “你行不行啊?”看男人要出门了,张丽丽还是有些点心:“这么多年没做了,别去挑担了,万一闪了腰怎么办?”

    “你男人哪一点不行?”王大雨看着她低声问道。

    张丽丽瞪了他一眼。

    这男人越来越坏!

    外甥女儿还在旁边呢。

    李新月假装没听见他们在开车。

    她拿了锄头去挖花生,张丽丽花生可以吃了,那怎么能放过这个美味呢。

    “老二家的,让他去干,栽秧打谷的活儿从几岁就开始干了,别越到老了反而还忘了本。”王老太的李新月出门了还道:“也只有经常干干农活,才知道自己是啥身份,免得尾巴翘到天上去了忘记了自己姓啥名谁。”

    李总低头。

    讲真,家婆教导儿女这一方面挺厉害的。

    就这么两三句话,就不容二舅打退堂鼓。

    “王总,走了!”

    “哪有什么王总,王大雨。”王大雨笑着道:“不过,今天打谷子可不能下大雨。”

    “王二叔,我都没想到你要回来打谷子。”

    开口话的是在工地干活的一个年轻后生。

    “怎么,你没看过我打谷子?”

    “我还真没看过。”后生摸了摸头有些尴尬的笑了笑:“公司里的人肯定都以为你是出差了,没想到你会回家来打谷子了,回头我回去好好吹一吹。”

    “有什么可吹的。”王大雨哈哈大笑起来:“咱们公司啊,除了坐在办公室里的那几个真正的城埋在人,有谁不是农民出生,正逢了工地的活儿不紧张的,不都回乡下打谷子来了。”

    有几道工序有点忙的就走不开,其余的还真是都回乡下了。

    看走的人多了,自己又被那个女人缠得有点烦了,也想自己的媳妇了,所以他也跑了。

    “王二叔,您这打谷子值不值啊。”后生算了一笔帐:“我回来的车费是八十呢,来回就一百六了。这谷子才卖几毛钱一斤,车费都够买好多谷子了。”

    “那你咋整?”王大雨指着田里的谷子道:“你家你老子腰痛不能挑抬,你弟弟妹妹都还,你才是家里的主力,你不回来好几亩地里,得让他们搞多久?”

    “再了,你回来也不仅仅是打谷子这么简单的事你还可以看看你爹娘你弟弟妹妹,出去这么几个月了,一点儿也不想他们?”

    后生挠挠头,他能真没想过吗?

    上班就拼命的干活,下班吃了就想睡,累的!

    哪有空功夫想他们。

    “满是没娶媳妇,他要娶媳妇了恨不能天天回家打谷子。”旁边有妇人就开口打趣。

    满一愣,这娶媳妇和打谷子有什么关系?

    这句话问出来后惹得大家伙儿乐不可吱,哄堂大笑。

    更将几个未结婚的伙子笑得一头雾水。

    “马二娘,您做做好事,帮我们几个牵牵线啊。”有开了窍的就嘿嘿挠头:“给我们找了媳妇,以后你家栽秧打谷的活儿我们哥几个承包了,大家伙儿是不是?”

    “对对对,就是这么个理儿。”谁不想娶媳妇。

    干活而已,他们不怕累。

    “行,就冲着你这句话,你们几个好好干,马二娘我一定给你们谈个好媳妇。”

    要马二娘,还真是做媒的一把好。

    没有吃上媒婆的专业饭,但是却具有专业媒婆的气场。

    据,是一牵线一个准儿。

    “好嘞,干活了,干活了。”几个伙儿就跳下田开始割谷子。

    那边,几个中年人抬了两个拌桶过来了。

    “家婆,今天打两个桶?”

    “是啊,是帮咱家的人多。”

    在乡间,栽秧打谷的还真是靠人多。

    这一点上,王家人以前也没输过阵。

    王家兄弟都是有力气的,所以乡邻们也愿意和他们换工。

    至于后来的这几年,但凡家里有人跟着王大河兄弟出去做工的人家,都乐意帮王家干活,其中不泛讨好巴结的意思。

    这也是正常的,用家婆的话,花花轿儿人人抬,就是你家好想要巴结你的人家就多;你家若是落魄的,愿意凑上来的真不多。

    用李总话讲呢,这就叫做锦上添花的事儿很多人做,雪中送炭尤显尊贵了。

    等李总挖了半背篼花生的时候,打谷子里的田里已经开始正式动工了。

    只见两个男子用力的拌谷子。

    “我们这里都还没有用上器。”李总才回过神,这也太落后了一些。

    “什么器?”王老太好奇的问。

    “就是不用人工脱粒。”不行,太落后了,李总连花生也不挖了,她坐下来打开了,一个电话打到了苏平安那里去。

    “媳妇儿,你怎么知道我在休假。”苏平安刚做好晨练:“媳妇儿,你在哪里,我来看你。”

    “王家村,你来我表示欢迎,不过,你得带点礼物回来。”

    什么礼物,只要你开口,要星星月亮也给摘。

    “要打谷,我不记得在哪里见过了,就是那种脚踏的巧玲珑的打谷。”大型器是用不上了,王家村地片丘陵,一块田就只有几分地,最大的才一亩,大型的器来了基本上也是无用武之地。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