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鉴证2奇迹的发生
首先收获的是春麦。前来收割麦的,是一群京郊大营的新兵蛋子。与禁卫军相比,京郊大营的兵大多出身农家,训练之余被旻王带过来给农场收割麦子,也是皇上准许的。
几百亩地瞧着挺大,数百人同时收割,不要一天就完工了。第二天,又换一批过来,帮忙收割水稻。
“哟呵,稻田里好多鱼啊,个头不,还挺肥!”带队过来的一名将,在稻田割稻子的时候,一条半斤左右的鲤鱼,从他脚边游过,他放下镰刀就要去捉鱼。
福荣公公一副他真少见多怪的表情:“这是微微公主尝试的稻鱼共生的养殖法,休要大惊怪。这些鱼是要养到来年春耕之时的,都心着点儿,别弄死喽!还有,再强调一遍,稻茬都留长点儿,公主特地嘱咐的!”
稻田就几十亩,放了鱼苗的也就一半而已。很明显,放了鱼苗的稻田长得要好些,虫子明显减少,稻穗也长一些。产量上有没有提高,要等稻子打下来后过了秤后才知道。
秋收几日,天气甚好。麦子和水稻晒了两日,脱粒、扬场、装袋、归仓这时候的脱粒工具太简陋,林微微琢磨着哪日夫君得空,跟他交流交流,看能不能做出趁的工具。
“这麦平均亩产四百多斤?微微妹妹果然是大夏的福星,不但种出高产的玉米,就连麦也增加了一倍的产量!”太子殿下简直欣喜若狂,“我得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父皇去!”
看着太子殿下打马而去的背影,林微微摸了摸下巴,自言自语地道:“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太子殿下的出生月份应该要晚上一个月吧?他这声‘妹妹’是不是叫得名不正言不顺?”
细细算一算,书生比太子早出生一个月。她现在顶替了书生的身份,太子殿下应该叫她姐姐才是!是不是她每年腊月里过生日,给了太子殿下错觉,让他觉得自己要大些?
福荣公公往后缩了缩:多少人想成为太子殿下的妹妹呢,微微公主您就别纠缠这一个月不一个月的了!
他赶忙转移话题道:“公主,这放养了鱼的水稻,亩产比其他水稻要高上三五十斤呢!”
京畿一带地处北方,农作物主要以麦、高粱、大豆为主,水稻几乎没人种植。林微微初次尝试种水稻,颇为成功。水稻的亩产达到了四百斤,虽然离林微微心里的目标要差上许多,却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至少证明了,在北方也是可以种植水稻的。
北方雨水少,种水稻要选择靠近水源的地带。或许,这就是北方很少有人尝试种水稻的原因吧?林微微想着,或许她可以培育出旱稻品种,那个比较适合北方的气候和地域条件。
慢慢来呗!饭要一口一口吃,反正她有一辈子的时间去研究这个。前世,袁爷爷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都能培育出杂交水稻,没可能她这个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农学院优秀毕业生做不到!更何况,她还有空间这个作弊器呢!
“争取明年麦和水稻的产量,达到五百斤吧!”林微微自言自语地道。
福荣公公瞪大了眼睛——麦和水稻的产量,都比一般的高一倍了,还不满足?也对!微微公主的志向,不是他一个奴才能理解的。那么,他能做的就是听话。或许,他真能鉴证奇迹的发生呢!
“公主,这些稻茬为什么留这么高?有何用意?”福荣公公很好奇这个,早就想问,却一直忙得没会问。
林微微笑道:“北方因为气候原因,没法种两季稻。不过,有种叫做‘再生稻’的,不知福荣公公听过没有?”
福荣公公跟许庄头对视了一眼,双双摇头道:“再生稻,那是什么?老奴(属下)从未听过!”
“我在书生的藏书中,翻到了一本残缺的书,里面提到了再生稻。就是将稻茬留三分之一,适当地施肥、灌水、中耕、除草,两个月左右能再收获一季稻子。不过,再生稻的产量,比第一茬产量要低很多”林微微很熟练地拿江陌寒当挡箭牌。
许庄头惊喜异常,连声道:“如果真是这样,那实在是太好了!产量再少,那也是白得的。种一季稻子能收两茬,这种好事上哪摸去?姑娘,明年咱们庄子上多种些水稻吧?”
林微微点点头,道:“事实证明,京畿一带是可以播种水稻的。明年多开些水田出来,我要研究杂交水稻!”
“杂交水稻?此为何物?是水稻的新品种吗?”福荣公公和许庄头炯炯的目光紧盯着林微微,他们对微微公主迷之信任——只要她想,没有她种不出的庄稼!
林微微不知如何解释,便道:“就是一种高产的水稻,亩产要再提高一倍”
“嘶——”两人倒吸一口凉气:四百斤已经是高产了,再提高一倍的话他们仿佛看到老百姓们天天白米饭,顿顿白馒头的幸福生活了!
太子殿下已经把他在庄子上看到的,一一汇报给元庆帝:“山坡上果树林立,虽刚种上不久没到挂果的时候,两三年以后必定瓜果飘香。果树下鸡鸭成群,鱼塘里半大的鲤鱼成群游过,一点都不怕人。最让人惊奇地是,稻田里的鱼长得比水塘里得更肥。
还有,一辆辆牛车拉着满满当当的庄稼,听庄子上的牛,自己用不完,还租借给附近的农户们。麦粒粒饱满,稻谷的穗儿压弯了秸秆父皇,您猜猜,麦和水稻的亩产有多少?”
“麦嘛三百斤应该有吧?至于水稻第一年种植,能产二百斤已经很不错了!”元庆帝想着在北地种植麦,亩产三百多斤,没道理在京城就降下去了
太子殿下喜得直搓:“四百斤!父皇,麦和水稻的产量,都达到了四百斤!微微妹子留种子的那片麦,亩产竟达到了五百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