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第一百五十九章

A+A-

    第59章

    朱鸿涛应下姚春暖的邀约之后,还主动,要将自己的好友邀请到伊春来。

    姚春暖闻言很是欣喜,目前干活的人还是太少了。能被朱鸿涛称之为朋友并邀请的人,即使不是大儒也是饱学之士,他们要是真的能来的话就太好了,等来了之后全部给她充盈到城主府或者公学去!

    朱鸿涛答应出山后,没多久,他的官衔就下来了,城主府发出的授命书,封他为文学兼伊春公学的山长,文学即文化顾问,教育部长之职。

    接到这份授命书,朱鸿涛内心五味杂陈。山长一职,如此重要,刑长风姚春暖等人给就给他了。出真是大气啊,难怪会得到那么多人爱戴和维护。要知道山长之职,谁担任,就是谁获得其威望。将来所有出自伊春公学的学生,都可以称作他的门生。当然,在公学里,山长的威望要弱一筹。但是这样的礼遇,已经超出他的预期很多了。

    朱鸿涛想了想,决定提笔,给他那位挚交好友写信。

    姚春暖当然知道山长这一职位的重要性,君不见,后世的黄埔军校的校长,在学员里的威信和威望多重啊。但是姚春暖深思熟虑之后,还是将山长之位让出去了。比起为自己捞名声威望,将蛋糕做大更重要。

    在朱鸿涛的友人们抵达伊春前,公学在请到朱鸿涛后,就算准备就绪了。姚春暖当即挑了一个最近的良辰吉日,对外宣布伊春公学的成立,当即便可以开学招生。

    伊春的老百姓,先前听闻伊春要办公学时,打听了收学生的条件之后,纷纷表示会把适龄的孩子送来公学念书。

    如今伊春公学成立典礼和开学典礼合二为一,老百姓们很久没见过这么热闹的场面了,而且这公学还事关己身,故而离得近的,都拖家带口来观礼。他们想来看看他们孩子将来上学的地方,远一些的人家,也来了,都不愿意错过参观公学的会。

    好在公学够大,同时容纳六七千名学生不成问题。加上先前伊春军屯的私塾先前开学时已经历过一次人潮汹涌,有了经验,面对那么多人,公学当天的接待和管理依然井井有条。

    这热闹的场景让老百姓们感到眼晕,姚春暖就站在台子边上,正好听到了几句老百姓们的议论。

    “这真的是人山人海啊,不出这趟门,我都不知道原来我们伊春主城住着那么多人吗?”

    “我现在知道伊春公学为什么要放在郊区了。”有人感叹。

    “实在是太有先见之明了,除了这里,主城没有哪条街哪个地方能承受一下子那么多人涌入的。”

    姚春暖笑了笑,伊春公学从选址到成立,以及周边商业区的规划,都是戚应善一促成的。如今公学周边的铺子房契等都被他捏在里,想必过了今天,一定会有很多人看上这片地区的铺子的。

    姚家人也来了,特意来观礼的,也顺便来看看他们家阿暖极力倡导督办的伊春公学是什么样的,而且不出所料的话,将来姚家的孩子们也会进入这所公学就读。

    姚晞被她祖父稳稳当当地抱在怀里,接近十一个月大的孩子,脸收长得很标致,唇红齿白眼睛大,头上扎了两个揪揪,正好奇地东张西望,的糯米团子,可爱得紧。

    因为来得早,他们离台子很近。而姚晞的眼神很好,一下子就发现了姚春暖所在,大大的眼睛就一直朝她所在的方向看过去,不时还冲那个方向啊啊两声。

    姚春暖正好有所察觉,一看过来,就看到女儿瞪着大大的眼睛,冲着她咧嘴一笑。

    姚春暖被她笑得心都软了,正巧她没什么事,就朝女儿的方向走了过去。

    这一路,有人看到是她,都给她让了路,有些人没发现她,她自己侧着身就过了。这一路上也听到了一些家长对孩子的叮咛,诸如以下:

    “大牛,要好好念书,知道吗?这世道,你还有书可念,非常不容易的。”就是和平时期,他们普通老百姓想供个孩子读书都是很难的,更别提这个时候了。战争一起,很多有名的书院都暂时停课了。学生和夫子各自归家。

    “是啊,多亏了咱们生活在伊春才有这样的会呢。听这次公学的修建以及延请先生,城主府都是出了大力的,银钱的补贴,前后的张罗,都多事姚大人要么亲自去办要么就是亲自过目。”

    吉时一到,一阵喜庆的敲锣打鼓舞狮子之后,山长朱鸿涛上台致词。

    姚春暖就抱着女儿和家人一起在台下看。

    朱鸿涛完他的致词后,话峰一转,“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咱们这所伊春公学之所有能顺利办起来,多亏了咱们城主府的鼎力支持,最重要的是咱们姚功曹姚大人为此忙前忙后。”

    “俗话,战争一响,黄金万两。大家都知道,我们伊春正在和北狄族开战,每天耗费银钱无数,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只要战争一日不停,这个消耗就一直在,更别提还有朝廷的平叛军队在一旁虎视眈眈。大家可想而知,伊春目前的财政有多吃紧有多困难。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姚功曹姚大人依然坚持创办伊春公学。这是非常不容易的。我们应当感谢城主府,也应该感谢姚大人。所以,我们请姚大人作为城主府的代表上台和我们两句话好吗?”

    朱鸿涛的话音一落,就是一阵应和声。

    “好!”

    “姚大人姚大人!”

    正好站在姚春暖旁边的人们用热切地眼光看着她。

    大将军不在伊春,在嘉荫,与狄罗族的战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阶段,现在大家起哄让她上去两句。姚春暖也不推辞,将怀里的女儿交给父母之后,她理了理衣袖,然后朝台上走去。

    她上台后,大家都自发地安静下来。

    姚春暖清了清嗓音,道,“大家好,我是姚春暖,非常高兴在这里和大家见一面。既然朱山长让我上来两句,那我就两句吧。首先,伊春现在是在打仗没错,每天都在耗费银钱也是真的。”

    听到这里,底下的老百姓都很纠心,有些人恨不得将自己口袋里的钱银给捐出来支援城主府,同时,对虎视耽耽随时都有可能发动战争的甘化城的平叛军更是恨得不行。

    姚春暖话峰一转,玩笑似地道,“但是,城主府也没大家想象中那么困难。再,便是再难也不能难教育啊。咱们这些孩子,是将来家里的顶梁柱,是家族的未来,也是伊春的未来,不好好培养怎么行呢?”

    底下的老百姓们不能更附和了,觉得姚大人这话真是到他们心里去了。

    “如今,我们城主府做了我们应该做的事:你们家长将孩子送来公学给他们拿了束脩,也尽了身为家长的义务:将士们保卫我们的家园:剩下的老百姓们辛勤劳作。咱们都是伊春的一分子,我们各司其职,努力让伊春变得越来越好。”

    “在此前提下,孩子们,我有两句话要对你们。我希望你们珍惜进入公学学习的会,好好读书。这不仅是为了伊春,也是为了你们的父母长辈,更是为了你们自己。有一位大学者曾过这么一句话,我们为什么要努力读书?是为了将来能够拥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力,而不是被迫谋生。或许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从读书这条路走出来,进而大富大贵,但改变命运最好的办法依然是读书,它可以让未来的自己有更多选择的会,而不是被迫地选择。此话,与诸君共勉。”完这句,姚春暖就走下台来了。

    对朱鸿涛来,他不知道别人听到这番话是何感想,但他是深受震动。姚春暖这番话是很朴实无华的话,却也是最打动人心的话。读书的好处,可让很直白浅显的,可以不必上升到思想境界的提升的那种高度。为官作宰,那都是少数。但不能因为是少数,而否定了读书是有用的。

    姚春暖也有些沉默,最初读到这段通俗易懂简单直白的话的时候,真的是让她鸡皮疙瘩都起来了,真的是深受震动,从头到尾过电的那种感觉,让她至今印象深刻。她在此将它们转述出来,只要在场的人中,能有人因此而有所得,那就值了。

    姚春暖这番话之后,现场一片安静。

    良久,才有人抽噎着道,“得真好,宝啊,你要好好念书哇,爹不想你以后过得像爹那么苦。”

    话的是一个大汉,他完全没料到姚大人的几句话,竟然让他流了马尿。

    “对的,乖孙,你一定要珍惜这读书的会啊,奶想让你以后活得轻松一点,不像奶一样为了活着那么费劲。”一位老婆子眼泪哗哗的,一边抹眼泪一边对牵着的孙子。

    “奶,不哭,孙儿肯定会好好念书的。”

    “听到姚大人的话了吗?不好好念书,回去看我不揍你!”

    现场的大人们,如此这般地和牵着的娃儿友好互动之后,一个个收拾起情绪,暗暗下定了决心要好好儿干活,为保住伊春而努力!就这样吧,就让这对娃好,对他们好的城主府永远屹立不倒吧。他们努力吧,有什么呢?又不他们的命,只有出一把子力气了。

    百姓中有人破涕而笑,“在伊春生活了很多年,以前真没觉得伊春哪里好的,但现在,是城主府的大人们让我觉得,生活在伊春真好,我为身为伊春人而骄傲。”

    “是的,我也是一样的。”

    “谁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