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宫中大事 皇上陪着她去慈宁宫给太后请……

A+A-

    看着她离开的背影, 老太太将手中的茶盏重重搁在一旁的方几上,嘴里道:“这都是什么事儿, 萧氏也是个没用的。”

    一旁的陆嬷嬷见着老太太这般生气,不免出声劝道:“如今您再生气也没用,不如先看看太医有什么法子。”

    老太太怒道:“即便再有法子怕也赶不上这回的宫宴,她那一身疹子我瞧着是有些严重,真真是没福气。”

    两日前宫里头传出消息来是皇上撤去了坤宁宫的禁军,穆皇后脱去簪钗去御前请罪,皇上顾及多年情分竟亲手扶起了穆皇后,留了穆皇后一块儿用膳。

    随后, 更陪着穆皇后一同去慈宁宫给太后请了安。

    至此, 任凭哪个都看了出来皇上一点儿都没有废后的心思。一时间,宫中风向顿时变了。

    今日宫中又传出消息, 是五日后太后要在慈宁宫办赏花宴,各公门侯府未出嫁的姑娘都要赴宴。既言明了是未出嫁的姑娘, 各家便都有了心思, 知道太后多半是要给两位王爷选人了。

    今上膝下如今成年的皇子只元后所出的定王和戚贵妃所出的祁王两位, 定王还未迎妃,祁王虽迎娶了王妃,王妃却是肚子不争气一直未有所出,而唯一的侧妃苏氏也只给王爷生了个女儿, 所以这一回祁王府怕是要再进一位侧妃了。

    老太太盯着的便是这祁王侧妃的位置,孟岚乃是宁国公府长房嫡女,相貌也不差, 倘若和太后露出意愿太后念及当年的情分未必不会帮她们一把,哪怕太后不肯相帮,孟岚生的不差, 又是这般身份也是担得起这祁王侧妃的身份的。

    她就不信了,贵妃会瞧不上他们宁国公府这份强大的助力。

    只要这回岚丫头进宫赴宴,十有八九会被选上的。

    谁能想到岚丫头从静元寺回来身上竟起了疹子,还怎么也好不了,老太太如何能不动怒,觉着萧氏不中用呢。

    她甚至还有些迁怒起孟潆这个孙女儿和已故的潘氏来。觉着倘若不是因着潘氏的忌辰,孟潆要去静元寺进香,孟岚这个当姐姐的也不会陪着去,便不会有这一桩事情,如此就能好端端的去赴宴,去争一争那个祁王侧妃的位置了。

    陆嬷嬷瞅着老太太脸上的神色,心中轻轻叹了口气,她如何不知老太太的算,只是正所谓天时地利人和,兴许是宁国公府没那个造化吧。

    再,她真心觉着二姑娘并不适合进那祁王府,倒不是瞧不上祁王侧妃的身份,而是二姑娘的性子向来跳脱些,又哪里能为人妾室,成日里去和这个斗和那个斗。

    倘若换作三姑娘孟珊还差不多呢。

    这念头只在陆嬷嬷脑子里转了一下,便被她压了下去。

    三姑娘是庶出身份太低了些,哪怕模样不错,戚贵妃多半也瞧不上她的。

    她正琢磨着,便听老太太吩咐道:“去叫人往静元寺传个话叫潆丫头也早些回来吧,抄了这几日的经书也算是尽孝心了,没得非要继续住到潘氏忌辰过了,外人听着也不像话。”

    陆嬷嬷听着点了点头,便下去通传了。

    于是乎,第二天才用过早饭,孟潆便见到了宁国公府派来的人。

    来人也是槐松院服侍老太太的,三十五六的年纪,容长脸,柳叶眉,身材略有些丰腴,穿着一身湖绿色暗纹褙子。

    “老太太叫姑娘今日便回府去,免得再生出什么事情来叫老太太不放心。”

    “姑娘若要尽孝心在府里也是一样尽的,倒不必拘在这寺庙中。姑娘还身边又无人陪着,着实不好长久住在此处,叫人看了也平白传出什么不好的话来。”

    孟潆听了这话,拿起手中的茶盏轻轻抿了一口,没有应也没有所不应。

    那婆子一时心里头有些诧异,才要继续开口便听孟潆道:“也好,不过今日要将抄好的地藏经拿到寺庙的师傅叫其供奉起来,还要捐些香油钱,明日再启程吧。”

    那婆子还想什么,刚要开口却对上了孟潆的视线,一时话到嘴边又全都咽了下去。

    等到出了屋子才后知后觉想着她怎么就被一个姑娘给震慑住了,明明四姑娘语气平静,偏她就从中听出几分不容置疑,后边的话竟是一个字都没出来,真是奇了怪了。

    孟潆放下手里的茶盏,走到书桌前将抄好的地藏经全都装在一个纸质经盒里,她眉目平静,脸上并未有什么别的表情。

    慧芯站在一旁瞧着自家姑娘这般,心中酸酸的,姑娘最是聪慧,哪里会没听出那婆子话中的另外一层意思,不过是不出来罢了。

    什么叫免得再生出什么事情来叫老太太不放心。

    老太太必是因着二姑娘的事情迁怒到了自家姑娘身上,不然,不会这般急着就派人来,那婆子的态度又是那般,表面上看着恭敬,内里却是透着几分轻慢倨傲,她一个奴才哪里敢,分明是瞧见老太太存了迁怒姑娘的心思。

    “姑娘,趁这会儿人少,咱们去前院吧。”慧芯到底压下心中的酸涩,出声道。

    孟潆点了点头,亲手捧了经盒,同慧芯出了屋子,一路朝前院去寻寺庙中安置佛经的师傅。

    等到事情全办完,孟潆才又回了院子。

    趁着丫鬟婆子收拾东西的时候,孟潆叫人寻了陆嬷嬷进来,道:“我是晚辈,想着离寺前亲自拜别了端老夫人,不知老人家可是便宜?”

    这陆嬷嬷是萧氏的心腹,又是从威远将军府出来的,听孟潆问了这么一句,立时脸上就堆了笑:“姑娘敬重长辈,老夫人自是高兴见着姑娘的,难为姑娘这般细心妥帖了,怪不得太太常常夸姑娘呢。”

    “老奴陪姑娘一同过去吧。”

    孟潆要的正是她这句话,听着这话便点了点头,同陆嬷嬷一同去了端老夫人的住处。

    得知她的来意,端老夫人脸上露出笑意来,“难得你一个姑娘行事竟这般妥帖,怪不得你伯母那样喜欢你。”

    孟潆适时露出几分羞涩的笑意来,又陪着端老夫人了会儿话,才起身告辞。

    第二天一大早孟潆用过早膳,便启程返回宁国公府。

    马车快要进了城门的时候,身后传来一阵马蹄声,孟潆透过帘子的一角,很快就看到一前一后两匹马行至跟前。

    前头骑马之人竟是萧琰,后头骑马的也是个身着锦衣的公子,眉目温润,清秀俊朗,和萧琰生的有几分像,却是一双桃花眼,少了几分凌厉之色。

    她透过车帘正看着二人,不想萧琰竟是透过车窗朝她看了过来。

    孟潆驀地收回视线,心中一阵紧张,再去看时,二人已经疾驰进了城门,只留下一青一蓝两道背影。

    快到酉时,马车才在宁国公府的大门前停了下来。

    孟潆下了马车,回了南吟院换了身衣裳重新梳洗一番,先去槐松院拜见老太太。

    “孙女儿见过祖母,这些日子祖母身子可好?”孟潆福了福身子,出声道。

    老太太见着她时面色淡淡的,听着她问及自己的身子脸上稍微扯出一丝笑意来,点了点头道:“都好,一路舟车劳顿,快起来吧。”

    孟潆谢过,这才站起身来。

    老太太没心思和她多,只了一两句场面话就叫她退下了。

    “在寺庙里住了这些日子,也去沉香院请个安吧。”

    孟潆应了声是,福了福身子转身退了出去,一路去了沉香院。

    沉香院里,廊下站着几个穿碧绿衣裳的丫鬟,见着孟潆进来,先是露出几分诧异来,又忙进去通传了。

    屋子里,邹氏正坐在软塌上和孟湘着话,听到丫鬟回禀嘴角的笑意淡了淡,只出声道:“叫她进来吧。”

    那丫鬟领命出去,很快就领着孟潆进来。

    “给太太请安。”孟潆缓步进来,福了福身子请安道。

    邹氏点了点头,和她了几句场面话,又对着她道:“你可知你二姐姐病了的事情?”

    孟潆点了点头。

    邹氏吩咐道:“我知你和她最是亲近,她这些日子病着你便多去看看吧,宽慰宽慰也是好的。”

    孟潆听了,点头应了下来,又了几句话,就退了出来。

    等回到南吟院,孟潆才从费嬷嬷她们嘴里知道她去静元寺这些日子京城里竟是发生了不少大事。

    头一件便是穆皇后重新出现在众人眼前,皇上陪着她去慈宁宫给太后请安,一点儿都没有要废后的心思。

    第二件便是安郡王府的一个侍妾晕倒了,请了太医一诊脉才查出竟然有五个多月的身孕了,那侍妾偷偷将腹拿布条缠绕,竟是一直瞒着一点儿都没叫人看出来,她腹中骨肉,如今便成了已故安郡王唯一的血脉。

    皇上知道此事,已是赏赐下东西来,还派了宫中有经验的嬷嬷去看顾了。

    孟潆听了微微愣了愣,便听费嬷嬷道:“如今想来那侍妾也是城府极深,不然不会这般藏了好几个月。”

    “看皇上的意思,如今是念着安郡王的好的,不然也不会赏赐了东西下来。”

    孟潆点了点头,拿起手中的茶盏吹了吹,慢慢喝了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