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山之岚 第二百零五章 万卷书与万里路 二
李夜只在马车上享受了一天,第二天就让先生赶下了马车。
先生一边赶他下车,一边笑着:“读万能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可不是让你坐在马车上享受的。”
李夜踏下马车,回头过笑着:“今天要行多少里路?”
先生抬头看了看路边的杏树,道:“今天头一次,就十五里吧,最多一个时辰,赶不上明天加倍。”完吩咐车夫快马加鞭往前奔去。
李夜看着远去的马车:“十里路,我在城里最多也只是走三、四里哩!”
车里的李红袖没有话,打了一个舒服和靠姿,看着对面的沐沐,眼眸里浮现出一抹笑意,道:“你猜他能不能追上我们?”
沐沐微抿双唇,咪着眼睛:“哥哥肯定追得上,要是赶不上沐沐下车去路边等哥哥,师娘和先生先走。”
李红袖看着她,又看了看先生,轻轻叹息一声,笑道:“沐沐你是不是也想下去试试?”
沐沐抱着,掀天车帘道:“沐沐又没有练肉身,跑不动哩。”
先生静静看着她,沉默很长时间后开口道:“我在想,你们两人在风云城过得太舒服了,是不是应该下去陪夜儿一段路?”
李红袖一听赶紧把沐沐抱在怀里,两人坚持地回道:“不行!”
先生摇摇头,从包里翻出李夜抄写的法华经,捧在了里。
沐沐伸扶住马车一侧,将脑袋申出窗外,笑着道:“师娘这出了风云城,路边的风景果然越来越美了,是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很大很美呀?”
李红袖伸抱着她,笑着:“师娘早就看淡了世间的繁华,倒是你跟李夜二个屁孩,没出过门,新鲜得很。放心到了四方城、万象城很多好玩的,好吃的,我们一路逛吃过去!”
沐沐扭过头,看着她道:“什么是逛吃呀,师娘?”
“逛吃就是一边逛街一边买吃的,这是我们女人的专利。”完回头看了一眼捧着经卷的先生。
先生低眉读经,笑而不语。
沐沐点了点头,若有所思地道:“逛吃,嗯,这个沐沐喜欢。”
奔跑在官道上的李夜,看着路旁的郁郁春色,天空中那一朵朵往后而去的雨云,心道自己前往中域的路上如这般一边赶路,一边修行。
也只有自家的先生想的出来。他丝毫没有感觉到先生是在折磨自己,倒是很享受眼里的无边景色。
他修行的无相法身上半卷已经圆满到不能再圆满,他相信等他路先生到般若寺求得无相法身的下半卷,不要一月就能再破一境。
奔跑中的他努力保持脚下的每一步都是相同的距离,每一步迈出都是相同的速度。
如此跑了五里路左右,他放慢了速度,让呼吸更顺畅一些,看着官道两边的水田,已经有农家赶着耕牛在翻地。
慢跑了两里地,他又恢复了之前的速度,继续外往奔跑。
一个时辰跑二十里,对从来没有跑过的他,还是有一些难度,他心想不能让先生看了自己,得在赶紧追上去。
想到这里,他心里有一些后悔,早知就在天山上多跑跑,在高山上奔跑的强度自然要高过平地,如果自己在山上修行过,也不至于现在搞得忙脚乱。
心急之下,将无相法身运行至五重,脚下顿时感觉轻松了一些,心道自己的肉身境界果然不是白练的,只要如果路下去,只要跑去芳域的四方城,自己肉身和奔跑的速度就能再涨一成。
官道两旁春耕的家农民,看着头戴斗笠,衣着僧衣,挟尘而去的李夜纷纷停下了中的农活。
跟身边的伙伴交谈:“以前都道我们种地是最苦,看到这奔跑在官道上的和尚,才知道修行的僧人更苦,穷得没有钱去坐马车,只好拼了命在路上奔跑,这要是让他的父母知道,不知如何心疼。”
很多农民看着低头奔跑的李夜,扯起嗓子喊道:“师傅,歇息一会,到路边来喝口水。”
他们眼里的李夜只是一个可怜的孩子,哪里猜得到他的的真实身份。想着这孩子一路奔跑,渴了累了歇息片刻自然也是需要的。
此时的李夜已经跑了将近一个时辰,早已经口干舌躁,他没料到先生会突然将自己赶下去,以至于连壶水也没带在身上。
当下停下了脚步,走到路边,跳到田边,看着喊叫自己的一浓眉大眼的汉子:“大叔,您辛苦了!”
浓眉大眼的汉子拎着水壶,给他倒了一碗水,递了过来。
心疼地问道:“师傅,您可以在路边拦一辆马车,人家看你是修行的僧人,都会让你上车的。何苦折磨自己?”
李夜接过碗,慢慢地喝了两口,咧着嘴笑道:“大叔您不知道,我师傅不让我坐马车,跑在路上才是修行。”
这时田地里又走来一个穿着粗布青花的妇人,拎着一个竹蓝,掀天盖着的粗布,从里面掏出两个玉米烙饼,递给李夜。
微笑着:“哪有这样做师傅的,要是让你父母知道还不得心疼死的。我家的娃娃都舍不得让他这样。”
李夜接过烙饼,嘿嘿笑道:“谢谢婶子,您这烙饼真香,我长这么大真的没吃过。”
完又喝了一口水,接着将烙饼放在嘴里咬。
妇人长得标致清秀,一听地夜一话,顿时眼睛红了。
赶紧从怀里掏出巾擦着眼角的泪水,伸抱着李夜,哽咽着道:“孩子你这是吃了多少的苦呀!你的父母呢?”
李夜笑了笑,取下头上的斗笠,露出了灰色的笑脸。
看着妇人:”婶子我没事,从吃苦惯了,和父母在家好着呢!我是出门修行的。”
浓眉大眼的汉子看着李夜的样子,楞了一下,然后哈哈大笑道:“想不到还真是一个师傅,看你这脸色,没少吃苦,来来再拿两个在路上吃。”
完用盖着竹篮的布又包了二个烙饼,塞进了李夜的怀里。
李夜低着看着怀里用而包着的烙饮,笑着:“叔,你给我了这许多,一会你要挨饿了。”
妇人伸出轻轻地摸着李夜的脸:“孩子你吃苦了,我家住得近,一会回去再烙几块就是。倒是你一个人在路上风风雨雨,可得爱惜自己的身体。”
李夜嘿嘿地笑道:“我哪有叔和婶子苦,这种农活才是最苦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完将掉在衣襟上的烙饼放进了嘴里。
浓眉大眼的汉子看着妇人,咧着嘴笑道:“婆娘,你看这师傅真的有学问,还知道心疼人。”
李夜将碗里的水一口喝了下去,紧了紧怀里的烙饼。
拉着妇人的:“婶子谢谢您了,这是我吃过最好的烙饼,我走了,还得赶路。”完将斗笠戴在了头上。
妇人拉着他的依依不舍地道:“我家就住在山后的王村,师傅再回来的时候有空过来,我煮好吃的给你。我叫王花,村里人都知道。”
李夜点点头,道:“有缘再会。叔、婶子保重。”完往官道上走去。
浓眉大眼的汉子拉着妇人的,朝李夜挥挥,道:“有空记得过来呀!”
李夜挥挥,脚下使力,一步一步往前走去,心想误了一刻钟,一会得回快些速度,才能追上先生的马车。
看着慢慢走远的李夜,妇人拉着自家的男人,两人坐在田埂边上,倒了一碗水递给汉子,伸出去拿竹篮里的烙饼。“你先吃二块垫垫肚子,一会我再回家烙去。”
浓眉大眼的汉子,接过碗笑着:“你看这师傅多懂事,到底是修行的僧人。”
完端着碗一口气喝了下去,然后伸出去接妇人的烙饼。
只是等他喝光了碗里的水,妇人的烙饼也没递给他,他扭过头看着抹眼泪的妇人:“又咋的啦,让风吹沙子进眼?让我吹吹。”
没想着妇人一把抱着汉子,轻轻地抽泣起来。
汉子抻出拍拍她的肩膀,笑着:“不就是几块烙饼嘛,不值什么钱,你哭什么?
妇人哭得更凶了。
汉子一惊,一把扭过妇人,用自己的袖子替她擦眼泪,道:“婆娘,咋的啦”
妇人止住了抽泣,伸出放在汉子的眼前,只见她粗糙的里,静静地躺着四枚黄灿灿的金币。
汉子大惊失色道:“婆娘,你这是哪来的金币?”完拿过一枚放在嘴用用力地咬了一口。
妇人长长叹了一口气,幽幽地道:“这师傅哪里是没有钱坐马车,兴是真的是在路上修行。他吃了我们四块烙饼,就在篮子里留下了四枚金币。这可是我们一年的收成呀!”
完拿着毛巾使轻地擦着眼角止不住的泪水。
汉子看着里的金币,喃喃地道:“四块烙饼,四枚金币,出去谁会相信?”
两人追上官道,想要叫住李夜。
只是春风悠悠,哪里还有李夜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