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出荣国府记35
贾琮被王东铭带入了京城的文臣圈子,虽然现在他还未被授官,地位不高,但也算登堂入室了。除了师门之外,同年的进士之间,也来往不少,自己的关系在缓慢地形成之中。
贾琮既然不准备再隐瞒自己‘世外客’的身份,陈书商自然是求之不得,立刻向外披露了这个消息,当做一个卖点来宣传。读者吃惊之余,也对晨曦探案录更加追捧,新出的那本书的售价和销量都创下了新高,颇有几分‘洛阳纸贵’的阵势。
其实究其原因也很简单,无非是人的心理变化罢了。以前人们都以为这‘世外客’是个不得意的落第文人,不过是为了糊口写书的。这话本子写得虽好,但终究不是正途。现在,大家蓦然发现,原来这是个二甲进士的笔啊,还是少年进士,大儒王东铭的弟子,那逼格就一下子上去了!那爱看探案集就不是下里巴人的爱好,而是欣赏阳春白雪,有品味的象征了。
同样的事情,不同身份的人做起来,那人们的看法和评价是迥然不同的。比如刻章吧,工匠们做得再好,也只是门艺,不登大雅之堂。而文人刻章,尤其是有名的文人,那就是高雅的爱好,为人赞颂的才艺。世情就是如此。
再探寻一下贾琮的身世,喝,颇为传奇啊!荣国府袭爵长房唯二的儿子,被出继给了断绝血脉的族人,自己却争气,年纪就得到了功名。内幕原委,唉,大宅门里的隐秘,不可,不可啊!起王大儒收他为徒的原因,其中也有段故事。咦,那书中写的‘海姆立克法’难道是真的有用?咱们还以为是那‘世外客’瞎编的呢,可得记住了,危急之时能救命呢!
有好事者重新又把探案集细看了一遍,发现虽然是探案故事,但书中也写了不少有用的知识,无论是天文地理,医药经济,海外百态,都颇有可观之处。嗯,不愧是有才华学问的进士写的。这下子,这探案集的热度就更高了,而且探案集雅俗共赏,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都有了许多拥趸者。贾琮也有名声,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眼见贾琮羽翼已成,贾母心中再如何不甘,也不敢妄动了。否则,荣国府会更加名声扫地的。那不孝的还暗示贾珍道,若是他被纠缠得厌烦了,就索性把这一切经过原委隐去人名,写进书里去。这下,贾珍惶急了,也吓住了贾母。她安慰自己道,罢了,贾琮一时想不过来,还是慢慢来吧。
不久,贾母又发现了一些变化,让她又是高兴,又是气恼,心中不出是何滋味来。
荣国府陆续接到些请做客的帖子,下帖子的都是清贵体面官宦人家的太太姐们。更难得的是,那些人家的当家人都是正途入仕的官员,高的官至侍郎,最低的也有四五品,有的清贵,有的位高,平日里这些人与勋贵们是几无来往。如今贾家已不如往日兴盛,能接到这些人家的帖子,自然是意外之喜。尤其是家中的姑娘们,可以跟着走动交际,让外界知道贾家的女儿们多么美丽出众,或许,可以能与当日的贾敏一般,寻到一门像林如海那样的好亲事呢!
但随后,贾母就不悦起来。那些帖子,上面白纸黑字写明,邀请的贾家女眷只有一人,那就是贾迎春。众人略一思忖,当即就明白了,这其中定然是贾琮出了力的。他利用了自己的人脉资源,要把贾迎春引入京城的社交圈子里,开阔眼界,增加见识,锻炼才干,结交贵妇贵女们,日后也好结一门好亲事。荣国府没为迎春做的,贾琮来做了!
被削了面子事,可让贾母不满的是,贾琮就能做得那么绝,只愿惠泽迎春一人,旁的姐妹们,在他眼中毫无位置。你能动那些贵人们邀请护持迎春,为何不能顺便拉扯探春她们一把?论起价值来,迎春哪里能与探春相比!
贾探春心中也酸涩妒恨。明明自己更加出色,却要输给样样都不如她的迎春!不就是,迎春有个对她好的进士弟弟,而自己,却只有赵姨娘和贾环这一对赖皮拖累?惜春年纪还,又素来不在意这些。林黛玉更加无心于此,只与贾宝玉在一起就觉喜悦。
薛宝钗心中也是羡慕的,但她知道自己的家世是个极大的弱点。而且,就算她被邀请了,只怕也要犹豫着,忍痛拒绝了。否则,姨妈那里,定然会有想法,以为自己生出了一脚踏两只船的心思,想着去攀高枝。当然,这心思她未尝没有,只是她知道,她没资格去肖想。她黯然地叹口气,若是自己哥哥有琮哥儿一半,她就不是这般处境了。宝玉他,唉,他是个能托付终身的好人选么?
尽管心中有怨,贾母还是不能不让迎春去做客,还要吩咐王熙凤给她准备做客的衣饰、礼品,打点后车马、随行人等,这些人家的面子,可不是轻易能驳的。而且,不准迎春去,一次两次的还行,次数多了,难免会招来外界的非议。现在外面都在传言,贾家老太太偏心二房,打大房爵位的主意,才因此狠心出继了贾琮。结果,把贾家难得的出息儿孙白白丢弃了,真是眼瞎心盲!她不能再让人嘴了。
她们也曾厚着脸皮,以作伴的名义,要求迎春带上其他姐妹一起去做客。谁知,人家是客客气气地让她们进了大门。但只对着迎春一人亲热谈笑,言谈中不时提起贾琮与他们丈夫、父亲的交往因缘,谈起贾琮的年少得志,谈起贾琮那精彩严谨的探案集
其他的姑娘们,孤零零地坐在一边,主人家的丫鬟们伺候殷勤,主人家偶尔谦虚地和她们上一句;招待不周’。她们如坐针毡,难堪不已,但也是有苦难言。那种礼貌而冷淡的待遇,贾琮若是看到了,定然会脱口而出一个词语:冷暴力!
可不是么,对大家姐而言,这样的冷暴力,可是最难承受的!
这样几次之后,哪怕是心中最渴盼的贾探春,怀着青云之志的薛宝钗,也不愿再去受罪丢脸了。贾母也无法可想,只好任迎春一人去了。
迎春来到这些人家后,逐渐结交了些朋友。那些女眷们也听了她与贾琮姐弟的事情,对她颇有同情之意,又兼迎春温和秀丽,待人谦让,因此相处甚好。有些贵妇们也乘给迎春教授讲解了些管家的方法门道,和为人处世之道。这些精粹中肯的点拨,使得迎春茅塞顿开,一点一点地转变起来。在高层次的社交之中,她得到了赞许和肯定,对自己的信心和认可也越来越高。渐渐的,迎春依然是那么温柔谦和,但整个人一天天鲜活起来,眼中闪着明亮的光芒,不再是昔日那沉默寡言的‘二木头’了。
迎春的变化大家都看在眼中,众人都感触各异,或感叹,或羡慕,但也知道自己与贾琮并无交情来往,也沾不了光。当日之因,造就了今日之果。
贾琮在观政时期,表现卓异。他根据自己掌握现代知识和思维眼界的优势,愿意从事务实的工作。自从‘世外客’的身份曝光,刑部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但贾琮自家人知晓自家事,他可不是这方面的人才,只是占了在现代看过无数侦探、影视的光。若是拿现成的案子来给自己破,那就露陷了。因此,他以知易行难的理由婉拒了。
在户部,贾琮显示出了优秀的术数才能。他计算账目又快又好,做出的账本非常清楚,工作效率极很高。(贾琮:现代的加减乘除法则,值得拥有!),并且参照古书,开始总结出公式法则,传授开来。户部常年与账本打交道的老吏们,都啧啧称叹。道术业有专攻,想不到埋头经义学问的进士,也有这样实用的本事,这贾进士着实是个能人。
在这期间,他与吏们闲聊,无意中得知朝廷给官员的俸禄中有一项‘柴薪银’,是给官员们冬日购买柴薪的补贴。宫中和官府冬日用木炭,普通百姓用石炭(煤),但很多人也是用不起的。冬日里御寒和做饭,多是用木柴、秸秆和杂草这些“薪柴”了。烧柴不够时,甚至要去搂树叶、刨树根、剥树皮。
“这样做,可是会破坏了水土的啊。中原地带,譬如我的老家长安,听大唐时可是林木郁郁,水土丰美之地,如今可不似昔日模样了!”
贾琮顿时想到了时还看到过的蜂窝煤,既好烧又好夹,而且制作便宜,不用北方的那种亮晶晶的高热量的块煤,用普通的粉煤加一定比例的黄土用水搅拌均匀,然后用器挤压成型,再经晾晒后就能使用了。而且,蜂窝煤很耐用实惠。至于制作,他虽然没有亲自做过,不知道具体比例,但既然知道方向,找内行多实验几次,还是能成功的吧。能做成功,虽然这不是定国的功劳,但想一想,多少百姓都要烧火取暖,每人节省一点,积累下来,会是多大的一笔数字?况且,这是每日里都要用的,只要习惯了用,就再离不得。花费少了,那百姓就会少用或不用柴火,水土,至少是北方的水土,就能得到维护。这也可以做成长长久久的营生,获利会很丰厚。这样一来,是不是就为百姓做了件好事,当然,也是为朝廷分忧。对自己的仕途大有裨益。
贾琮默默地记下了,然后,私下花钱,找了行家来做实验不提。
此时,被贾琮拜托,王东铭吩咐过的几家师兄们,他们传来了消息,家中的女眷帮着给迎春看好了几门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