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婚后三八

A+A-

    今年的年夜饭简单却不简陋,每个菜都花了心思,三十这天,韩尚起了大早去菜场抢购,如愿以偿的买到一条五花肉。

    又去水产区提了条鱼,北方的鱼都是一出水就被冻成了冰坨,鱼摊前直愣愣的摆了许多,韩尚挑了条大的,大鱼刺少,只要把骨头剔出来就能做鱼丸。

    家属院门口围了许多人,原来是丁大姐他们又来卖菜,入了冬餐桌上能见着的菜基本就那几样,家家户户都存了不少。

    丁大姐他们专门挑了今天放假的日子,村里的男人去河里凿冰眼,捞上来不少鱼,放在架子车上推过来卖。

    苏榆从窗户里瞧见,妙妙正睡着,她心的把被子拦在床边上,下去买了一篮子冻鱼立刻上来。

    一架子车冻鱼没多久被就被抢光了,连价钱都没问,离老远都能看到一片呼出来的哈气。

    鱼放在案板上化冻,苏榆给屋里来了个大扫除,韩尚刚进屋,那边妙妙也睡醒了,跟知道爸爸回来了似的。

    屋外零下十几度,今天还下着雪,韩尚进屋先把买来的东西放在餐桌上,取下套帽子和耳暖挂在门后,随后洗洗换了身居家服。

    “买了鱼?想怎么吃?”韩尚泡了杯茶冷着,开始着处理买回来的食材。

    “炸鱼吧,炸好之后红烧,放上几滴白酒,江南那边有名的爆鱼就是这么烧的。”苏榆想这口想好久了。

    韩尚对吃的没什么要求,她怎么就怎么做,等鱼化冻,端着盆连同大鱼一起去水池边开肚,处理好又回来剔鱼骨。

    “你怎么什么菜都会做,全才啊。”不管什么食材,在他里都有种举重若轻的自在感,看他刀起刀落,心里莫名觉得畅快。

    韩尚唇角微勾,里动作不停:“只要知道大概步骤,做起来并不难。”

    啧啧,挺嚣张啊伙子,这话给隔壁马超群听听,有的人就是能天生残至此。

    苏榆走过去环住他的腰,垫脚亲了一下他的下巴:“继续保持,韩先生。”

    “你可以再往上一点,韩太太。”韩尚挑眉,双被占着,想困住她都不能。

    焖在红烧肉中的黄豆简直不要太香,苏榆拿勺子舀了拌在饭里,鱼丸汤也鲜得很,炸鱼很酥脆,里面的刺被炸的脆脆的,直接嚼碎就能吃,最后又炒了个香菇和菠菜,凑够四菜一汤,这个年算是过了。

    吃过饭才是热闹的时候,因为多了孩子,大的如豆子都已经会爬了,几个孩子被放到一张床上自己爬着玩。

    豆子坚持不懈的想下床自己走,赵秀娟家的军军不停地想去拉妙妙,却总被她把拍到一边。

    别看妙妙才三个多月,却完全不怵比她大了将近四个月的军军。

    “看看你儿子,这么就知道讨好女孩子了。”赵秀娟向来是拆自家儿子的台不遗余力,见此不由好笑的悄悄跟徐青启。

    两口子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看着儿子一次次吃瘪,偏偏拿妙妙毫无办法,也不过去解解围。

    春风十里,万物复苏。

    家属院里的树苗这两年长高了一大截,刚开春枝条上就抽出嫩绿的芽,像是羞涩的女子,半卷着叶子含苞待开。

    书桌上的水仙开的正好,或许是屋内开着暖气,碗莲的叶子并没有凋零,一白一绿为这春日的时光贡献了一抹生。

    过完年苏榆就忙了起来,不过还是每天都抽出空去保育院看看妙妙,没耽搁孩子一顿口粮。

    玉米收割已经组装完成,还没开始试用,春玉米也刚冒出芽,因此研究的侧重点在于玉米脱粒。

    老农民都知道,要最麻烦的农作物非玉米莫属,先是要掰穗,然后把玉米杆砍掉,玉米穗要剥掉外面那层包衣反复晒干,之后再一点点剥出玉米粒。

    活不是重活,但就是麻烦,北方的冬天,窝在家里也不是没事干,屋檐下挂着那一排排玉米,都要一点点剥出来。

    研究之初,苏榆专门找了大永村的村长了解情况,最麻烦的就是脱粒这一步,因此这次研制的玉米收割被拆分成了两个部分。

    一部分只是单纯的割掉玉米杆,玉米穗还是要靠人工掰下来,但是掰下来的玉米穗只需要晾晒几天,便可放进脱粒中脱粒。

    还是因为电动力不足,脱粒分成了几个步骤,但外人是不知道的,只看到玉米穗被扔进器里,接着就会从下面的口里出来玉米粒,玉米芯子则从另外一个出口掉出来。

    “有些玉米穗没有脱干净,还有玉米芯子被搅碎混在了玉米粒里。”苏榆皱眉看着,效果有些不尽如人意。

    李江河在一旁记录下数据,又把器打开,当场调整了几个齿轮的咬合度。

    何永涛几人摸着出来的玉米粒,有部分连着被搅碎的玉米芯子,需要人工再清理一次。

    他们几个围着器讨论如何调整,边上的村民们才不管这些,只知道玉米穗扔进去出来的是玉米粒,这就了不起的很啊。

    “这个好,省了多少劲儿。”有老农伸出布满老茧的搓着脱好的玉米粒,笑的露出豁口的门牙。

    李栓柱是村里有名的懒汉,他媳妇也是个懒的,整个冬天就窝在炕上唠嗑嗑瓜子,也不把家里存的玉米给剥剥,就等着儿子儿媳腾出来帮他们干活。

    村里人提起两口子就是看不上,谁知道这次被人家赶上了这等好事。

    苏榆找老村长问谁家还有玉米穗要脱粒,他们要试器,结果问了半个村子,都是猫冬的时候剥光了,只有李栓柱家还剩下老些。

    众人推着器到了他们家,李江河都准备好了接插座的材料,结果他们家竟然装的有,进屋一看,风扇和电动缝纫人家都有。

    “他家儿子在市里上班,去年买了孝敬老人的。”

    两口子只一个儿子,那孩子憨厚,被送去京市学厨艺,解放后随师傅在国营饭店上班,儿媳妇就是娶的人家师傅的女儿,日子过得不错,儿子还孝顺,越发惯的这两口子懒的没边。

    “苏总工,现在就开始试用?”老村长指挥众人把李栓柱家的玉米都搬出来,那两口子兴奋的跟着看热闹,没一点伸帮忙的意思。

    苏榆把器调整好,朝李江河示意,“插电吧。”

    边不断有人递过来去掉包衣的玉米穗,苏榆丢进器里,下面源源不断的出着玉米粒,周围人一阵惊叫。

    “出来了,出来了。”

    “这器剥的就是快,栓柱叔家这点玉米用不了一个时就能出完。”

    李栓柱两口子揣着高兴的很,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还真被他们赶上了,正让儿子回来一趟,把家里的玉米给剥剥,这边械厂的就找上了门。

    苏榆几人眼中的瑕疵,村里人根本没当回事,不过是再过一道而已,又不费事。

    虽收获一众好评,苏榆他们还是带着器回去继续调整。

    脱粒需要找出问题所在,洗衣只差最难攻克的左右转,去年承诺的改良电风扇也要提上日程,一时间苏榆忙的脚不沾地。

    “忙成这样?”

    中午韩尚直接去食堂打的饭,苏榆进实验室之前去保育院喂过奶,一直待到中午还没出来,孩子是韩尚去抱回来的。

    苏榆一口气喝了半杯水,才坐下歇了会开始吃饭。

    “缺人啊,都有任务,算下来只有我比较闲,只能这边看看那边瞧瞧。”

    苏榆在努力适应她总工的职务,韩尚也陷在发动这个研究里腾不出,两人只有下班后才有空陪孩子玩一会。

    天气越来越暖,穿的衣服也越来越轻便,苏榆偶然发现自家妙妙已经会爬了。

    “妙妙,到妈妈这里来,”苏榆站在床边,笑着朝孩子招。

    这孩子很谨慎,听到召唤并不会贸然往前爬,会先伸探探前面是否安全,再心翼翼的爬过去。

    满六个月后,苏榆给她加了辅食,每天一个炖蛋,下午会吃点土豆泥或者苏榆自己做的水果溶豆。

    对于没见过没吃过的东西,妙妙是不肯张嘴吃的,第一次喂她吃炖蛋时,这孩子就是不张嘴,苏榆想了许多办法都不行。

    韩尚见了后,自己挖了一勺吃掉,然后对她:“可以吃的,你看爸爸都吃了。”

    然后再喂她终于肯尝尝了,或许是觉得味道还行,后来再没抗拒过。

    谨慎成这样也是没谁了,苏榆都不知道这性子像谁。

    “像你。”韩尚冷不丁冒出一句。

    苏榆才不觉得:“像我?我有这么胆?”

    “衣柜里的电筒,鞋柜里的黑匣子,当初杨明村送的水果你一口没尝吧。”韩尚随口道。

    苏榆看天,有吗?谨慎点总没错吧。

    韩尚看着满床爬的女儿,低笑道:“吃个蛋羹都要一边一下,舀的不对称了还会提醒你,口水兜不能系歪,系歪了要扭正才肯吃东西,拨浪鼓左边转三下右边要转三下还要我一一列举吗,这些都像谁?”

    苏榆哑口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