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第一百九十章
第90章
众人此时才恍然,先前伊春城主府回应‘朝廷无能,解救交州老百姓的责任由伊春城主府承担’的意思,并不拿银子赎人,而是直接出兵驱逐南蛮,收复失地。
伊春城主府表现出来的强硬的军事作风,让所有人为之失语。
失语之后,便是热烈的讨论,对于伊春出兵一事,所有的大梁子民都是高度赞扬的。
“幽州有多少兵马啊,竟然敢和南蛮干起来?”
有人不服气地道,“幽州四五十万兵马肯定有的,南蛮不也就两百多万人口吗?怎么就不能和它干起来?”
“你们发现了吗?幽州的四五十万兵马,这一两年的时间里和北狄、西戎、南蛮都干过仗。”
“是的,他们前后抵御了这三个外族的入侵。先是打败了狄罗族,后面又令西戎主动退出北境战场,如今更是不畏艰险前往交州与南蛮交战。”不是一国,胜似一国,国之仁心仁德,在伊春表现得淋漓尽致。那么伊春取大梁而代之,似乎也没什么不好的?因为,伊春目前的所做所为,才是他们想要看到的国家的样子。
这些都是事实,不容歪曲的事实。
面对伊春的所做所为,就连大梁境内最迂腐的那些书生老顽固,得知了幽州出兵攻打南蛮,解救交州之后,都哑口无言了。他们在心中默默地道,再也不骂幽州那帮人是乱臣贼子了。
徐州
汝阴王面对伊春军团进军交州,拿下了南海郡的消息,也是满目的不可置信,“刑长风竟然出兵攻打南蛮?”
司马贤坐在下首,也有瞬间的无言,虽然先前他已有猜测,但仍旧不愿相信它会成真。交州的情况,他在得知后,也曾思索过。但最终的结论是,等他们攻占了兖州、豫州后再南下攻打杨州,打完扬州之后,才会开始着处理交州的问题。
司马贤感叹,“伊春城主府此举,真的是剑走偏峰啊。”幽州真是敢想他们不敢想之事,做他们不敢做之事。
莫怪乎他主公对此不敢相信,谁会想到伊春竟然会出兵交州呢?幽州在北,交州在南,两个地方,相距有三千公里吧。先别打下来的难度,就打下来后,治理起来也很麻烦。
还是他们伊春就如此有信心,最终的胜利是他们的?等将整个中原打下来之后,土地重新连成一片,在治理方面就不存在相隔三千里的难度了。
汝阴王甚是无语,“这会风头都被幽州给抢尽了!”原本,安南王的归附,以及兵合一处,他是想趁宣传一下,为自已添点威望的。估计朝廷也是一样的想法,所以才会在打败了安南王之后就明发圣旨昭告天下。
司马贤回过神后,无奈地摇着扇子道,“不仅如此,伊春此举,在朝廷不作为的前提下,老百姓的好感都被他们给拉满了。”
想到伊春这次获得的偌大的声望,汝阴王不甘地道,“不然我们也出兵?总不能让幽州专美于前吧?”
司马贤并不赞成这个提议,“不,我们此时出兵,得不到太大的好处,我们加入进去,反而替伊春分担了南蛮给予的压力。”
汝阴王想想也是,头道汤已经被伊春喝掉了,他们再加入进去,在声望方面也不可能赶超对方,何必呢?紧接着,他又想到一个问题,“等等,伊春的船和水军这么厉害了吗?竟然能横跨了那么长的海域?而且三十万兵马,不是三千人,更不是三万人,运送那么多兵马经过他们青徐两州的海域,他们竟然丝毫不知情?”
“前面他们出兵的时候走的应该是外海域。”
“算他们聪明!”
“不过,依属下估计,接下来,伊春的船应该会改走内海域了。”
汝阴王虎目一瞪,“现在他们就敢走内海域了?”
司马贤解释,“事以密成,先前他们出兵,需要保密,好杀南蛮一个措不及,现在不需要保密了,而且外海域不安全,肯定会改道的。”
“我们青徐两州也是有水军的,他们就不怕我们截道?”
司马贤连忙道,“主公,在这当口,咱们万万不能截他们的道。现在幽州军占据大义,咱们非但不能攻击他们,若是可以,还应该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汝阴王再次瞪大了眼,“不能截道,让他们大摇大摆地穿过我们的海域,还要给他们提供帮助?”美不死他们!
司马贤无奈地点头,当他看到自家主公长吁短叹之时,开始分析起目前的形势来,“其实,伊春这样子搞,对我们也不是全无好处的。现在伊春被牵制在交州,对我们来也是一个会。”
“什么会?”
“伊春想要打下交州,估计得源源不断地增兵,否则,他们可保不住在交州打下的城池。主公,依你估计,伊春得抽调多少兵源前往交州?”
起军事,汝阴王熟稔,他很快就估算出伊春得投入的兵源数量,“保守估计,至少得投入三十万这样。毕竟南蛮驻交州的军队数量可不少。”
司马贤又笑着问他,“伊春才有多少兵马?”
汝阴王灵光一闪,“你是,幽州空虚?”
“嗯,我们能想到这点,朝廷肯定也能想到,以三皇子的疯狂,肯定会趁攻打幽州的。”特别是在刚打败安南王的当口。
汝阴王隐约知道他们能做点什么了。
司马贤也不卖关子,道,“现在伊春占据了大义,朝廷此时出兵攻打幽州实属不义之举。等朝廷一出兵,我们可以趁发表檄文,然后出兵攻打兖州和豫州,一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就是这样!”汝阴王附掌而笑。
司马贤心中暗忖,等占据了兖州和豫州,再视情况,看看是北上冀州还是南下杨州,或者西进司隶,都是很好的选择。
朝廷和伊春斗这么一场,若是朝廷弱势,他们就直接进军司隶:若是伊春被朝廷所压制,他们就可以北上:若是二者势均力敌,他们还可以南下扬州。
皇宫
正如司马贤猜测的那样,三皇子得知刑长风出兵交州之后,第一个念头就是趁幽州空虚,大军直接压境,趁他病要他命!
太子得知消息,拖着病体前来阻止,“现在伊春占据大义,朝廷这时出兵的话,会被天下人所骂吧。”
三皇子不以为然地道,“不然你怎么办,任由伊春坐大吗?至于骂名?因为伊春城主府那帮人,我们大梁朝廷背负的骂名还少吗?就拿交州来,谁我们朝廷不管了?事有轻重缓急,等我们收拾了安南王之后,自然就会处理交州的问题了,谁让他们多事了?太子殿下,现在是幽州最虚弱的时候,这是千载难逢的会,消灭伊春势力的会。本王就问你,面子和里子,哪个重要?”
“咳咳——”太子一边咳嗽一边思考,这选择真是难啊。
太子咳完之后,一直没话,三皇子理解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太子殿下,历史是为胜利者书写的,只要能将伊春消灭,我们大梁朝廷的一切骂名,将来都不会存在。”
朝廷这个时候发兵攻打幽州,令举国震惊。
无数人惊呆了,无数劝谏和骂人的信件飞向朝廷,朝廷这是在干什么啊?伊春城主府攻打南蛮,朝廷不帮忙就算了,怎么还反过来攻打幽州,帮起南蛮的忙来了?
他们知不知道这样做是在助纣为虐?
他们这样做,根本就不顾交州四五十万大梁子民的安危!
寒心,太让人寒心了!
三皇子面对群情激愤的言辞,依旧不改其志,就是要在此时发兵平定幽州!
就在这当口,京城太学的山长卢谦挂印而去,离去之前,他曾在书院鲜明旗帜地反对朝廷在此时发兵攻打幽州。
他当时面对着所有太学的学生,“实话,一直以来,我都知道,朝廷有这样那样的毛病,比如税收重,有贪官污吏,也不那么爱戴百姓等等,但是再怎么不好,一直以来它都护着我们不受外族的侵略。”
“我不知道对人对国家对朝廷是如何要求的,但我的要求就是这么简单。它可以不那么完美,甚至可以有些贪官污吏,但是但是,面对异族外族,是一点也不能退让的,因为民族大义不容退让!”
卢谦的话,让在场的学生有人震惊,有人深表赞同。
“但是近些年,我对朝廷是失望的。皇室一直在拼命地维系着自已的统治地位,俨然不顾百姓的死活。”
卢谦仍旧自顾自地往下,“而伊春呢?他们这两三年为境内老百姓所做的事就不了,就幽州的四五十万兵马吧,这一两年的时间里和北狄、西戎、南蛮都打过仗。可以,幽州的五十万将士,代替了朝廷,镇守了大梁四方。故而,我不希望朝廷在这时候攻打幽州,强烈反对朝廷出兵!”
罢,他便挂印而去。卢谦很清楚,当着众学生的面发表了这样的观点,他这山长是不可能再做下去了。而且,他本人也极有可能面临牢狱之灾甚至死亡之祸。但是,他不在乎。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身为读书人,与身俱有的清正之气不能被现实所污。
果然,三皇子听了他的大胆狂言之后,极为震怒,当即下令让人将其捉拿下天牢,并细查他是否与伊春方面有勾结!
没两日,卢谦身死,官方给出的对外的法就是卢谦被伊春所收买,所以那一日才会面对众学生大放厥词,抹黑大梁朝廷,污蔑皇室。
卢谦人虽死,成就了他不畏皇权的名声,进而得以青史留名!
可以,他给了这个风雨飘摇的朝廷在声望上致命的一击。
而且他的那番话流出了皇宫,无数老百姓听了心有戚戚。甚至有老百姓自发地组织到衙门前,想请求朝廷收回成命。
卢谦的一番话也以最快的速度传到了伊春,传到了姚春暖的耳中。
卢谦不是他们的人,她没想到卢谦会替他们话。
大梁朝廷虽然腐朽不堪,但是老百姓有很多读书人是正气凛然铁骨铮铮的。
自古以来,宣扬的忠孝礼义耻,所谓的忠,就是忠于民族和国家。你愿意为了老百姓牺牲和退让,老百姓也不愿意看着你倒下。
有些事情,你做了,老百姓们都看在眼里。他们心中都有一杆称,公正的评,虽迟但到。他们功劳不会被抹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