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亩产暴跌
没有世家子弟会不知道汉朝的推恩令,这么一个明晃晃的阳谋,然而,人只要有欲望,就很难抗拒它。
凭什么他先出生,家里一切都是他的?
凭什么我不是老大,我就不能过得比他好?
凭什么我要为了别人不被弱化,而放弃自己的利益?
如果本来没有也就算了,现在,这份利益被送到他们上,然后,为了家族稳定和谐,要他们放弃?
谁能甘心?
家族和谐,一百枚开元通宝着大家公用,实际里面有九十枚是继承人的,剩下十枚看分配。家族不和谐,一百枚开元通宝分了,里面有二三十枚是你能自己支配的,而原本风光无限的继承人,也被迫只能支配五十枚。
损人还利己,多痛快啊!
于是,在五姓七望的家主要对盐价动前,被自己儿子堵在了书房,有嫡次子,有其他排行的嫡子,甚至还有颇受宠爱的庶子。
李世民让心腹找的人都是世家子中受宠且有野心有段的存在,他们察觉到了家族的动向,找准会,和自家亲阿耶谈了谈。
谈过后,五姓七望家主迟疑了。
当家主和当继承人不一样,在这群家主眼里,嫡子庶子,长子次子,都是自己的儿子,都是自己血脉的延续,其他儿子有利益可取,这样,万一宗支遭难了,还有分支可以延续自己的家族,
何况,给其他儿子利益,那也是相当于给这个家族利益啊,只是没到家族上,到的是他们儿子上,他们之前想闹,不就是因为利益大受损失吗?
既然现在李世民已经退让了,他们也犯不着去铤而走险。
各家家主又聚在一起,各自对眼神,彼此间懂了想法。
——主要是李二里有兵,朝廷不弱势,不然还想搞白盐代理权?老子直接不鸟你,不让你的盐送到地方,送盐的人路上出点意外,或者强压着朝廷把白盐利润分出来,家里的儿子们也不会闹了。
崔家家主清咳一声,“其实,百姓何其无辜。我这些天回去想了又想,扰乱国家的事情,还是做不得。”
其他家的家主挂起假笑,“是极,是极,此前是吾等怒火攻心,了些许无道之言,不过,昏头之话,当不得真。”
冠冕堂皇的话一,之前商议的降价一事,便不了了之了。
李世民派出人来与五姓七望的嫡子庶子商讨代理权之事,你好我好大家好,权当之前无事发生,唯各家的家族继承人黑着脸,咬着牙,忍下被弟弟暗算的这口亏。
——只有嫡长子受伤的世界达成了。
“朕只有两点要求。”天使带去李世民的话,“其一,白盐限购,直到其降价对市场无影响,方能解开限购令。其二,价格必须定在三十四文,不可私自涨价。”
世家子尽数应允。
*
“这一仗是我打赢了!”
事情尘埃落定,李世民就迫不及待地跑来滋味楼,告知山鬼最新的进展。端着瓷杯口口喝温水,坐在胡椅上,看似很乖,实则字字张牙舞爪,“他们还想用降价来对付我,不知道天策上将从来不打无准备的仗吗?不是方方面面都想好,我傻了才会轻易动世家。”
山鬼瞅了他一眼,笑吟吟地夸了他一句:“真棒!”还随扔过去一根黑红的长条,也不知道之前山鬼将其放在了哪里。
李世民不知道“真棒”什么意思,但听山鬼语气,应当是在夸奖他。而黑红长条应当是奖励,于是高高兴兴地拿起,用袖子擦了擦皮,剥了一下,发现不好剥,索性从中间扳断,就着里面的“果肉”啃了一口。
“我也觉得我真棒!”
他的动作并不快,如果这东西不能生吃,就等着祂提醒他——也许不会,要待他吃了亏才救他。反正,李世民就大胆地上嘴了。
骗吃骗喝的大橘猫非常轻车熟路地跑进来,仰头,撒娇:“咪~”一气呵成。山鬼变出一块生肉丢下去,雪白的双臂搭叠在栏杆上,下巴压着背,饶有兴趣地瞧着楼下大橘。
李世民也转了身过去看,里捧着黑红长条在啃。一边吃一边看,还一边想:奇怪,总觉得山鬼投喂的姿势,莫名熟悉?
李世民咔嚓咔嚓啃了好几口这个食物,才问:“这是什么?”
山鬼:“红薯。”
李世民:“这东西口感还挺脆,还有汁水,吃起来又有甘甜的味道,还挺好吃的——是果子吗?”
山鬼:“对吧对吧,我也觉得好吃,它还能当主食。”
“果子还能当主食?”李世民又顺口问:“不知道亩产多少?”
祂也似乎仅是顺口回答,侧过脸对他盈盈地笑:“不多,也就六十六石左右吧。”
“噗——咳咳咳咳!”
红薯卡在李世民喉咙里,他艰难地抓起桌上的水杯给自己狠狠灌进去,才没造成什么“惊!大唐皇帝命丧滋味楼,山鬼或是世家卧底”这样惨绝人寰的事件发生。
李世民第一反应是庆幸自己没出什么事,不然史书记载:“贞观元年,帝贪食红薯,噎死。”他还要不要脸了!丢脸程度堪比那个掉粪坑里淹死的晋景公。
橘猫被吓一跳,毛不由自主地炸了,丢下生肉蹿进角落里,耳朵竖直去听动静。
李世民盯着自己里那个三两口啃过一半的红薯,仿佛听到“咔擦”一声,那是他心碎的声音。
他吃了整个大唐的希望!!!
“这玩意”颤抖的心,颤抖的,“还能种吗?”
“能啊。”
李世民简直要被山鬼的话感动哭了,却没有注意山鬼眼中的玩味。
李世民:“那这个红薯要怎么种?”
山鬼:“完整的红薯一切两半,或者切成三四块,半截浸入水中,然后”
李世民认真听着,“然后?”
然后是什么,青霓也不知道,她就记得这么一点,
“然后啊?”山鬼瞥了他一眼,轻笑一声,“自己琢磨去”
李世民捧着吃了一半的红薯,面容凝重地点头。又道:“这红薯多谢足下了。”
要不是山鬼投喂给他,他连见这种农作物一面的会都没有,又怎么会因为山鬼不完整的种植方法而怪祂呢。
山鬼不置可否,抬了抬,绿色藤蔓卷着一个木盒子递到她中,“来,陪我下一盘军棋。”
李世民回过神来,“军棋?”
跟行军打仗有关的棋?
一瞬间,二凤支楞起来了,笑容满面:“论行军打仗,我可不会输给别人!”
青霓压抑着激动的心情,在脑海里:“系统系统!录好了啊!”
系统:“录是开始录了,但是你确定你能赢?”
青霓嘿嘿笑,“象棋围棋我不敢,军棋他没见过,总要有个适应期。能赢一局就行,以后我就出去吹:我可是下军棋赢过李世民的女人!”
系统:“???”
系统: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青霓惋惜:“可惜之前围棋对战张良的时候,我没有录下来,不然”
围棋胜张良,军棋胜李世民,她就问问,还有谁能比得过她!还有谁!
系统惊讶:“你围棋还赢了张良?该不会是特意找了三岁的张良比吧?”
青霓:“胡!我有那么无耻吗!我找的成年人!”
系统刮目相看:“那你围棋技术一定很不错。”
“哪里哪里,过奖过奖。”青霓恬不知耻地收下了夸奖。
她和她家统统不分彼此!统统赢的,就是她赢的!
青霓给李世民介绍了一下军棋的下法,然后欺负李世民半懂不懂,还在琢磨和适应的时候,迅速下赢了他。
李世民也不气馁,经过一局,他已经完全掌握了军棋的下法,“我们再来一局!”
山鬼:“不下啦!”
李世民愣了愣,“嗯?”
山鬼得意地抛了抛棋子,“你可是专业行军打仗的,下一局我肯定会输,我才不下。”
山鬼:“以后我就可以跟你那些臣子,军棋是比行军打仗,你行军打仗不如我。”
李世民震惊地瞪大眼睛。
还可以这样?
李世民陷入沉思,然后,借了这幅军棋,迅速去找李靖。
一刻钟后,这位青年天子得意洋洋:“药师啊,军棋是比行军打仗的,我们不可能打过一场,就只能比军棋。我赢了!比行军打仗你比不过我!”
旁边记起居注的褚遂良奋笔疾书。
李靖:“?”
李靖:“再来一局?”
李世民果断:“不了!我就欺负新不是,我还有事,先走了!”
陛下抱起军棋就跑,徒留李靖无语凝噎。
不过,李世民有事,也是真的有事,他还得把军棋还给山鬼。
山鬼瞧着他笑脸,问:“高兴了?”
李世民点点头,“心情好多了。”他笑道:“而且,培育一事,自有农官去做,他们经验丰富。若是他们也不会,我可以广发布告,征天下老农前来研究,他们种了一辈子的地,不定会有办法。”
山鬼:“既然你高兴了,那我就了。”
李世民笑容僵在脸上,这个场景,他太熟练了。
“稍等。”李世民从兜里拿出救心丸,倒在上,“足下请。”
山鬼:“六十六石,那是神农去种的成果。”
李世民深谙言外之意,咽了咽喉咙,“那,凡人来种”
山鬼:“三石。”
李世民:“???”
李世民:“!!!”
李世民表情仿佛裂幵。
山鬼:“不过,你们努努力,不定也能种那么多哦!加油!”
李世民颤颤巍巍地把救心丸塞进嘴里。
三石其实也不少了,水稻才亩产半石,麦也才亩产一石。
可,六十六石到三石的差距,何止暴跌!
青霓怜爱地看了李世民一眼。
这也没办法,虽然商场里的品种是高产良种,但是,也要配合精耕细作。她哪里会这个——没有精耕细作的红薯,不管有没有化肥,产量就是那么低。
作者有话要: 以下是红薯相关亩产
番薯,种出岛夷,蔓生多结根,一亩地有数十石之获,比土薯省力而获多,贫者赖以充腹。
——泉州府志
*
从海外得红薯异种,每一本可植二、三亩,每亩可收得薯一二车,以代粒足裹(果)百人腹。
——寓山注
*
西汉时期一车能运25石(源自九章算数)
唐朝一车能运(25/3)石
唐石=唐20斤
唐朝斤,约今66克,约今066公斤
唐朝一车能运(25/3)石=,000唐斤=66(现)公斤
明代一石约等于现在的944公斤。
66(现)公斤≈明石
(不符合一亩地有数十石之获的法)
*
我又假设,如果的是明朝的大车呢,凡四轮大车量可载五十石,骡马多者或十二挂或十挂,少亦八挂。——天工开物
虽然这种车遇河亦止,遇山亦止,遇曲径道亦止,但是比起只能运个位数的车来,这个比较符合。
*
私设,明朝,红薯一亩地能得五十石。
明代一石约等于现在的944公斤。
50明石=(现)420公斤≈(唐)4斤≈(唐)60石
*
但是,现代420公斤这个不太符合逻辑,我国红薯亩产最高纪录是绵阳市,实地实收亩产达505.4千克,现代有科学培育,明朝没有。
*
但是我找不到车的运粮数量,只能找到独辕车载货约重四五石而止,独轮推车容载两石,依然不符合。
*
我想了想,就去找了民国时红薯亩产,找到了,是520斤(933年的数据,而92年就宣布斤=500克,现代一斤也是500克)
因为民国没有科学培育,也就是,没有科学培育情况下,红薯亩产:520斤=260公斤≈2明石
所以一亩地有数十石之获应当是夸张法
实际上,一亩地应该是2明石,正好符合每亩可收得薯一二车独轮推车容载两石这两个条件
*
因为
唐石=唐20斤=(现代)932公斤
260公斤≈3唐石
得,唐朝红薯每亩地3唐石
*
当然,据“八十年代,我曾经记得家里栽植红薯基本上都没有使用过化肥,都是在种植的时候,每棵红薯放一把草木灰,农民叫“一炮轰”,等到红薯完全成活以后,就要给红薯封堆,这个时候就可以顺着红薯畦撒一些腐熟的农家肥就可以了,到了秋季收获红薯每亩地达到000斤左右是很正常的产量——种植红薯如果不使用化肥,这样做同样能够获得高产”,但是我不知道正不正确,而且,不管对错,青霓也不是学农的,她不知道这个很合理
(不过,这么的话,不定明朝那会儿,会给红薯放草木灰)
000斤=4000公斤≈42明石
数十石之获
大车量可载五十石(万一运得少呢,42石也符合)
每亩可收得薯一二车
而且,上面民国数据是广西那会儿的,广西种红薯的耕地多是丘陵山坡贫瘠的红壤早地,栽培管理粗放,低畦疏植,苗数不足,迟种早收,少施肥,因而单产低,常年平均亩产鲜薯仅300公斤至400公斤,远低于全国平均亩产近000公斤的水平。但部分薯区精耕细作,实行“五改”技术措施,也涌现出不少高产典型。如92年灌阳县仁合大队种植红薯亩,平均亩产鲜薯52225公斤,最高亩产3465公斤。
*
52225公斤≈66唐石
*
感谢投出榴弹的天使:由莉安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天使:炸鱼、若绯、花妖妖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天使:长平有雪、阮南烛60瓶;妫绮夢50瓶;我是太阳!、颖宝、索莱达德、莹七巧、露露不想上班40瓶;鱼溪鱼溪何为情长36瓶;4934535瓶;若绯30瓶;花妖妖、夜游、琅然、离落、阮阮、240003920瓶;柚子4瓶;4205260、云淡风淸、柠檬很甜、衔玉、又一年、爱美食的胖鱼、氤氲、*****、晨曦、精分少女、馨海微漾0瓶;千诺影月9瓶;喜欢大大、覃言墨5瓶;尽染湘江4瓶;叶不相识、迟到的钟2瓶;伽蓝9、全世界都是本攻身下受、煜殿~*、意蔓蔓、水宛月、想吃?了、铃铛、在原地等你、向空白表白、鹿仁脚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