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画画
萧庄宜执意要报仇的念头非常深,老太太劝不过来也不想刻意去劝。一则,是觉得外孙女长大了,就像鸟儿离了巢要自己去飞去闯,自己拿主意做事是必须的,不然以后嫁了人,女人在后宅里会被磋磨凋零,家人想帮也帮不上的。比起为孩子性子软糯而发愁,老人家倒是觉得萧庄宜这样刚硬反而好一些,况且她又不是一味钻牛角尖的刚硬,懂得看时懂得转圜,老太太就不担心。
二则,老太太自己对萧鹏举夫妻也很是怨怪,即便外孙女不出,她也要想办法收拾他们一下,不能让外孙女白白被他们欺负。
以前不动,那是因为萧庄宜姐妹还,川南侯府毕竟是她们的本家,国公府这边若是做什么,恐怕会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乃至于影响婚嫁。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萧庄宜定了皇家姻缘,身份上已经比川南侯府高了不止一点,而且出嫁在即,越发跟娘家的牵扯少了,这就很方便做事。
至于会不会影响到馨宜?有了一个王妃姐姐,馨宜自动受到庇佑,便也不怕川南侯府。
老太太将这一点想得明白,便也暗暗支持萧庄宜对叔叔婶婶出,给他们一点教训。
但是这个念头老人家没有跟萧庄宜明,她站在孩子身边观望就好了,给孩子兜底,补漏,若是孩子落了下风她还可以默默出相助。
言谈间,老太太反而劝着萧庄宜,让她宽和心境,缓行缓动,时刻注意自己即将是王妃了,不要落人口舌、授人以柄,比起报仇来,维护自己的名声和体统更重要。
祖孙俩的这些计较,馨宜都知道,因为萧庄宜会把许多心里话不避讳地跟她,也会把老太太的教导转述给馨宜,让馨宜也跟着学一学。
馨宜欣赏萧庄宜的干脆利落,敢爱敢恨,只是偶尔见她的激烈的时候,委婉提醒她收敛一些,不要锋芒毕露。
萧庄宜笑道:“丫头片子,我知道的,你看我在人前什么时候不是和和气气的?只有在老太太和你跟前才点心里的想头,尤其跟你的多一些,老太太年纪大了,我也不想她老人家太操心。你放心吧,姐姐我有分寸,去了王府也不会吃亏的。”
馨宜点头同意:“我信,姐姐有本事。”
她认真的样子换来萧庄宜一指头戳在脑门上。
馨宜哭笑不得。
她因为现在身份所限,有时候不得不露出一些女孩的情态来,可毕竟心理年龄已经不了,被一个十六岁的女孩子当丫头片子对待,真是无奈了。
可有什么办法呢,她现在,就只是一个十一岁刚满的丫头片子。
不过,也有的好处。
那就是距离谈婚论嫁还有几年时间,可以让她好好筹谋准备日后的生计。
她既然打定了主意此生不嫁人,过好自己的日子,那么就要早点准备,让自己有足够的财力和支撑才行。
支撑么,就是如果她日后惊世骇俗地不肯嫁人,身边能有分量足够的人支持她的决定,不给她拖后腿,还能为她挡住外界的干扰。
馨宜觉得姐姐萧庄宜和老太太分量就足够,以两人的身份如果能支持她,那她就少了很多麻烦。
但,怎么才能服她们,这就得慢慢来,不急于一时,毕竟想让人转变根本性的念头很难。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馨宜决定潜移默化地用几年时间来服她们。
而财力么,那就得自己来奋斗了。
馨宜闲着没事的时候给自己算账,她现在的私人金库里,有原身留下来的一些衣衫首饰物件、散碎银子,有萧庄宜转赠的兴国公夫人的添妆,有程照舅舅给的价值不菲的妆盒,有萧庄宜留下的姐妹俩的日用开销存款,还有李姨娘那边承诺全都给她用的几百两私房。
林林总总加起来,她现在也算是一个富婆,就算是立刻搬出国公府出去自己住,也能过上康水平的日子,不但能买房住、吃穿不愁,而且生活水平还不低,相当于京城百姓的富户水平。
可是,问题在于
这些财产可都不是她自己的啊!
全都是托了原身和萧庄宜的福,她才有这么多私产。
作为一个自力更生半辈子的现代女性,她怎么能容忍自己当一个受人馈赠、吃用别人的米虫?
每一个铜板都是自己赚来的,那才花着踏实。
就像她上辈子,靠着做金牌保姆的收入,自己买房买车买基金股票,做单身贵族,日子虽然过得不是大富大贵,可是简简单单快快乐乐。
现在重活一世,她还是想过那样的日子。
萧庄宜忙着备嫁,馨宜每天除了帮姐姐绣一会儿嫁妆,以及给老太太做羹汤、做推拿,余下的时间都是自己的,空闲大把。
她就让白鹤帮忙把以前原身用的画具翻出来,开始画画。
铺了宣纸在桌案上,又调了几样颜料。
馨宜提起笔,认认真真凝神静气,下笔勾勒。
是一种很奇怪的感觉。
她不会画画,可原身会,记忆指挥着,一笔一划在纸上涂抹,似乎不是自己画的,可又是自己画的。
馨宜心翼翼下笔,大概两刻钟左右,一张画像草图在纸上成型。这个过程中,头脑和眼的协调程度也在逐渐加深,使得她渐渐感到自如。
望着尚未精描的线稿,她的心里满是欢喜。
原身作画的技能不愧是幼年被名家教导过的,真是不错,现在,可都便宜了她。
稍微活动一下肩膀和臂,又喝了口茶润嗓子,馨宜专心伏案,开始精描图稿。
她画的是一副佛像。
那天在李姨娘那里看到姨娘比着刺绣的底稿,她就动了念头。
她的绣工也不错,若是跟李姨娘一样刺绣佛像送到佛事铺子里去换银子的话,她相信自己也能有一份不错的收入。
但是,刺绣太费眼睛了,馨宜只想用它来怡情,不想靠它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