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议论
老太太笑着知道了,让她们回去。
赵厨娘几个站在外头行完礼,回去之后收拾厨房,烤火聊天,都很高兴。
这个:“今儿可是意外的喜事,没想到只是给萧二姑娘帮工一下,就白得了一个月的月钱。”
那个:“月钱还在其次,主要是这是老太太赏的,就显得非常有体面了。”
另一个也:“是啊,这多是托了萧二姑娘的福呢。”
下一个接话道:“萧二姑娘以前可没见她下过厨,没想到一出就这么厉害,可见果然是聪明人,做什么都能做好。”
“是啊,萧二姑娘刺绣也非常漂亮呢,三秋前几日身上那条裙子看见没,那就是萧二姑娘赏她的,是亲自绣的。”
“萧二姑娘人长得也俊哪。萧大姑娘就不用了,要做王妃的人,相貌是一等一,这萧二姑娘论品貌也是很拿得出呢。”
忽然有人:“只可惜是庶出的,要不然,也是当王妃的料。”
赵厨娘笑着骂了一句这个话的烧火丫头:“别浑!什么嫡出庶出的,那是咱们能议论的吗?以后再这么浑我拿火钳子抽你!”
烧火丫头笑嘻嘻吐了吐舌头。
虽然这么一打岔,议论馨宜告一段落,不过厨房几个人今天对馨宜的观感都很好。
又会下厨,又温和谦逊,对待她们这些仆人也和和气气的,尤其是在老太太跟前得了脸还不忘带上她们,不居功贪功,大家都觉得经过今天这件事,重新认识了萧二姑娘。
原来人家根本不是爱哭性的姑娘,分明是个落落大方又有本事的闺秀嘛!
且今儿馨宜做了包子好吃,老太太喜欢,虽然往各房里送没有施行,但是老太太本人胃口,再好吃的东西略尝几口也就罢了,剩下的都赏了跟前的丫头们。
琼芝等人都尝过了,纷纷馨宜做的好吃。
不过她们也是好东西吃惯了,遇到新鲜的略吃几口便丢开,并不贪嘴。剩下的便都便宜了底下的丫头们,还有做杂事的婆子们,大家把馨宜做出来的包子一哄便分没了,分到每个人头上也就两三个,包子个儿,两口就能吃完,大部分人都吃得意犹未尽。
三秋还缠着馨宜问:“您下回什么时候做包子,多赏我们几个嘛。”
馨宜失笑:“眼看着过年了,等过完年闲了的时候,你想吃我便做。”
“多谢萧二姑娘啦!”三秋欢呼。
萧庄宜从国公夫人那边回来,进屋就冲馨宜笑。
“你今儿做了什么好吃的,我在大舅母那边都听见人起了,是老太太还想把你做的好吃的赏给各房吃,结果做得太少了没法分。”
馨宜惊讶:“怎么,大舅母那边都知道了?”
她原本想低调的,这怎么半天时间不到就传到本府的女主人那里去了?不过是一点包子,在这么大的国公府里谁会拿包子当回事,再好吃又能怎样?这事让人知道了只会觉得她轻狂没见过世面,弄点包子就在老太太跟前卖乖。
萧庄宜看出馨宜的紧张,笑着:“别紧张,你这么谨慎干什么。不过是大舅母听老太太这几天没胃口,私下里和跟前的人商量弄点什么好吃的给老太太开开胃口,不然这一过年,山珍海味肥鸡大鸭子的一吃,老人家更是会嫌腻歪了。正商量着,正好来这边送东西的人回去禀报,老太太今儿午睡起来吃了几个包子,胃口挺好的,大舅母不免细问,这才知道是你做了包子。”
原来是这样!
馨宜松了口气。
只要不是有人特意把老太太喜欢她包子的事情传出去就好。
她只想低调过日子,可不想被太多人关注。前阵子因为谢五姐挑衅,被老太太敲打了的事情,馨宜觉得自己已经是引人注目了,又连带着姐姐要出嫁当王妃,她这个寄居的妹子不免自然就会被人注意,所以她更要保持低调,免得在偌大的人多嘴杂的宅门里惹是非。
萧庄宜看到里间馨宜房间里画了一半的画纸,问道:“你最近怎么画起菩萨来了,总见你画,看佛经了不成?”
馨宜笑道:“那日去姨娘那边看到她绣佛像,一时心有所感,所以闲来画一画。”
这话的模棱两可,的是她从李姨娘用佛像换银子得了灵感,所以也画画赚私房。但是,也可以理解成是她受生母启发想要亲近佛祖。
萧庄宜听了就是这么以为的。
于是边点头:“也好,常看佛经使人心平气和,画菩萨更能静心,也是功德,你喜欢便画吧。以后等姐姐去了王府,你一个人在房里觉得闷,便写写画画打发时间便是。而且你在绘画一道上很有天赋,不像我,静不下心来,学来学去也只是得了皮毛,咱们时候一起请的师傅,你年纪比我很多,学的却比我好,你要是能继续画下去,不定能画有所成。”
着,萧庄宜便走到桌边仔细观看馨宜未完成的画,一边看一边点头,她画的好。
不过随口问道:“前几天你画的不是这幅吧?那幅好像都快要完工了,怎么今天又从头开始画了幅新的,前几天那张呢?”
馨宜谎话得面不改色:“收起来了。”
其实已经是被佛事铺子收起来了。不过萧庄宜也不管详细,只当妹妹是在锻炼画技,问一嘴也就撂开了,还鼓励她多画。
弄得馨宜怪不好意思的。
她倒不是想故意瞒着姐姐,只是自己现在刚开头,赚了几两银子而已,打闹跟过家家似的,她不好意思还没做出成绩就跟人宣扬。等以后自己真正富有了,或者画技真的有所成了,再跟姐姐分享快乐不迟。
馨宜把一碟在炉子上热着的包子拿给姐姐。
“这是给姐姐留下的,你尝尝,看合不合胃口。”
萧庄宜净了,丫鬟拿了碟子和筷子递过来,她夹起一只包子放进了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