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大婚 她被谢琰拦腰抱起,亲自送到了喜……

A+A-

    两人又聊了好一会儿, 孟岚才起身告辞离开。

    慧芯上前收拾了茶盏,笑着道:“难得二姑娘肯记着姑娘的情, 怕姑娘心里头慌,便每日都过来陪姑娘大半日。”

    “奴婢听老太太听闻此事很是有几分不满,只是二姑娘早已定了亲,日后就是威远将军府的人了,很多事情老太太也不大好管。”

    孟潆笑着将手里的最后一瓣橘子放在嘴里,咬了几下咽下去之后便点头道:“二姐姐本就是这样的性子,她认定了的事情就必须要做,分明是随了大伯母了。”

    慧芯嗯了一声:“对了, 奴婢听那庄氏和邹允在新宅子里住了几日, 就被康庆伯府的老太太派人接回府里去了。”

    “听离去时还在府里闹了一场,庄太太觉着两家彼此既定了这门亲, 如今是二房反悔了,便该重新择一个姑娘当她的儿媳妇才是。她的便是五姑娘, 当时五姑娘在场, 直接骂她是上门秋风的穷亲戚好不要脸, 还指着那邹允这样的男人她就是死了也瞧不上,当时在场的有丫鬟婆子,庄氏气急之下就昏了过去。”

    “后来,就被康庆伯府的老太太派人来将二人接回去了, 听老太太还留了几句话给继太太,是日后两家就不必往来了,便是往后过寿过年继太太和五姑娘也无需过府来, 来了老太太也不见。”

    “事情闹得很大,听太太这两日心情极为不好,咱们老爷也不去她屋里, 倒是日日宿在眉姨娘那里。”

    孟潆认真听着,听到最后竟是一点儿也不觉着意外。

    孟湘那样的性子,知道自己被庄氏惦记上了哪里能不怒。

    只是,她这做法委实有些过了,这事情传出去对她的名声也不好。

    只怕邹氏心里头既气娘家老太太因此事疏远了她,更气孟湘这个嫡亲的女儿那般口不择言,传出去坏了名声,往后还怎么找人家。

    孟潆将手中的茶盏放在桌上,懒洋洋伸了个懒腰。

    费嬷嬷在一旁忙活,见着她累了,忙道:“姑娘到里屋睡上一会儿吧,总归今日也没什么别的事情了。”

    孟潆听话乖乖站起身来走到里屋睡下了,她刚一闭上眼很快就睡着了,这一觉睡得很沉,等到醒过来的时候,夕阳西下,已经是傍晚了。

    她抱着被子在床榻上滚了滚,有些想要赖床不想起来。

    慧芯在一旁的凳子上做着针线活,瞧着自家姑娘这般,忍不住笑出声来,轻声道:“姑娘快起来吧,时候不早了,下午太后派了嬷嬷进府,指点姑娘些规矩礼仪。奴婢本想叫醒姑娘,那明嬷嬷摆手不用,姑娘既是累了就叫姑娘多睡会儿。姑娘这会儿醒来,且见一见吧,别等到明日。”

    孟潆听着这话,猛的一下子坐起身来。

    宫里头太后娘娘派来教导礼仪的嬷嬷?

    见着孟潆的动作,慧芯轻笑一声,道:“姑娘别急,那明嬷嬷本就是定王府的人,在宫里头服侍过元后,后来元后去了就去照顾定王殿下了。奴婢瞧着,明嬷嬷性子极好,对奴婢和费嬷嬷也亲近得很,想来是知道殿下看重姑娘您。”

    慧芯这般着,见着自家姑娘害羞的理了理被子,才不话了,上前扶着自家姑娘起来,又走到铜盆前将帕子浸湿了拿过来:“姑娘擦擦脸吧。”

    孟潆将帕子拿过来擦了擦脸,觉着清爽了许多,思绪也清明起来。

    “请明嬷嬷过来吧。”

    慧芯应了声是,便亲自去请了。

    很快,她就领着一个身着湖绿色褙子五十有余的妇人走了进来。

    “老奴见过姑娘。”

    “快起来,嬷嬷不必多礼。”孟潆下了软塌,亲自将人扶了起来。

    明嬷嬷又道了声谢,这才道:“太后娘娘派老奴过府教姑娘些大婚那日的礼仪规矩。今个儿不早了,姑娘若是愿意,明日再开始学吧。”

    孟潆抬眸,笑着点了点头,心中却想宫中礼仪诸多,往后大抵是要受累了。

    许是看出了孟潆心中的想法,明嬷嬷笑了笑,道:“姑娘不必拘束,其实来来去去就是那么几个,至于大婚那日的规矩,更是有宫中深谙礼仪的嬷嬷在前边提醒姑娘,只要场面上没大错过得去就是了。”

    听着明嬷嬷的话,孟潆没忍住噗嗤一声笑了。

    她觉着,这明嬷嬷好生有意思,一点儿也不迂腐,不愧是从定王府出来的。

    明嬷嬷看着姑娘笑的好看,眉目间露出几分慈爱来。

    第二天开始,明嬷嬷就教起孟潆宫中的礼仪规矩来。上午学半个时辰,下午半个时辰。

    依着明嬷嬷的话,花三五天时间略略过上一遍,便也差不多了。

    其余的时间,明嬷嬷更多的是给她讲谢琰的事情。

    讲谢琰时候就像个大人一样,很是有几分稳重,后来元后去了,他和皇帝关系不好,又搬出了皇帝的寝宫,这才慢慢转了性子,变成如今这般谁也不得,谁也管不得的样子。

    “其实,王爷不像外头那些人的那样不近人情肆意妄为。王爷但凡认准了一个人,那这辈子就是那个人了,姑娘可明白老奴的意思?”

    孟潆脸颊微微有些发热,她点了点头,脑海里想象着谢琰时候的模样,嘴角便忍不住露出笑意来。

    明嬷嬷看着她,眸子里也露出几分掩饰不住的欣慰来,她不求什么,只盼着王爷身边有个知冷知热,能够懂王爷的人。

    看着姑娘沉浸在想像中眉眼带笑的模样,明嬷嬷觉着,王爷往后再不会孤寂一人了。

    等到成婚后,兴许很快就会有世子,到时候她就看着主子长大,哪怕是到了地下也能对娘娘有所交代了。

    日子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下月初三,是钦天监挑出来的吉日。

    这一天一大早,孟潆很早就被慧芯叫醒了。

    她迷迷糊糊睁开眼睛,好半天才反应过来,今日是她和谢琰成亲的日子。

    “姑娘,快起来梳洗收拾妆容吧。“慧芯扶着自家姑娘下了床榻,又亲自服侍着她梳洗。

    有宫里头派来的全福嬷嬷上前给孟潆梳头,足足通了一百下。

    她一边梳,一边嘴里念着祝福的话:“一梳梳到头,富贵无需愁;二梳梳到......此生富贵足。”

    全福嬷嬷才刚完喜庆话,外头就传来一阵脚步声,是大太太萧氏和二太太邹氏来了,身后跟着孟岚和孟湘。

    孟潆虽从宁国公府出嫁,可她到底是二房的嫡女,邹氏这个继母和孟缙这个生父自然是要出席的。

    许是最近邹氏真如慧芯那日的那样烦心事多,她即便敷了厚厚一层脂粉,眉眼间也依旧带了几分疲惫之色。

    二人一前一后从外头进来,身上的衣裳都偏红色,格外的喜庆。

    孟潆见着二人进来,便站起身来,笑着上前福身行礼:“太太,大伯母。”

    此时孟潆已经化好了妆容,换了一身正红色金丝绣凤凰嫁衣,她肌肤白皙,眉目如画,一双好看的眸子里此时因着含着笑,更是格外的好看,几乎看上一眼就能叫人沉溺进去。

    一身正红色凤凰嫁衣,是宫中最好的绣娘一针一线绣出来的,此时穿在孟潆的身上,竟是显露出十分的贵气,叫人不由得生出几分自惭形秽来。

    邹氏定定看着孟潆,不知为何觉着有些心虚,觉着自己这个继女似乎当真成了那高位者,从此她便能高高在上看着她了。

    片刻,邹氏才回过神来,嘴角扯出一丝笑意来,道:”这嫁衣甚是好看。“

    着,对着站在一旁的孟湘道:“瞧瞧你四姐姐,竟这么快就要嫁人了。”

    她的话干巴巴的,没多少真情实意,孟湘看着孟潆这一身尊贵的扮,更是生出几分嫉妒和羡慕来。

    一时间 ,屋子里的气氛有几分尴尬。

    还是大太太萧氏笑着上前,拉着孟潆的手细声问道:“今日有好些事情,你可用过早饭了,不吃东西要吃不消的。”

    未等孟潆开口,一旁的费嬷嬷就到:“厨上送来了些点心,方才姑娘吃了两块儿垫了垫。”

    成亲这日是不好吃那些汤汤水水的,萧氏听了,笑着点了点头,又拉着孟潆好生嘱咐了几句。

    邹氏在一旁觉着满身不自在,若叫她摆出慈母的姿态来,她也办不到,于是便对着孟潆和萧氏道:“我到前头看看,老太太那里也离不得人。”

    邹氏着,就自个儿出了屋子,她想叫孟湘一块儿,可孟湘最近被邹氏责备狠了,此时竟不想跟上去,只道:“我留在四姐姐这里吧。”

    邹氏一愣,知道女儿的性子,只能依着她,自己出了屋子。

    萧氏又拉着孟潆了好一会儿话,又亲自将梳妆盒里的凤尾簪子插在孟潆发上。

    孟潆穿着一身大红的嫁衣,头上的钗环也重得厉害,她觉着自己脖子都要压折了。

    期间,外祖母和大舅母还有表姐潘蓉她们过来一趟,其他的女眷,大多去了老太太所住的槐松院。

    快到申时,外头才传来鞭炮声和奏乐声,有婆子进来回禀,是迎亲的队伍到了。

    孟潆心下一紧,下意识就攥紧了手中的红帕。

    萧氏笑着将绣着鸳鸯戏水的大红盖头盖在她头上,隔着薄薄一层红帕,孟潆什么都看不清了,只觉着满目都是红色。

    她被全福嬷嬷扶着去了老太太所住的槐松院,不多时,谢琰这个王爷也到了。

    屋子里响起一片喧哗声,孟潆感觉到谢琰牵着她的手上前。

    她愣了一下,抬脚走到红色的蒲团前,跪下来磕了三个头,拜别了老太太和父亲孟缙还有邹氏。

    老太太嘱咐了几句话,孟缙拉着她的手,半天才对站在那里的谢琰道:“往后潆儿就交给王爷了,请王爷善待于她。”

    谢琰点头应下:“婿知道。”

    邹氏也干巴巴挤出几句话来,孟潆点头应下。

    全幅嬷嬷扶着孟潆起身,扶着她转身出了屋子。

    乐声又响了起来,孟潆耳边全都是祝福和鞭炮声。

    走到大门口的时候,她被谢琰拦腰抱起,亲自送到了喜轿中。

    周围一时安静,片刻又响起了喧闹声。

    “本王带潆儿回家。”

    孟潆感觉到谢琰握了握她的手,之后就出去了。

    这样的动作叫她紧张的心一下子就放了下来。

    对,他来接她回家。

    定王府,才是她以后唯一的家。

    孟潆心中暖暖的,在满目红色中,花轿一路被人抬着到了定王府。

    全福嬷嬷搀扶着孟潆从花轿上下来,之后,她被一双有力的大掌牵着进了王府。

    跟着大红色鸳鸯戏水的红盖头,孟潆的心渐渐安定了。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夫妻对拜!”

    “起!”

    “礼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