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回家过年

A+A-

    回安橙家的路上, 楚兮怕出现码字断档,尽量抓住一切时间。!

    为了让安橙更舒适,楚兮没有如安橙往年一样去抢火车票, 而是直接买的飞机票。

    安橙家很远, 坐火车的话, 哪怕是动车都要十几个时。

    如果是想要卧铺, 那时间就更长了。足足要一天一夜。

    不管是坐十几个时, 还是躺二十多个时,都太累了。

    ——虽然在飞机上不能开笔记本码字、在火车上反倒可以。但楚兮可舍不得让自家安橙吃这些苦。

    并且, 为了让安橙更方便, 楚兮没有买那些“闲时”折票。

    她买的直接就是最便捷的“黄金”时间。没有半点折扣。

    任何事, 都是一分钱一分货。

    所谓的“闲时”折票,往往都是在大清早或者大晚上, 甚至在半夜。来来去去都不方便。

    也有时间点还行、但时长特别长的。这种也浪费时间。

    总之, 为了让安橙更舒服方便,楚兮丝毫不吝啬, 直接买了最好的时间点机票。

    但时间再短,也只是相对来。

    纵然是坐飞机, 也还是有两个多时航程的。

    而在飞机上, 一切电子设备都要关闭。

    为了不浪费半点时间,楚兮还额外带了纸和笔, 在飞机上见缝插针,能写一点是一点。

    完全不能写的时候,她就闭眼休息,顺便在脑中整理了一下接下来的大纲。

    当然,笔记本电脑还是要带的。

    因为来去机场的公交地铁上,也是要见缝插针码字的。

    更何况, 去安橙家后,也是要随时笔记本在手的。

    所有碎片时间充分利用,就是楚兮日更两三万的秘密。

    甚至,为了怕出现笔记本半途没电的情况,楚兮特地又买了个笔记本。

    也就是,她随身带了两个便携电脑……

    安橙家跟原主楚兮家确实不同。

    安父安母虽然也希望女儿成材后能嫁个好人,帮衬提携一下儿子。

    但,对这个女儿,他们还是真心实意爱着的。

    纵然比不上对儿子的爱,却也爱。

    比如,对儿子的爱是一百分,那对女儿的爱也有六十分。

    这可比朋友亲戚之类的外人深得多。

    所以,见女儿回来,他们两夫妻还是很高兴的。

    尤其长时间没见,安父安父母很激动,准备了一大桌好吃的。

    ——当然,这一大桌好吃的,也不光为安橙。

    因为她弟弟和未来弟媳也回来了。

    但,这桌佳肴里,还是有几样安橙自爱吃的菜的。

    ——当然,安家弟弟爱吃的菜更多。

    而安家未来儿媳妇爱吃的菜,自然更多。新准儿媳上门,安父安母一个劲给夹菜劝菜,表示“来来来,都是你爱吃的”!

    安橙虽然内心有一丝不可明的失落,但还是很理解的。

    公婆对上门的准儿媳好,本就是应该。

    她这个当姐姐的,同样应该跟着高高兴兴、热热情情。

    安橙也确实是这么做的。

    一路高高兴兴笑脸相迎。

    还特地也用公筷给准弟媳夹了些菜。表达自己的欢迎。

    不过,那女孩对她态度并不和善。

    每每她夹菜的时候,那女孩都有些生硬地推让:“我不喜欢吃这个。”

    安橙僵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

    楚兮赶紧笑着拿自己的碗接过:“给我给我,我喜欢吃!”

    安母哈哈大笑。

    抄起砂锅里的汤勺,给未来儿媳妇舀了一大勺干墨鱼扇贝:“来来来,阿玲吃这个,杰儿了,你最喜欢吃这个!我特地弄了好多呢!”

    那个叫阿玲的,闻言淡淡笑了笑,接过。

    不过,嘴里却是不饶人:“我喜欢的多了。我还最喜欢大房子呢,他怎么就不记得?”

    此话一出,瞬间安静了。

    原本热络络张罗着给阿玲夹菜的安母,笑容有些僵。

    阿玲的话,大家自然都懂。

    她这是要房子呢。

    女孩子结婚,都会想要一套婚房。

    这心思,就算不,所有人也都明白。

    ——若有谁不明白,必然是装糊涂。

    安家父母还真不是装糊涂的人。

    对于这个唯一的儿子,他们也是极尽宠爱。

    买婚房,原本就在他们的刚需计划中。

    而且,他们也确实给准备了首付,早早就给了安杰,让他跟阿玲去选。

    只是,这笔钱并不多。

    只有二十多万。

    即便是2012年的房价,也只能买个套二。

    阿玲自然是不满意的。

    她觉得套二太了,除了夫妻房和将来的孩子房,连个客房都没有。将来自己父母和弟弟之类的亲戚来了,住哪里去?

    她家在农村。

    弟弟成绩不好,将来是必定要来城里工的。到时候肯定要在自己这里落脚。

    而且父母一直在乡下辛苦,好不容易把自己一个女儿家供养出来,自己将来是必定要把父母接过来享福一段时间的。

    安杰作为自己的男人,居然连这点都办不到!

    她很失望。

    而且,二十多万实在也太少了。

    买了新房,将来装修钱又是一笔开支。

    虽然安父安母都有工资,但在阿玲的计划里,公公婆婆的工资和将来的退休金都是要攒着的,这样将来才能做“大”用。

    比如,自家弟弟将来肯定也是要买房的,还要结婚出彩礼……这些“大”钱,难道让辛苦种地的父母出么?

    父母哪里出得起?

    还不是要着落在自己这个当姐姐的身上。

    安杰作为姐夫,自然责无旁贷。

    但他的工资终究有限。

    将来两人成家生子,两口的钱用来养家就差不多了,多余的给孩子攒着。

    那些“大”钱,自然是要找公婆借的。

    现在安杰居然家里抖出老底也才这二十多万,阿玲是万万不愿相信的。

    不只是不愿相信,而是真的不信!

    她就不信了,一个夫妻双双吃国家饭的家庭,居然只能给儿子凑二十万首付?!

    呵呵,她又不是傻子。

    傻子才信。

    更何况,他们不是把女儿都供到研究生毕业了么?

    能把女儿都供到研究生毕业,会只给儿子存二十多万?

    就像她自己:家里穷,就只在初中毕业后,供她读了个卫校。

    作者有话要:  为了保持日更,我要当个短君。

    嗯,细水,才能长流……咳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