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听到太监禀报, 惠仁帝纠结了下,还是允了淑贵妃入内。
软底的绣花鞋更显得步态轻盈,淑贵妃今日扮的格外清爽, 知晓惠仁帝这两日心情不愉, 她特意在衣着配饰上花了些心思。
既不张扬, 也符合她的身份。
看到跪着的窦章时,她微微诧异, 然后恰到好处地挪开视线,一举一动都表现出“不逾矩”三个字。
“皇上,臣妾来是想问问您轩儿出宫建府的事。”
既没提窦章,也没耽搁了皇上正事。
惠仁帝既然宣她觐见, 便是无甚妨碍, 若是她贸然起, 反倒不美。
“怎么?可是工部的人不尽心。”面对淑贵妃, 惠仁帝到底温和了不少。
淑贵妃连忙摆手, 目光清澈,举止间还保留着几分少女独有的娇憨,“皇上, 若不是轩儿今早问安时与臣妾闲话,臣妾还不知,皇上您竟是把端和亲王的宅子赐给他了。”
“轩儿是个孝顺的。”惠仁帝发自肺腑毒感叹了一句。
宫中人皆知, 三皇子昨日才搬离了永华宫偏殿,今便去给淑贵妃问安,可不是孝顺是什么。
“这孩子不过是重规矩罢了, 您夸他,倒显得臣妾不心疼孩子。”淑贵妃娇嗔,语气自然地像是一个普通的母亲。
惠仁帝拍了拍淑贵妃的手, 接着道:“懂规矩是好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淑贵妃点点头,不再与惠仁帝于此事争辩,“可端和亲王的宅子……”
“那是轩儿应得的。”惠仁帝断淑贵妃之后的话,“爱妃不必多虑,轩儿品性正如端和亲王那般端方正直,这宅院赐给他再合适不过。”
话到这个地步,明眼人都看得出,惠仁帝这是实实地抬举淑贵妃母子了。
端和亲王是谁?
那可是□□薨逝后,扫平伽邑国内忧外患,抚养侄子继位后,不顾皇帝再三挽留,挥挥衣袖归隐田园的摄政王。
此人当得上那句“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虽与历代王爷一样,同为亲王爵位。可任谁都清楚,亲王与亲王之间也是有差别的,这个封号出来便是如雷贯耳。
淑贵妃听了,喜不自胜。
就算今日没有给窦章救场这事,她也会来探探惠仁帝的口风,只不过她是真没料到,惠仁帝此举确实未带一丝算计。
而在惠仁帝眼中,淑贵妃本就是个藏不住心思的人,这样反倒让他觉得真实。
对于所见的结果,两人皆心中满意,遂相视一笑,让原本提心吊胆的气氛也随之松弛了不少。
只是苦了在一旁跪得膝盖发麻的窦章,一边庆幸淑贵妃果然有办法让皇上消火,又因被二人忽视的彻底,觉得里子面子丢了个干净。
心似油烹,矛盾的不行。
不过到底没让他难受太久。
就这会儿的功夫,永华宫外又有人求见。
惠仁帝一听来人是大理寺卿,连忙正了正神色,对淑贵妃和跪着的窦章道:“朕有要事,你们都先退下吧。”
前有淑贵妃朝惠仁帝笑笑,迈着步子翩然离去。
之后跟着颤颤巍巍告罪起身的窦章。
即便膝盖已经疼到发麻,窦章仍强颜欢笑着离开了永华宫。
路过的太监看到窦章,一脸欣羡,心道不愧是国师大人,三天两头被召到御前,这份恩宠可是头一份的。
两人离开后。
一白发朱颜的老人入内。
“微臣参见皇上。”大理寺卿吴志清行礼道,“臣今日觐见,为的是前两日皇上交代臣,有关宓少师坠崖一事。”
吴志清乃是太上皇在位时留下来的老臣,为人刚正不阿,能谋善断,惠仁帝对其存着几分尊重礼遇。
上前虚扶了一把。
“爱卿快请起。来人,赐座。”
吴志清并未推拒,坐下后道:“此前皇上命臣追查行刺宓少师之人。臣不负所托,比照着行刺之人留下的箭羽,寻到了一处农庄。”
作者有话要: 渣渣牛奶继续去码字了or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