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大结局 永安四十八年,皇上驾崩,太子……

A+A-

    定王府上上下下喜气洋洋, 慧芯和费嬷嬷更是满脸都是笑意。

    “这下可好了,王妃您就是太子妃了。这往后呀, 哪个都不能欺负了王妃您。”

    “只肖您早些有孕,给殿下生个孩子,老奴呀就什么都不愁了。”

    孟潆被费嬷嬷的脸一红,孩子,哪里有那么快呢。

    册立太子的旨意下来了,可之后还有各种流程。

    钦天监择了吉日,从那一天开始礼部在太庙诵读册文,谢琰这个太子穿太子冠服, 谒太庙、会群臣, 一连几日下来,才总算是完成了大典。

    之后, 孟潆这个定王妃被册封为太子妃,随册书而来的还有太子妃的冠服。

    九翚四凤冠, 深青翟衣, 玉革带, 大带,大绶,云凤纹玉佩。

    孟潆正看着桌上的冠服,谢琰就来了。

    他笑了笑, 对着孟潆道:“看来,潆儿也要遭一回罪了。”

    孟潆瞪了他一眼,自是知道册封太子妃的典礼是少不了的。

    不过, 她也知道,只要半日就够了,哪里会像他一样折腾了好几日, 所以,对这孟潆倒是没多担心。

    待到三日后册封典礼,天气极好,热闹非凡。

    孟潆着太子妃礼服,在众内外命妇面前受册,节册呈至内殿,迎于案上,后又具礼服诣奉先殿行谒告礼,最后,众内外命妇公主等行拜贺礼。

    等一切完毕,孟潆觉着后背都出了一层层的汗。

    回到王府后,头一件事就是好好泡了个澡,然后换了件常服,这才清清爽爽从屏风后出来。

    谢琰笑看着她:“这下知道有多累了吧?那日孤叫你捏捏肩膀你还不应?一点儿也不体谅为夫。”

    孟潆一愣,随即脸就有些红了,她哪里有不体谅他,最后她不还是给他捏肩膀了吗?他肌肉结实,捏到后来手都酸了,又被他以敷衍为由拉到了床榻上。

    这件事情,她是一点儿都不想去想了。

    此时听到他,就拿起桌上的一块儿点心塞到了他嘴里。

    一时,二人笑闹开来。

    费嬷嬷瞧着二人这样,忍不住无奈笑了,和慧芯对视一眼,两人就从殿内退了出来。

    一番折腾后,又到了傍晚了。

    孟潆生气的叫谢琰去睡书房,谢琰却:“太子妃叫孤独守空房,传出去可不好听。便是皇祖母疼潆儿你,听到了也定会传潆儿进宫好好教一教潆儿你以夫为天的道理的。”

    孟潆瞥了他一眼,转过头去没有再话。

    谢琰勾了勾唇,凑了过来:“乖潆儿,不气了,好不好。”

    听着他这般,孟潆没忍住笑了。

    ......

    之后一连十多日,孟潆都在忙搬家的事情。

    王府的东西很多,即便有很多下人,内务府也派了人来,光收拾这些东西也花了好几日的时间。

    等到一切收拾妥当,全都搬去东宫,孟潆坐在含章殿中,很是有几分恍惚。

    “娘娘先喝杯茶。”费嬷嬷笑着端着茶过来,对着孟潆道:“内务府的人才走,这些一应摆设都是全新的,宫殿名字也是太子殿下亲自勾选叫下头的人另行制了牌子换上的。”

    “老奴瞧着,现在东宫这样倒和王府里的景致差不了多少,就是地方没有王府大,不过也够了,左右太子殿下只太子妃您一个正妃。”

    孟潆听着,伸手接过茶盏放到嘴边轻轻抿了一口。

    茶是上好的云雾茶,味道极好,是她叫人从王府里带进宫的。

    “对了,依着宫中规矩,今日可要去给太后娘娘请安?”

    几日前,皇上移驾去了法华寺清修,叫穆皇后随行伴驾。

    宫中的高位者,就只有慈宁宫的陈太后。

    听孟潆这般问,费嬷嬷道:“老奴听顾嬷嬷今日倒是不用,等明日过去便是了。”

    正着这话,慈宁宫那边就派人过来,是太后传话,今日叫太子妃好生歇着,等明日再过去请安。

    前来的人是孟潆熟悉的宫女紫令,她笑了笑,又问起了太后身子可好。

    紫令一一回过,便告辞回去了,慧芯亲自将人送了出去。

    等到回来后,才笑着道:“太后娘娘体恤太子妃,可见对您是真心疼爱。”

    孟潆点了点头,喝完茶后就到内室歇了一会儿。

    许是才搬进宫里来,她还有些不习惯,所以躺着好一会儿都没睡意。

    于是,她便起来将她和谢琰的衣裳一件件整理出来,挂在了衣柜里。

    费嬷嬷见她这般有兴致,也没拦着。

    以至于谢琰进门的时候,就见着自家太子妃手中压着自己的中衣,一手执着熨斗正在来回熨烫。一旁的香盘中盛着热水,扣上鎏金的熏笼,空气中弥漫着熟悉的白脑香。

    谢琰慢慢走过去,伸手从她手中拿过熨斗,交给了站在一旁的慧芯手中。

    然后,他胳膊环在了她的腰间。

    孟潆看着退出去了的费嬷嬷和慧芯,脸微微有些红了。

    却是没有动,就这样叫他抱着。

    “怎么了?”孟潆出声问。

    谢琰闷闷道:“累。”

    听着他这话,孟潆噗嗤一声笑了。

    皇上带着穆皇后去了法华寺,下旨命谢琰这个太子监国处理朝政之事,这么多的事情,自然是累的。

    孟潆一笑,就被谢琰低着头在耳垂上不轻不重咬了一口。

    “笑话孤?该罚!”

    在他还要咬下来的时候孟潆笑着从他怀中挣脱出来,几步跑到了内室。

    谢琰不怀好意看着她,几步就上前将她拦腰抱起,放在了铺着厚厚一层被褥的床榻上。

    孟潆下意识就捶了他一拳。

    谢琰坏笑着道:“看孤怎么罚你。”着,身子就压了下来。

    第二天一大早,二人早早就起来,谢琰去了前朝,孟潆则带着慧芯去了慈宁宫给陈太后请安。

    见着她进来,陈太后脸上露出笑意来。

    “孙媳给皇祖母请安。”孟潆福了福身子,恭敬地道。

    陈太后满脸都是笑意,招手叫她上前。

    孟潆谢过,听话的在陈太后下头的绣墩上坐了下来。

    昨日闹得太过,孟潆脖颈间还有未消下去的红印,即便敷了一层脂粉,可还是被陈太后看在了眼中。

    陈太后笑了笑,大有深意道:“琰儿向来会胡闹,可有些事情潆儿你可不能尽数由着他,由着他胡闹。”

    短短一句话,就叫孟潆红了脸。

    她的脸颊发热,像是要烧起来似的。

    陈太后点到为止,到底她也是十分盼着孟潆这个孙媳妇能早些有孕,给她生个重孙的。

    薛嬷嬷端了茶水和点心上来。

    孟潆拿起茶盏,对着薛嬷嬷道了声谢,陈太后见她这般,看着她的目光愈发多了几分慈爱。

    “宫里头可还住的习惯?”陈太后问。

    孟潆点了点头,莞尔一笑,道:“都好,就是有些闷,孙媳可以经常来陪皇祖母吗?”

    这下,陈太后没忍住笑了出来:“好,好,只要潆儿你愿意来,哀家高兴还来不及呢。”

    孟潆陪着陈太后了好一会儿话,快到中午的时候,谢琰来了。

    陈太后见着他来,趣道:“怎么,还担心哀家欺负你的潆丫头。”

    谢琰道:“怎么会,皇祖母不是一早就偏着她,不疼孙儿了吗?”

    “孙儿是饿了,到皇祖母这里讨些吃的。”他不正经的一句话,叫孟潆都忍不住笑出声来。

    陈太后没好气道:“瞧你,都成太子了还改不了你这性子。要哀家,就该饿一饿你。”

    虽这样着,陈太后却是命人去御膳房传了话,吩咐人做些谢琰和孟潆喜欢的菜。

    如今谢琰是东宫太子,身份贵重,又以太子的身份监国处理朝政之事,就连皇上都放心带着穆皇后去了法华寺,这满宫的人都知道谢琰就是这宫中真正的主人了,日后保准会登上大位的。所以,知道太子和太子妃都留在慈宁宫用膳,御膳房的人自是不敢怠慢,很快就用心张罗了丰盛的饭菜送了过来。

    二人陪着陈太后用了饭,又喝了茶,才一同回了东宫。

    转眼就过了半个月,这日孟潆才送走了谢琰,正拿着本书看着。外头就有宫人进来回禀,是宁国公府老夫人递了牌子进来,问太子妃见是不见。

    孟潆听着,微微一愣,并不觉着诧异。

    自那日册封太子妃的典礼上远远见过老太太和萧氏、邹氏后,孟潆就再未见过她们了。

    后来又是搬家的事宜,更是没顾上。

    如今搬到东宫已有半个月了,不管她这个太子妃和宁国公府娘家人相处如何,站在孝道上,是该见一见的,何况孟潆自己也并不想把彼此的关系弄得太僵。

    她点了点头,那宫人应了声是就退出去了。

    这边

    老太太穿着一身朱褐色绣团寿纹褙子,头发梳得齐整,气色格外的好,看起来甚至年轻了有三五岁。

    她身后跟着大太太萧氏、二太太邹氏还有未出阁的孟岚、孟湘。

    一路走在长长的宫道上,老太太和萧氏还有孟岚脸上带着笑,邹氏和孟湘却是要笑不笑的,即便挤出一丝笑意来,也着实僵硬得很。

    一行人很快被东宫太监领到了含章殿。

    含章殿内,陈设奢华,处处都透着皇家的尊荣和贵气。

    老太太一进来,便福身拜下:“老身给太子妃娘娘请安。”

    跟在她身后的众人,也全都依礼拜下。

    孟潆忙伸手一扶,将老太太扶了起来:“都是一家子,祖母不必多礼,快起来吧。”

    老太太见着孟潆这般动作,脸上的笑意愈发深了起来。

    而后,萧氏和邹氏她们也全都起身。

    孟潆赐了座,众人谢过后依次坐了下来。

    老太太先是开口恭贺了孟潆,又府里人分外惦记娘娘,只是没有传召不敢进宫扰了娘娘的清静,如今娘娘肯召见,分外高兴。

    孟潆听着,微微诧异一下,自己这个祖母,这回着实是放低了身段,若是放在往日,她哪里能想到她还能这般话。

    不过时移世易,之前她那样的处境,也不是太子妃,老太太自然不会出这些个话来。

    孟潆倒是没有给老太太脸色,笑了笑,近些日子从王府搬到东宫来,总是忙些,而且这些日子多在慈宁宫陪着太后,抽不出空来。

    老太太笑道:“自然是太后娘娘更为紧要的。”

    慧芯上了茶水和点心。

    见着慧芯穿着一身湖绿色绣折枝莲花宫装,虽是和在府里差不多的扮,却是透着十足的稳重。老太太不由得暗暗想,这慧芯也是个有造化的,也不枉她这些年这般尽心伺候潆丫头。

    这话老太太自是没出来,只又了一些府里的事情。

    起三姑娘孟珊为何没来的时候,老太太的脸色微微变了变。

    “原本不该和娘娘的,只是她到底是娘娘的堂姐,也不能人人都知道了娘娘却是不知道,倒显得老身故意瞒着娘娘了。”

    “原本她一直在禁足,哪里能想到她竟是怀孕了,而且还收买了身边的奴婢,一直藏着掖着。只是她怕被人发现,吃的越发少了,腹又绑了一层厚厚的白布,所以那日便出血产了,丫鬟吓坏了,这才回禀了你大伯母和我。”

    “我寻思着等她好些,将她远远嫁到南边儿去,这事情不知怎么就传到了庄氏耳朵里,她便带着冰人上门提亲了,是嫁妆多要五成,我想了想,也就同意了。”

    “亲事什么都等邹允科考完后一并去湖州办,咱们这边我安排了几个得用的嬷嬷跟着去,先将嫁妆送到湖州去。”

    “之后怎么样,就看她自己的造化了。庄氏虽势利些,可她利益得失都拎得清,哪怕看在娘娘您的面儿上,也不会过分苛待了珊丫头。在我看来,这已经是她最好的出路了。”

    孟潆听着,不出是什么感觉,不过孟珊做出那样的事情,又产过一回,远远嫁去湖州,兴许就如老太太所是她唯一也是最好的出路了。

    话间就到了用膳的时候,孟潆留了众人用膳。

    期间,邹氏支支吾吾提起一件事来。

    “听二公主要选伴读,娘娘您看你妹妹可好?”

    邹氏口中的这个妹妹,指的自然是孟湘。

    孟潆抬头看了她一眼,没有话。

    邹氏尴尬的嘴角的笑意都挂不住了,老太太也瞪了她一眼。

    孟湘想要开口,到底还是顾忌孟潆如今的身份,不敢开口求她。

    她此时也有些后悔了,后悔当初为何要将孟潆这个姐姐得罪成那样。倘若她们姐妹相处得好,如今孟潆成了太子妃,日后成了皇后娘娘,她这个同父的妹妹就会是满京城里最叫人羡慕的存在。

    可偏偏,她和母亲都将孟潆得罪彻底了,怕是再也沾不到她的一分好处了。

    等到用完膳后,老太太不好久留,便带着众人告辞离开了。

    等到晚上谢琰回来的时候,听着今日的事情,微微挑了挑眉:“不想应酬,往后就别叫她们进宫了。”

    孟潆点了点头,嘴里却是道:“不过是面儿上的功夫,总要顾忌孝道,不被人挑出错处。再,我又不傻,不会瞎应承什么的。除了大伯母那边和岚姐姐,我和他们也并不亲近。”

    谢琰笑着拍了拍她的手,温声道:“没事,往后有孤陪着潆儿呢。”

    孟潆莞尔一笑,靠在了他怀中。

    日子过的很快,转眼孟潆就在宫中过了大半年。

    这一日,孟潆和谢琰坐下来用膳,饭菜刚端上来,孟潆突然脸色一变,接着就是一阵干呕。

    费嬷嬷和慧芯听闻动静忙传了太医,太医诊治后,却是满脸喜色对着二人道:“恭喜殿下,恭喜娘娘,太子妃这是有喜了。”

    “好,好,赏!”

    太子妃有喜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宫中,太后甚是高兴,赏赐了不少东西下来。

    从这一日开始,孟潆就成了被心保护的存在,慧芯和费嬷嬷事事都愈发心,生怕她磕着碰着,伤了肚子里的孩子。几个月的害喜之后,孟潆整整瘦了一圈,好在之后就不怎么吐了,胃口也慢慢好了起来。

    她的肚子高高隆起,太医了比寻常的妇人肚子都要大,是腹中是双胎。

    听是双胎,陈太后更是高兴,却也担心她生产艰难,更多指派了几个有经验的稳婆过来。

    这日半夜,孟潆突然就被痛醒了,她觉着自己下腹坠坠的,紧接着一阵阵的疼痛传来,她知道这多半是发动了。

    她的动作惊醒了谢琰,东宫忙掌起了灯,费嬷嬷和慧芯忙将孟潆送到早已安排好的产房,宫女端着热水进进出出。

    直至快到天亮,产房内才听得一阵婴儿的啼哭。

    两个稳婆各自抱着一个的襁褓从产房里出来,道

    “恭喜太后,恭喜殿下,太子妃娘娘生了对龙凤胎呢,可是天大的喜事。”

    太子妃诞下龙凤胎,很快就传遍了整个皇宫,不知惹来多少人的羡慕和嫉妒。

    不到一日功夫,满京城的人都知道了这件喜事。

    宁国公府更是上上下下都喜气洋洋,府里出了个太子妃已是件喜事,太子妃又诞下龙凤双胎,更是喜上加喜,可见太子妃福泽深厚,得老天庇佑,不然哪里来的这些风光呢。

    邹氏听到此时,心里头也同那日孟湘一样生出几分悔意来。

    她不禁想,倘若她能当个慈爱的继母,今日就不会是这般境地了吧。可世上,又哪里来的后悔药呢。

    傍晚

    孟潆看着襁褓里的两个包子,皮肤红红皱皱的,忍不住笑出声来。

    费嬷嬷了,等过几日包子就会白白嫩嫩的。

    她忍不住伸手轻轻摸了摸包子嫩嫩的脸颊,动作轻柔,像是怕戳破似的。

    一声轻笑从她身后传来,孟潆回过头去,见着谢琰下朝回来,不由得露出笑意来:“来,你看看,孩子可真是好看。”

    谢琰笑着朝她走来,嘴里却是道:“在孤心里,潆儿才最是好看。”

    二人相视一笑,眼中情意绵绵,重重眷恋,皆在其中。

    永安四十八年,皇上驾崩,太子继位,改国号为大佑。

    同月,孟潆这个太子妃从东宫迁去坤宁宫,皇长子被册封为太子。

    后宫诸事由陈太皇太后和孟潆这个皇后掌管,穆太后在先帝驾崩后自请在寺庙清修,为大佑祈福。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