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不收
馨宜看那几个络子的法,比前段时间显得更精致纯熟了,可见荣儿在最近没少往这上头下功夫,赚钱养家的劲头很足。
她收下了络子,告诉来送东西的丫头这几个络子她很喜欢,让荣儿再接再励,不过要注意休息,更要注意别引起旁人的关注。
这丫头显然也是个知情的,一脸会意的表情对馨宜神秘地点了点头,郑重的样子把馨宜给逗笑了。
“五姐不知道能不能悔改。”在丫头走了之后,白鹤对馨宜感叹了一句。
再多的话她没,馨宜却知道她是看到荣儿和这丫头都背着五姐做事情,在感慨五姐这个主子当得太糊涂。
馨宜:“五姐已经十岁了,孩子到了这个年纪,性格基本已经成形,很难再改变了,除非受到了重大打击痛定思痛,才有可能反思和悔改,还需要当时有人在身边正确教导。”
而五姐这次在元宵家宴上出丑和被禁足,对她是一个刺激不错,可并没有给她反思的契。
多半,还会让她心中怀恨更深的。
而她身边的父母,显然都不是能正确教导她的人。谢三爷和三夫人两口子自己还掺杂不清,日子过得乱七八糟呢。
白鹤闻言叹了口气,随即又觉得有点古怪。
二姑娘自己才只是十一岁的姑娘,谈起五姐的口气,却像是长辈似的,她直比五姐大一岁好吗。
白鹤觉得最近二姑娘成长得太快了。
好笑地看了看馨宜,她:“不管五姐怎样吧,只要她别再惹到咱们头上就好。而且,您帮荣儿的事情最好能一直不让她知道。”
这又怎么可能呢?
天下间哪有不透风的墙。
馨宜早就知道自己和荣儿的保密工作做得再好也不可能瞒住长久时间的,早晚谢五姐会知道这件事。
只希望到时候荣儿不要被主子修理得太惨。
荣儿送络子,而何姨娘为了感谢馨宜,又一次在路上等着馨宜,趁着周遭没人的时候,塞了一个镯子到白鹤里是谢礼就匆匆走掉了,让人都来不及把东西给她还回去。
是一个品相尚可的青玉镯。
要是放在馨宜上辈子,这样的镯子售价大概在两三万块左右。
比起老太太给馨宜的那对白玉镯子肯定是比不起,但是也不算特别差的。只是因为国公府里处处富贵锦绣的,夫人姐们戴着的镯子都是很上等的,就显得这镯子不起眼了。
白鹤把镯子用帕子包起来放在荷包里,:“我帮姑娘收起来吧,方便的时候还是还给何姨娘。”
这东西姑娘又不会戴出去,姑娘身上的首饰虽然不多,可件件都是不错的,比这镯子好得多。
要是收下了这镯子,何姨娘怕不是以为这样就能还了帮她要鸭子的人情?
白鹤可不觉得姑娘帮忙的人情才值这么个镯子。
馨宜想了想,笑着:“罢了,收下便是了。”
“姑娘?”
“没关系,收了吧,回去放箱子里。”
何姨娘事后还想着回礼,这已经不错了,至于送的东西名不名贵馨宜并不在意。
而且何姨娘虽然通身绫罗绸缎穿金戴银的,看着非常耀眼,但是馨宜看得出来她的饰物都是看着扎眼,比如明晃晃的金子宝石之类,可是论名贵是真真比不上府里的夫人姐们,就连老太太跟前的琼芝等大丫鬟都比不上,显然她虽然是“宠妾”,可头未必有多宽裕。
给儿子要份盐水鸭还要费尽周折呢。
她能为一份鸭子送出一只玉镯做谢礼,馨宜就觉得她不错。
欠不欠人情的,馨宜本就不在意,此时就更不萦怀了。
不管帮荣儿还是帮何姨娘,对馨宜来都是生活中的一个插曲,不影响她继续画画赚钱的主旋律。
有天,易城伯府的谢二姐打发人往娘家送东西,是南边来的茶叶,有她嫡母兴国公夫人的份,也有祖母老太太的份,另一份是馨宜的,还附带了一包她上次承诺过的燕窝。
馨宜把茶叶和燕窝都交给上房管库的丫鬟银珠了,只自己用不着,留着给老太太用。
银珠把东西随意放到了库里。老太太库房里头堆满了各种东西,这点茶叶和燕窝并不起眼,用到的时候不知道是猴年马月了。
馨宜为什么不要谢二姐的东西?对方居心不良,她不想沾对方任何物件。上次当众送的那只妆品盒子推不掉,收了也就收了,放在箱子最角落里也就罢了。
馨宜偶尔还是会把程照送的那只梳妆盒拿出来把玩当做消遣。
相比之下,还是程照送的有档次,精巧程度让馨宜这种上辈子见过了很多奢华梳妆用品的人也很感兴趣。
程照给萧庄宜的那只妆盒她没有带走,留给馨宜了。馨宜看到妆盒的时候会想起姐姐。
姐姐去了侯府一段日子了,也不知道过得怎么样。
老太太和兴国公夫人几乎每天都打发人去侯府送东西,其实是借此了解萧庄宜的生活状态,看她在那里过得好不好,去的人每次回来都萧大姑娘在侯府过得不错,笑容满面神采奕奕的,吃得好穿得好用得好住得好,而且还经常让吉氏和萧明燕吃亏,宫里去的教导嬷嬷虽然严厉但是扎扎实实教给了她很多东西
总之是一切都好。
老太太稍微放心,兴国公夫人也很是满意。
可是馨宜依旧惦记姐姐。
表面上过得好不好,和心里累不累是两码事。
她宁可姐姐不跟吉氏等人斗。
就算斗赢了又怎么样,劳心劳力的。
但那时萧庄宜自己选的路,她一定要替亡母和她自己讨个公道,要报当年受叔叔婶婶恶待的仇怨,馨宜也只能祝福她得偿所愿,能在斗争中获得爽感和欢悦了。
馨宜按部就班过自己的日子,闲暇时间埋头画画,画够几张就给李姨娘送过去一趟。
这天还不到她去的日子,李姨娘却主动打发身边丫头来找她,让她过去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