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番外:成就

A+A-

    *

    七十年代, 国民经济平稳发展。

    运动趋缓了,松一阵儿,紧一阵儿的, 呈波浪状态。

    可地方上人员精简还在持续,下放干部很多。文化界和教育界是重灾区,章长瑜也从领导岗位上下来了, 回到中学教书。

    相比起来, 部队就像一个避风港,遮挡了风风雨雨。

    章叶潜心钻研, 不被外界干扰。

    生活方面也很简单。

    她和林济民住在家属区, 一日三餐都吃食堂, 偶尔回家蹭饭,周末回林家院住一晚。林济民在单位也有宿舍,中午休息一会儿, 碰上加班就住在医院。

    章叶不放心,就劝道:“济民, 工作弄不完就带回家吧?”

    林济民怕叶担心, 就尽可能地赶回来。大院里很安全, 门口有卫兵把守着, 外人不能随便出入。

    这时候, 军区总院跟省医附院也有了合作。

    林济民经过过来开会交流,徐院长对他很赏识。

    陈水秀冒出了一个念头,跟长青商量。

    “长青,要不要把济民调过来?”

    “呃, 这个事儿不好办,上面卡着名额……”

    自“上山下乡”开始后,参军就成了香饽饽。继国高中毕业, 就参军入伍了。继军念高一,不出意外也要留在部队上。

    这是大院子弟的最好出路,也是这个年代的荣耀。像林济民这样工作好几年的,想加入军籍很难,除非是应届毕业生还有点希望,

    林济民嫌麻烦,:“叶,我在省医附院挺好的……”

    章叶也不想折腾,就把这事儿搁在了一边。

    要,地方上虽然闹腾,可医院受到的影响有限。医院是特殊单位,为人民服务是宗旨,不管是工人、农民还是干部、学生,总得看病吧?

    再,医生吃的是技术饭,跟那些耍笔杆子的不同。国家也很重视,拨了不少经费支援医疗卫生建设。

    这么一来,林济民带着项目组搞科研攻关。第一批中成药上市后,国家拨了专款用于项目研发,项目组的成员也被重点保护起来了。

    章叶心,艺不压身,搁在哪个年代都适用。

    *

    转眼,到了一九七六年。

    运动结束了,全国上下欢欣鼓舞。

    章叶撰写的医学报告发表了。这份报告十多万字,写了整整五年。林济民帮着校稿,提了不少宝贵意见。

    林济民也跟同事一起编辑了一部医学著作,推广中西医结合理论。

    这一发不可收拾。

    十多年下来,成果显著。

    章叶和林济民发表了十多篇学术报告,出版了五本医学著作。中成药研制也上了新台阶,市面上销售的成品药,有一半都是中成药。

    这时候,改革开放加快了步伐,对外窗口也开了。

    章叶敏锐地发现,国际医药市场已被寡头垄断,西药价格惊人,普通人根本用不起。而我国自行研制的中成药,疗效显著,价格却十分低廉,基本上覆盖了基础病症。

    这种贡献会一直延续下去。

    十多年后,当一场突如其来的病毒袭来时,西医束手无策,是中医和中药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几十年后,又一场病毒席卷全球,又是中医和中药力挽狂澜,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这贡献有多大?章叶明白,也是她前进的动力。

    可就在这时,学术界刮起了洋风。

    对中医的压也开始了。

    林济民注意到了,表情十分凝重。

    “叶,咱们一定要大力推广中西医结合,推广中成药的研制!”

    一份努力,就有一份收获。

    林济民带领着团队,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重大成果。

    到了一九九二年,林济民当选为医学院士。

    颁奖这天,林济民穿着一身中山装登上主席台,从国家领导人手里接过荣誉证书。

    章叶守在电视机前,激动得热泪盈眶。

    从娃娃到大院士,一步一个脚印,追随着崇高的理想,也终于站在了科技之巅。

    她呢,也挂着少将军衔,获得了无上荣誉。

    事业进步,家庭也很美满。三个娃娃长大了,生龙活虎的,就像他们当年那样,伴随着共和国的成长,走过那个光荣的年代,走向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