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如果你退兵
涂元白也发现了黄伊婉眼中的探寻,忙撇开了眼神。
然后,涂元白抱着黄伊婉落到地上,将她安置在帐篷里,他则在外面守着。
深夜,黄伊婉睡得冷起来,毕竟她出门的时候身上没有穿厚实的衣裳。即便如今盖着厚厚的被子,她还是觉得冷。
因此,黄伊婉冷得直哼哼。
涂元白听见帐篷里面的动静,于是钻进去查看情况。见涂元白冻得直哆嗦,涂元白便在黄伊婉的身边躺下,将黄伊婉抱在怀里。
寒冷使得黄伊婉异常清醒,见涂元白抱着自己,黄伊婉不禁又怀疑起涂元白的身份来。而且,这个怀抱的感觉,是黄伊婉熟悉的感觉,就是祭司的怀抱。
“涂元白”黄伊婉假装声嘟囔一句。
涂元白轻声道:“嗯?”
黄伊婉再次试探着叫了一声:“涂元白”
涂元白道:“怎么了?”
黄伊婉确定,涂元白和涂白白这两个名字是很容易分辨的,而且她还叫了两遍。结果,涂元白都应下了!
这明什么?明大祭司就是涂元白,而不是涂白白!
黄伊婉的心中惊涛骇浪,一时无法接受这个现实。她还在心里骗着自己,涂元白是听茬了,所以才会应了她。
涂元白以为是黄伊婉觉得冷,更是将黄伊婉整个人都包了起来,连她的双双腿也包在他的怀里。
不过,黄伊婉不喜欢这样的姿势,太难受了,于是又将两条腿捂在涂元白的双腿之间。
感受着涂元白的气息,涂元白的温暖,涂元白的怀抱,黄伊婉心里的意识越来越强烈,那就是,大祭司和祭司其实就是同一个人!
可是,黄伊婉不敢接受这个现实,所以也不敢问涂元白。胡思乱想之中,黄伊婉也渐渐睡着了。
第二日一早,涂元白将黄伊婉叫了起来。吃过早饭之后,便率领军队继续南下。
罗府令率领军队乘船南下,走了半日之后,他的军队就已经越过涂元白的军队,走在前面了。之后,罗府令的军队与柔兰国军队相遇。
不过,他们并没有直接跟柔兰国军队对上,而是越过柔兰国军队继续南下。不知是想直接进攻柔兰国都城,还是想和涂元白对柔兰过军队进行包抄。
下午,涂元白的军队走到雪山口,便停下了,然后派人到前方去打探。
兰锦霖率领军队在雪山口阻截,兵马大元帅则是率领军队后退,去追击罗府令的军队。
黄伊婉急于想见到兰锦霖,于是当先走了出去。
涂元白知道自己拦不住黄伊婉,便跟着黄伊婉一道过去了。
出了雪山口,黄伊婉就看见前方黑压压的人头。而军队的最前面,兰锦霖骑着高头大马在来回巡视着。
当然了,兰锦霖也看到黄伊婉和涂元白了。只一下,兰锦霖就愣住了,不知道黄伊婉和涂元白为什么会从雪山口出来。
根据探子的禀报,这个时候出来的,应该是柔夷国军队才是。
黄伊婉想上前去跟兰锦霖话,却被涂元白伸牵住了。
兰锦霖见状,驱马前来。
兰锦霖身边的将士见状,忙跟着上前保护兰锦霖。
一波利箭从雪山口射了出来,目标正是兰锦霖的方向。兰锦霖挥剑砍掉利箭,随后停滞不前。
黄伊婉转身喊道:“不许放箭!”
这里很安静,声音传播得也很清晰,故而兰锦霖听到了黄伊婉的话。
兰锦霖不由得诧异了,难道,黄伊婉是柔夷国的大元帅或者将军?
于是,兰锦霖喊了一句:“黄姐,是你吗?”
黄伊婉点了点头,道:“是我!兰陵王,我们又见面了。”
兰锦霖疑惑地道:“你为什么为什么从那里出来?那后面可是柔夷国的军队啊!”
兰锦霖的心里还抱着一丝侥幸。
黄伊婉道:“是的,我身后是柔夷国的军队。”
黄伊婉:“兰陵王,我知道你之前北征是身不由己,这次出征也是被迫的。如果你退兵,可以减少无辜之人丧命。”
兰锦霖苦涩地一笑,道:“陛下本王勾结柔夷国,若是本王退兵,岂不是坐实了这个名头?”
黄伊婉道:“别人是别人,可你明明就是清白的,为什么要怕别人呢?”
兰锦霖道:“如今黄姐叫本王退兵,本王退兵了,本王就不清白了。”
黄伊婉道:“所以,你要跟我们兵戎相见吗?”
兰锦霖的心中一痛,道:“本王自是不想的。若是黄姐退兵,我们就不会兵戎相见了。”
黄伊婉道:“你叫我退兵,我就退兵了,你们国主一样会诬陷你。不如,你到柔夷国来吧!”
兰锦霖摇了摇头,道:“黄姐,本王是柔兰人,是柔兰王室,本王不能背叛柔兰,背叛祖宗。”
黄伊婉道:“柔兰本来就是柔夷的一部分,你如今回到柔夷来,又怎能是背叛呢?”
兰锦霖笑了笑,道:“黄姐,柔兰脱离柔夷已有几百年之久,早已分成了两家。”
兰锦霖:“本王不希望两国兵戎相见,苦的都是将士们罢了!所以,本王希望黄姐能退兵。即便是本王被陛下构陷,本王也无怨无悔。”
黄伊婉骂道:“你这个傻子!你们国主叫你出征,就是想趁除掉你的!你却还想着你的名声!”
兰锦霖道:“本王又何尝不知道呢?”
兰锦霖:“黄姐,本王是臣子,只能尽臣子之事。本王也知道,黄姐也是臣子,黄姐也无可奈何。”
兰锦霖:“若一会真的兵戎相见,本王自是不会忍心伤害黄姐的。若是本王死在黄姐的剑下,本王也心甘情愿。”
黄伊婉的眼泪又不争气地流了下来,道:“兰陵王!你明明可以活的,为什么你非要这样选择呢?”
兰锦霖微微一笑,道:“本王只能听军令,但本王又不忍伤害黄姐,故而本王只得选择牺牲自己了。这样,本王还能留下一个好名声。”
兰锦霖:“黄姐,你也尽一个臣子之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