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给自己找个家
吃一口米饭,再吃一口咸香可口的青椒炒肉丝,肉丝滑嫩,青椒爽口中带着一点点辣,并没有到让人受不了的程度,但因为那一点点辣,中和了鲜肉的一点腥腻,让那滋味更上一层楼。
锵锵用调羹舀着鸡蛋羹吃。
每一口都吃得干干净净,恨不得连勺子都舔两下。
他吃完半碗鸡蛋羹,突然对姜宜凝:“姨姨,以前奶奶也给锵锵做过鸡蛋羹吃。每天都有,锵锵还记得这个味道。”
姜宜凝怜惜地看着他,:“也就是半年以前的事吧?”
锵锵点点头,情绪低落下来,“……奶奶死了,再也看不见她了……”
“奶奶在天堂会看见锵锵的。”姜宜凝握住他的手摇了摇,“看,锵锵现在不是跟姨姨在一起了吗?这就是奶奶在保佑锵锵。”
“是吗?天堂是什么地方呢?是人死了之后去的地方吗?”对于锵锵这个年龄来,对死亡的了解其实并不完整。
但是这个战乱时代,曾经到处都是死人,所以死亡对他们来,也不是全然陌生的东西。
姜宜凝想了想,这样:“天堂是好人死了之后会去的地方。”
“那坏人呢?”
“坏人死了会下地狱。”
因为第一天来市里实在太累了,姜宜凝和锵锵白天睡了一觉,晚上吃完晚饭,没多久又困了,很快又上床睡觉。
直到第二天早上八点醒来,两人算是才缓过来了。
吃完早饭,姜宜凝对锵锵:“今天姨姨要出去找地方住了,锵锵要跟姨姨一起去吗?”
“要的要的,锵锵也想看看跟姨姨住在哪里比较好。”锵锵忙不迭点头,甚至跑楼上把姜宜凝那个香奈儿包包都拿过来了。
他现在知道这是姜宜凝出门要带的包。
姜宜凝笑着接过来,“那一起去。”
她带着锵锵出门。
这个时候,弄堂里别的人家早就起床吃完早饭。
上班的上班,不上班的,或者在家里看书休息,或者在庭院里整理花花草草,都没人过份关注邻居在做什么。
在这里住的人,分寸感还是有的。
坏处就是没有村里人热情,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情况很明显。
不过这正对姜宜凝的胃口。
她就是怕这些人过份热情,她撑不住十分钟就得露陷。
为了不给自己惹上不必要的麻烦,她一出门就保持着高冷的神情,脸上淡淡的,对谁都没有主动招呼的意思。
从弄堂出来,姜宜凝带着锵锵往另一条马路走去。
平安弄在永安路后面两条街,两人从弄堂里走出来,拐上永安路再往东走,到了和二马路交汇的地方。
这里地方开阔,还没有后世那些高楼大厦,有很好的天际线。
附近一大片绿地,虽然是初秋,依然绿意盎然。
松海市本地人管这个地方叫“跑马地”,这片绿地则是老公园。
绿地旁边不远处耸立着一栋别致沧桑很有异国风情的建筑,也就是松海市有名的跑马厅。
解放前,跑马地和跑马厅可是松海市大名鼎鼎的上只角,这里住的绝大部分都是外国人,也就是俗称的“洋人”。
现在这栋建筑里面几乎已经没有人了。
五月份松海市一解放,在松海的外国人就陆陆续续离开了这个城市。
到开国大典那天,整个松海市的外国人都走光了。
曾经红极一时繁华热闹的跑马地,现在真的成了跑马地,只看见野马成群,在枯黄的草地上没精采立着,马尾巴甩来甩去,驱赶着大大的蚊虫。
这片地方因为有树,有草,还有大大的池塘水坑,需要很精心的维护才能保持良好的状态。
现在人都跑光了,没人付钱,当然没人理,就成了滋生蚊蝇的地方,甚至隐隐有臭水沟的气味开始弥漫。
感觉非常糟糕。
锵锵皱了皱鼻子,声:“……臭。”
姜宜凝忍不住想笑。
屁孩还挺讲究。
这个地方现在看起来是荒芜又破旧,可是她知道,过不了多久,这里又要恢复往日的荣光。
不为别的原因,因为不久之后,松海市人民政府大楼的选址,就在这个地方。
当然,现在这里的状况,比下只角还不如,所以房价地价一落千丈。
姜宜凝不想露富,所以她的算是,在这个暂时看起来很破旧的地方附近买栋房子,到时候可以自住个几十年。
如果她回不去,房子留着以后拆迁,也是一本万利的买卖,造福子孙后代。
因此她带着锵锵在附近转了一圈,就在离跑马地一条街的后面发现了几个看上去很齐整的弄堂。
她牵着锵锵的手,慢慢走了进去。
弄堂口的围墙上贴着标牌,原来这个弄堂叫长盛弄。
和平安弄相比,进弄堂的路横平竖直,不是曲里拐弯。
弄堂里也没种意境悠然的枫树,而是种的大叶梧桐。
里面也是一栋栋独门独户的院子,但是每栋房子的面颊比平安弄里那一栋栋房子可多了。
姜宜凝目测这里三栋房子的面积加在一起,才有平安弄那边一栋房子大。
不过对姜宜凝来,是正中下怀。
她不需要平安弄那边那么大的房子,她住的不踏实。
就喜欢这里乍看拥挤,但其实麻雀虽五脏俱全,走进去别有洞天的感觉。
她和锵锵一路走一路看,坐在自家门口的老头老太太也好奇地看着他们。
她走了没两栋房,就有一个穿着补丁叠补丁灰色长褂子的女孩凑上来,略佝偻着腰满脸讨好地问她:“夫人,侬是来找人的伐?这是侬家少爷伐?他真是好可爱……”
姜宜凝笑着:“不是,我是来这里想找个地方住的。”
她的一口官话,那女孩立刻有些失望了。
她直起身子,上下量她一番,疑惑地问:“侬是要租房子?”
“……呃,不太想租,想买。请问,妹妹,你知道这里有谁要卖房子吗?”姜宜凝试探着问,“我带着孩子来这里找工作,还是有自己的房子比较方便。”
这女孩看起来七八岁的样子,神情比她的年龄看着要成熟一些,瘦的皮包骨,只是脸上一双眼睛亮晶晶的,很有精神。
“找工作?侬现在到哪里找工作伐?”女孩瘪了瘪嘴,开始诉苦,“老板们都跑路了侬知道伐?工厂商店都不开门了,阿拉家里那一点点钱,吃了上顿没下顿,好多人家都搬走了咯!”
姜宜凝:“……”
“搬走了?那他们的房子……”她现在心里眼里只有房子。
不买套房子安顿下来,她就觉得自己安定不下来。
“阿拉这里大部分人都是租房子的,房东出国了,房子让那边的二房东管着收租,会不会卖阿拉就不知道了。”女孩朝弄堂的另一边扬起下颌,然后看了看锵锵,眼珠滴溜溜转了一圈,试探着用蹩脚的官话问:“夫人,你如果住进来,要人帮着看孩吗?我可以帮你的……”
姜宜凝看了看她瘦得如同芦柴棒一样的手,和气地笑了笑,:“谢谢你,如果有需要,我再考虑。”
她没同意,也没不同意,这女孩也住在这里,街坊邻居的,总不好一上来就把人得罪了。
那女孩却好像听出了她的敷衍,失望地闭了闭眼,低低“哦”了一声,转身回自己家去了。
姜宜凝定了定神,继续往前走。
她把这个弄堂走了一遍,发现这里的人确实很少。
平安弄那边的房子都是住户所有,几乎没有出租的,有一半住户出国了。
而长盛弄的人,绝大部分都是租房住。
至于房东,听着女孩大部分都出国了,租房住的人因为城里工作不好找,一家大要吃饭,租不起房了,很多拖儿带女的,又回乡下去了。
因此这里的空房很多,不知道那些二房东有没有权力卖房子。
更重要的是,姜宜凝心里没谱,不知道这里一套房子多少钱才能买到。
这个地段现在看上去很一般,不仅破旧还很脏,但是半年之内,这里就会大变样。
姜宜凝是定主意要在这里买房子,不仅地段好,更重要是安全。
松海市政府所在地,附近还会有市里的公安局和军管会,能不安全吗?
她又走了几趟,看中弄堂中间地带一栋独立的三层楼。
这里的建筑不像平安弄那边的样式。
平安弄的独立房子都是西式的洋楼。
这里的独立楼是中式的,婉约别致,特别耐看。
楼顶盖着瓦,但也有一个的天台,可以晾晒衣服。
一楼、二楼和三楼都是狭长的,看上去一层楼大概只有一间房左右,最多能从中间隔开变成两间。
门口带个院子,院墙是青砖的,院门口左右对称还有两个的耳房,居然也是青砖黑瓦。
院门上挂着一把大铁锁。
她问过旁边邻居,这里没有人住,以前的租客三个月前就搬走了。
这房子的左右两边也是独立楼,但是比她这个要宽敞一些,能住的人应该更多。
姜宜凝只跟锵锵两个人住,她觉得这样一栋房子就够了。
作者有话要:
昨天没有更新,因为在考虑要不要大修这个文。各位亲们的评论我都看了,也反省了,心里有很多想法,觉得大修一下会更好看。但是抬眼一看已经写了五十多章十几万字,要全部大修真是眼前一黑。
怎么办呢?要不更慢点,把前面一点一点改过来?要改的话,真的是大改,几乎可以算另外一个文了。就很犹豫。以后可能不会日更,等我想想清楚。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