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什么是生物学

A+A-

    第三十五章什么是生物学

    “你刚才的话是真的吗?”道路旁,李锦言一脸庄重的把秦怀道拉住。

    亩产千斤,这如何不让她不谨慎对待。

    根据历史记载,唐朝时的粮食产量约为亩产石左右。

    新唐书食货志中记载:“以韩重华为振武、京西营田、和籴、水运使,募人为十五屯,每屯百三十人,人耕百亩,垦田三千八百五十余顷,岁收粟二十万石,屯田者共耕田一千九百五十顷,合亩产为一点零二五石。”

    唐朝时的一石粮食,折合成现代的市斤,在300斤左右。

    这样的产量,相较于历朝历代,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

    现在,秦怀道竟然可以让粮食达到亩产千斤!

    在唐朝如此疯狂的行为,如果用现代人的话来讲,就是:‘当初就不应该放他出院。’

    “当然是真的。”

    秦怀道自然知道亩产千斤对这个时代的人来,便如同天方夜谭。但是这对于从系统中兑换而来的杂交水稻来讲,实在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你知不道,这话传扬出去,可是会有人你在妖言惑众,要被砍头。”李锦言依然不信。

    亩地千斤,这怎么可能呢?

    “我知道啊!”秦怀道一脸平静的回答道。

    “知道你还?”李锦言一脸焦急,“你是不是喝酒喝多了?”

    “你是想我喝了假酒了吧!”

    简单开了个玩笑。

    秦怀道便继续道:“我当然清楚你所的情况,所以我只在长安县郊,选出300亩土地来种。”

    “这300亩田地,相较于我秦府总共6000多亩的永业田来,实在是细如牛毛,根本不值一提。有谁会不长眼来找我的麻烦呢?”

    是的,秦府不光是在长安县有3000多亩永业田,在其他地方同样也有着3000多亩。

    这总计6000多亩的永业田,分别由高祖李渊和当今皇帝李世民赐与秦琼。

    永业田与口分田不同,口分田死后是要归还于官府的,而永业田却能传于子孙后代。

    光靠着这6000亩的永业田,秦琼便独立于整个大唐的功勋大臣之中,更遑论还有其他方面的封赏。

    所以秦琼闭门在家,也可以是不得不为之。

    “所以,你的亩产千斤是真的?”李锦言带着震惊的表情道。

    “若是照顾得当,应该相差不了多少?”秦怀道捏子下巴,想了想后道。

    前世的杂交水稻能够亩产千斤,虽然是源于种子,可在种植过程中,还得依靠人们的施肥和除草除虫。

    如今大唐的种植的技术自然比不上他的前世,但若是细心的照料,应该也不会相差太大。

    对于杂交水稻,秦怀道还是很有信心的。

    “那你的种子是怎么来的?”李锦言忍不住心中的好奇。

    “工部中,也有人在着培育稻谷的种子,如今天下粮食相较于历朝历代是有了长足的增长,但可从未有过像你的这般耸人听闻。”

    “那是因为他们没有掌握科学的培育方法。”

    秦怀道转过头来,看着李锦言继续道:“生物的性状受基因和外界的影响,共同形成。大唐工部的人改良了外界对稻谷的影响,所以如今大唐的粮食产量相较于历朝历代,增加了许多。”

    “但外界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是有限,当生物适应了当前的环境后,便也会随着停止改变。”

    “所以如今大唐的粮食产量虽然已经增产了许多,但也已经趋于饱和,很难再有长足的进展。”

    秦怀道心中无限感慨。

    别是现在的大唐了,便是历经000多年,在杂交水稻技术没有出现之前,华夏的粮食也只增加到了亩产四、五百斤左右。

    直到杂交水稻出现之后,华夏的人民才可以真正的,能吃饱肚子。

    听完秦怀道的话,李锦言懵了。

    这个秦怀道总是语出惊人,的尽是一些她听不懂的词语。

    但她听完后,却依旧觉得十分的有道理。

    她心中暗自想道:“父皇确实经常召集工部的官员到宫里讨论关于粮食的问题,如今大唐粮食增长到亩产300斤,便是因为父皇指派官员研究而来的。”

    “但在粮食产量平均达到亩产300斤后,确实如秦怀道所一般,无论工部的官员们如何努力,产量始终不再增加。”

    “难道秦怀道的那什么因,真的是新的研究方向吗?”

    随后,她便开口问道:“你的那亩产千斤的种子,便是由那个什么因,弄出来的吗?”

    “答对了。”

    看着满满求知欲的李锦言,秦怀道忍不住摸摸对方的翘鼻。

    随后继续道:“如今外界环境对于稻谷的影响已经微乎其微,所以我便想着从稻谷的基因着。”

    秦怀道很无耻地隐去了系统的事情。

    “在无数次的研究后,我发现两种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但他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使他们进行杂交后,便会生产出一种生命力旺盛,根系发达,稻蕙大谷粒多,抗逆性非常强的稻谷。”

    “而在有了这个基础后,通过不断的改良,便有了今天这个亩产千斤的稻种!”

    基因?

    遗传?

    性状?

    李锦言听得云里雾里的,根本不知道秦怀道在些什么。

    “你是从哪里知道这些东西的?”

    李锦言十分好奇,秦怀道是从什么地方学到的这些奇奇怪怪的知识啊。

    “生物学啊。”秦怀道理所当然的答道。

    “生物学是哪一本书?我怎么从来没听过?”

    听到这个名字,李锦言更加好奇了。

    出生在皇家,她可以从便博览群书,天下间,不管是猎奇的书籍,还是平常的书籍,她基本都有翻阅过,可从未听过生物学这种本书。

    “生物学不是一本书,而是一门学科。”秦怀道答道。

    “有这门学科吗?”李锦言开口问道,“当今天下有经学、算学、武学,什么时候又有了生物学?”

    “额,其实生物学也是一本书。”听到李锦言的话,秦怀道表示头很大。

    “你捉弄我啊?”李锦言有些生气。

    “没有啊,生物学是由几本书组成的。普通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这些书,都是包含在生物学里,所以生物学其实也是一本书。”

    “哦”李锦言心情很低落,秦怀道的这些书,她也一本都没听过。

    只见她表情十分落寞的道:“我要回家了。”

    完,她便跨上了马背。

    “诶!别把我今天的话,告诉给第二个人啊!”见到李锦言一言不合便骑马走了,秦怀道急忙在她身后喊道。

    他可不想被人抓去肢解研究。

    “知道啦”

    远处传来了李锦言清脆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