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第 91 章

A+A-

    “这是一张主视剖视图,割台螺旋推运器的摆放位置偏移到这个位置,收割装置和脱粒装置相通的供料间,要有隔热的分隔板,以防止温度过热出现故障,这倾斜角度非常关键。”注()

    “发动的进气路径中要配备废气净化装置,在进气和排气路径中留出一定的空隙,这样的配比”注(2)

    宁嫣清脆的声音在室内响起,的头头是道,各种数据信拈来。

    大家都听呆了,不敢置信。

    等宁嫣完了,蒋教授忍不住问道,“宁嫣,你怎么懂这么多?”

    去年宁嫣只了一个大概,没有深入,毕竟以她的经历,太深奥的东西引人怀疑。

    她对械类确实也懂的不多,像联合收割这种复杂的子技术含量很高。

    但,她有一个优点,勤奋。

    每天都在学习,只要有空就拿书出来看。

    “我这次在火车上遇到了一位农业械学院的老师,向他请教了一下,我收获良多。”

    她拿出几张草图,“这都是我在路上画的。”

    蒋教授抢先拿到,全是械图纸,有简单的,也有繁复的,两种不同的字迹,修修改改的,明显是两个人的痕迹。

    有几张图很眼熟,这不是收割,脱粒吗?不是联合,是分开的那种。

    从本质上来,就是将这些图完美的融合起来。

    只是,这难度很大。

    “这张半成品联合收割是你画的?你怎么想到搞这个?”

    宁嫣笑眯眯的道,“我今年搞了一块实验田,专门种水稻,产量翻了将近一倍,但真的好辛苦,我就想能不能用器替人工?”

    这信息量太大了,大家都反应不过来。

    陆场长的声音猛的拔高,“你将水稻的产量提高了一倍?”

    他最关心这个,这是实打实的好处,如果全国都能这样,那百姓们就能吃上饱饭了。

    宁嫣解释道,“不是,只是将近,本来是亩产三百公斤,我提到500公斤,离600公斤差了一截,我争取明年达到这个数。”

    陆场长目瞪口呆,这差一百是关键吗?不对,关键是,她能提前二百公斤的产量。

    “不是,你怎么又去种地了?你不是糖厂厂长吗?”

    他都有点混乱了。

    宁嫣挺喜欢秀一下自己的实力,锦衣夜行有啥意思?

    “同时也是大队实验屋的研究员,负责研究农作物,这是兼职。”

    “起来,我还是我们那运输队和械厂的编外人员,有事都找我。”

    所以,看似她只领一份工资,其实每个月的收入不低,还有各种福利。

    众人:

    蒋教授忍不住道,“老宁,我别的都不羡慕,就羡慕你有这么一个女儿。”

    能干又孝顺,还这么聪明灵。

    宁瀚海得意的不行,嘴上却谦虚道,“只出了一点的成绩,还需努力,她还呢。”

    蒋教授更酸了,这人真讨厌。

    “宁嫣,我缺一个像你这样的女儿,我当你干爸吧。”

    其他人纷纷叫了起来,“我也缺啊。”

    “谁不缺这样的女儿?我也想当干爸,嫣,叫爸爸。”

    宁瀚海见状,有了强烈的危感,“嫣,别理这些疯子,你快回去吧。”

    蒋教授一把拉住他,“别呀,你的女儿就是我们共同的女儿。”

    宁瀚海不禁笑骂,“滚蛋。”

    “嫣先别走,留下来跟我们一起讨论。”

    宁嫣的实力得到了认可,接下来的几天都参与其中,她屡屡有精妙的想法,在别人争论不休时出一个新奇的点子。

    有了她的加入,研究进展更快了,本就到了关键时刻,往前一推就成功了。

    械厂按照图纸做出来的子很快就到了,大家都站在田间,满心激动的看着子开进田里。

    只见联合割稻轻轻一推,水稻被卷了进去,不一会儿,脱粒的稻谷就出现在另一个出口。

    金灿灿的稻谷飞快的流入麻袋,一袋满了,又换上新袋子。

    操作方便又快捷,全程只需要两个人,一个是开子的人,一个是换袋子的人。

    十亩地很快就收割完毕,一行人飞扑上去检查,各部件没有损伤,齿轮也没有出现问题。

    欢呼声响起,大家高兴的奔走相告。

    宁嫣笑吟吟的道,“陆场长,恭喜你啊,短短一年你就出了成绩,而且是独一无二的亮眼成绩。“

    陆场长高兴的哈哈大笑,心情畅快极了,当初让他临危受命,接这个农场时,上面没指望他能干出什么成绩,他是军人出身,不懂管理农场。

    只希望这农场不要再出乱子,平平稳稳的过去。

    但,谁不想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谁不想更上一步呢。

    我国是农业大国,联合收割一旦研发成功,对农业进步是一个不少的助力。

    联合收割会得到广泛的发展,也将成为陆场长经历中最亮眼的一笔。

    他正是看出了联合收割的价值,才支持他们工作之余搞研究。

    他有了这样的成绩,以后仕途一片平坦,当然,只要他不犯大错的情况下。

    “宁嫣,你真是个福星,每次来都会带来好消息,以后多来来。”

    宁嫣不禁乐了,“是大家一起努力的成果,是陆场长领导有方,才有了今天的成绩。”

    在一边的宁瀚海听着女儿一套套的官面套话,比他还要老练,嘴角不禁抽了抽。

    他这才意识到,在他眼里是姑娘的宁嫣,已经是一个掌管上百人的厂长。

    宁嫣回程的时间一拖再拖,勤丰大队那边来电话催了,让宁嫣赶紧回去坐镇主持大局。

    严凛也在催她,托人给她买火车票,宁嫣没办法多留了,打包东西准备回家。

    杨柳没有急着收拾东西,而是跟宁嫣商量,“要不,我留在这里照顾你爸爸,给他做做饭,让他吃的好点,他一个人孤零零在这里,我想想就心疼,他都不怎么会照顾自己。”

    她以前是放心不下几个孩子,但现在有宁嫣,孩子们也大了,能照顾自己。

    宁嫣有点心动,单身汉一个人随便糊弄,有老婆在身边照顾就不一样了。

    这世上,她最关心的人就是宁瀚海,如果他能得到好的照顾,她是支持的。

    “这不合规矩,而且,二他们会怎么想?”

    “你跟陆场长商量商量嘛。”杨柳如今的心思都在丈夫身上,什么工作都被她放到一边。“二他们也大了,他们更听你的话。”

    她就是典型的家庭妇女,眼里只有老公孩子。

    如今儿女有出息能独立了,她就放心不下老公。

    宁嫣抿了抿嘴,“你那工作怎么办?每个月3块工资呢。”

    关键是清闲又体面,这样的好工作哪里找?

    杨柳不假思索的道,“让二顶上,他十六了,明年就高中毕业,迟早要接班的,不如提前接。”

    显然,她早就深思熟虑过了,不是心血来潮。

    现在的学制是九年,学五年,中学两年,高中两年,没有大学可上,高中毕业就算结束学业了。

    宁嫣的心情有些复杂,先让二顶上,等二拿到高中毕业证书再给他转正,离恢复高考还有几年,暂时就这样安排,没有毛病。

    “你跟爸爸和四谈过吗?”

    杨柳微微摇头,“我想先跟你谈一谈,你要是同意,我再跟他们,如果你不同意,我就跟你回去。”

    她将宁嫣的意见放在第一位。

    宁嫣无声的叹息,“只要他们没有意见,我怎么都行的。”

    杨柳跟宁瀚海一商量,宁瀚海坚决反对,好好的勤丰大队不待,干吗跑来这艰苦的地方?

    夏天热的要死,冬天冷的要命,还有四个孩子要照顾呢。

    但杨柳态度坚决,什么都要守在他身边,两人差点吵起来。

    最后,是宁四跳出来了一句,“就让妈妈来吧,你们相互照顾我们也能放心,我们有大姐呢。”

    他是舍不得妈妈,但妈妈想陪着爸爸,那就成全她吧。

    以前睡一个炕时,他经常听到妈妈叫着爸爸的名字大半夜的哭醒,好可怜的。

    妈妈心里惦记着爸爸呢。

    他有大姐在身边,心里不慌。

    宁瀚海:

    比起懂事的儿女,他们大人显得特别不懂事。

    宁嫣见状,站了起来,“行了,就这么决定了,我去找陆场长。”

    宁嫣跟陆场长谈了半天,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杨柳户口不转,依旧挂在勤丰大队,这边不负责口粮,但给她安排了一个食堂的工作,包吃包住,有十八块工资。

    比起勤丰大队的工作,跌了一半,也辛苦,但杨柳依旧很开心,食堂可是油水部门,饿着谁也不会饿着他们。

    还给他们夫妻安排了一个单间,十几平方,大家帮着弄了炉子和锅铲,让他们开灶用,炖点汤熬点粥什么都方便。

    宁嫣帮着添置了一些东西,还给杨柳塞了一百块钱,让她安心的留下,家里一切有她。

    安排好一切,宁嫣才带着四准备离开,杨柳直到此时才有些后悔。

    “嫣,四,要不,我跟你们一起回去吧。”

    宁四翻了个白眼,他妈什么都好,就是犹豫寡断,耳根子软。

    “妈,你好好的照顾爸爸,照顾好自己,不用担心我们。”

    他忍不住叮嘱了一句,“爸,你管好妈妈,我们明年再来看你们。”

    宁瀚海看看妻子,又看看一双早熟的儿女,又想叹气了,“放心吧,这里有我。”

    杨柳最大的优点就是听话,特别听他的话。

    火车上,人头攒动,宁嫣麻溜的将四举起,等他从车窗爬进来,将中的包裹递过去。

    她这才慢悠悠的爬进去,冲外面的父母挥。

    宁四眼泪汪汪的看着父母,恋恋不舍,“大姐,我后悔了。,我舍不得妈妈。”

    宁嫣挑了挑眉,作势要推他下去,“那我把你也留下?我一个人回去?“

    其实,杨柳也问过宁四的意见,但宁四坚决不肯留下。

    宁四立马一把抱住她,”不行,我更喜欢勤丰大队,更喜欢跟哥哥姐姐们在一起。“

    那里有宽敞的大房子,有混熟的伙伴们,有好吃的美食。

    最关键的是,宁嫣才是家里的主心骨,让他感觉安全的依靠。

    这么一闹,离愁别绪消散了很多。

    火车上徐徐开动,宁瀚海夫妻看着探出脑袋的孩子,眼眶红了。

    杨柳第一次离开孩子们,心里空落落的,”我们争取早点全家团聚,会有那么一天吗?“

    她恨不得将人剖成两半,一半留在老公身边,一半陪在孩子身边。

    “肯定会。”宁瀚海神色坚定而又认真,“我相信未来是光明的。”

    第一天,宁四有些恹恹的,宁嫣也没什么。

    第二天,宁四还是这样,宁嫣直接就拿出一张图纸,让他照着画出来。

    如果下车前能画完,就将她房间的旧收音送给他。

    宁四一听立马精神了,整天涂涂画画,没空想别的。

    第三天,对面的卧铺换了一对年轻男女,衣着光鲜,举止亲密,出阔绰,每一顿都买火车上的热食。

    宁四啃着馒头,眼巴巴的看着对面吃热气腾腾的餐盒,羡慕的不行。

    临出门前,他妈蒸了好多馒头,非让他们路上吃,可干巴巴的吃多了没味。

    又不能扔了浪费吧,哎。

    年轻女子轻蔑的视线扫过来,“看什么看?都流口水了,脏不脏呀?”

    宁四的脸色刷的红透了,宁嫣眉头一皱,“同志,你能不能好好话?”

    她是个护短的人,宁四又没干什么坏事,就多看两眼,又没跟你讨要,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