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回来
馨宜三人简单地商量了一下,最后决定嗣云亲自带人去王府寻找萧庄宜,看看那边什么情况,而李姨娘则是回兴国公府去打听消息。
之所以让李姨娘回谢家,因为李姨娘不算是谢家人。馨宜总觉得心里不安得很,有一种直觉让她感到事情可能不大好。如果是谢家真的要出什么事,那么李姨娘只是一个亲戚家的妾室,不至于被卷进入,还能进退出入。
嗣云和李姨娘收拾了一下,匆匆走了。
因为天色已亮,仆人出去办差办事并不奇怪了,侯府里很多早起干活的下人早就到处走动了,所以两个人没有乔装,光明正大地离开了侯府。
馨宜则继续等在这里,作为院里唯一的主子坐镇。
她熬了一宿,昨天又累着了,李姨娘她们出去之后她终于撑不住了,胡乱走到里屋拉了一床被子倒在床上,和衣而睡。
感觉刚刚睡着没一会儿,忽然被人用力摇醒。
馨宜头疼地睁开眼睛,在看到李姨娘的脸孔时,好几秒钟都没清醒过来,愣怔怔地处在熟睡被惊醒的断片中。
“姑娘,快!快起来,出事了,出事了!”
“姑娘你听见没有,国公府出事了,被围了啊,你怎么不话?”
“姑娘?姑娘?”
馨宜愣了十来秒钟,才真的醒过来,明白李姨娘在什么。
她下床,发现窗外的天光比之前更亮了,头疼得很,她忍着疼问李姨娘:“国公府被什么人围了,您去了吗,可见到老太太或者其他人了?”
李姨娘一脸焦急地:“是禁军,还有护城军的,他们的穿戴我认识,我还看到内监了!府里进不去啊,全被围住了,在府外五十步开外就不让靠近了。我知道府上以前一个老管家的宅子,找过去打听消息,但是没见到他家的主人,听是都外出办急事去了,家里只剩了一些仆人妇孺,跟我一样不知情,比我更慌张。我又去了二夫人一个旧仆的家里,是二夫人陪嫁丫鬟放出去的,她也不在家。其他的人我不认识了,想去找人打听情况也不能够,府里的家下仆人都在后街上住着,后街也一并被封街了,进不去,谁也不知道里头什么境况!我怕耽搁时间太久,赶紧回来告诉姑娘一声。”
馨宜渐渐彻底清醒过来,心下咚咚开始跳。
“禁军?护城军?真的吗,可看清楚了?”
“错不了的,姑娘,以前咱们侯爷还在的时候,偶尔会有武将同僚好友来府里做客,我见过他们的穿戴,而且我以前在娘家时也经常上街,见过各种官差兵丁,各司各营的兵丁样子认不错的。”李姨娘解释道。
馨宜心中沉重。
竟然这么快!
这么快就出事了,昨晚二夫人才刚来过。
“是什么时候被围住的,你打听到了吗?”
李姨娘:“听附近的人,是天刚蒙蒙亮的时候来的军士。”
也就是早起被围了府邸,差不多是上早朝的时候。
不知道昨天二夫人回去之后,谢二爷有没有和老太太商量出好的应对,有没有来得及行动。馨宜觉得恐怕是凶多吉少。
皇帝昨天召姐妹俩进宫,次日清晨就动了。
可是昨天皇帝虽然发怒,却并没有显露出要动的样子啊。一点前奏铺垫都没有?
“这边府里什么动静?”馨宜又问。
同时,她走到外间门口,打开了门。
院子里安静,只有两个早起的婆子在按照惯例轻轻脚地走动洒扫,并没有慌乱的模样。李姨娘跟在身边声告诉:“我一路跑进府来,并没发现有什么不对劲,好像他们还不知道国公府的事。”
“大概是不知道。”馨宜。
不然萧鹏举应该一大早就兴高采烈地前来示威了,国公府落难,他应该是最高兴的。
李姨娘她没有把事情告诉这边的任何人,直接进来找馨宜的。
去王府那边的嗣云还没回来,也不知道萧庄宜那边什么情况。
萧庄宜知道国公府的事情了吗?
馨宜想了想,决定在萧庄宜或者嗣云回来之前先什么都不做。
外头情况不明,她不能轻举妄动,以便帮了倒忙。
然而这种情况下,等待更是煎熬。馨宜提前了早饭的时间,让厨房的人赶早做了饭食送过来,和李姨娘一起用了早饭,吃得饱饱的,还让嗣香等几个萧庄宜惯用的仆婢也多吃。
无论之后要应对什么事情,吃饱饭有力气行。
饭后馨宜单独和嗣香问了萧庄宜的细软所在,让嗣香拿出钥匙开了柜子,把一些可以随身带着的金子带在了身上。她自己,嗣香,李姨娘都把身上能藏钱的地方装满了。几个人分别装了大概有二三十两,已经是最多了,不然就会被人看出来。
其他的地契房契什么的,都没动。
要是真到了不可转圜的地步,身上带的钱不定都要被搜出去,契书根本没用。
嗣香的伤还没好,行动不便,坐在榻上直掉眼泪,急得不行,恨不得即刻飞进国公府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院子里的其他仆人终于察觉到了气氛的不对劲,但是没有吩咐,她们谁也不敢不经允许到主屋这边来,她们并不知道萧庄宜根本不在屋里。
大家做事都心翼翼的,馨宜站在窗边,看着外头仆婢们战战兢兢的样子,还有被院墙隔出来的块天空,心头压着沉沉的乌云,感到窒息。
这院子里所有人的命运,都是被宫城里的人轻易左右的。大家除了忐忑惶恐,什么都改变不了。
无能为力的感觉更沉重了。
“嗣云,她回来了!”身边李姨娘一声轻呼,馨宜立刻看向门口。
嗣云正匆匆穿过院门往进走,到了院子里高声吩咐,“都回房歇息去,没姑娘的吩咐不许出来。”
正在院中做事的仆婢们愣了一下之后先后快速回了后院下人房。
嗣云返身出去,不一会儿,陪着萧庄宜走了进来。
萧庄宜不再是离开时的丫鬟装束,穿着一身馨宜没见过的衣服,漂亮华贵,群幅曳地,更加光彩照人,可是神色却是凝重严肃,快步走进了屋子。
“国公府被围了,王府那边怎么样?”馨宜见面直奔主题。
萧庄宜自己拿了桌上的茶壶茶碗,倒了杯并不温热的残茶咕咚咕咚喝下去,显然是渴急了,并且制止了丫鬟们要去倒热茶的行动。
“国公府的事情我昨晚就知道了。”她喝完水后嗓子依然有点沙哑。
屋里只有近身的几个人,嗣云,嗣微,嗣香,还有馨宜和李姨娘。
萧庄宜把昨晚的出行简单交待给大家。
她乔装去了越王府,顺利见到了越王,并且当面询问谢家的安危。
越王告诉她,情况不明,如果她不急着回去,就在王府里等。
后来快要三更的时候,越王离开了,不知道去了哪里,一直到四更快过的时候才回来,见面就告诉她国公府可能要被夺爵。
她焦急追问缘由,越王却,没有缘由,皇帝要夺国公府的爵,国公府就会有足够的被夺爵的罪名。
“那为什么非要夺国公府的爵呢?”她问。
兴国公府虽然现在没有军功了,子弟也不出色,没有重臣名将在朝,可还是安分守己忠君爱国的,哪有需要夺爵的错处呢?
越王笑了笑,:“因为是国公府啊。”
“什、什么意思?”大家听了这话都不明白,嗣香第一个问出来。
萧庄宜苦笑一声,“因为,陛下要清算勋贵。”
兴国公府安分守己,不弄权,不拉帮结派,甚至没有能拿得出的子弟,谢二爷勉强有些当官的功劳,可他只是个庶出之子。
这样的国公府,最好拿捏了,最适合当被第一个开刀的。
起码比还有子弟领兵的简国公府好拿捏多了。
安分守己的另一个法就是无能。
一个无能的家族,却享受着国公的爵位,在祖宗留下来的财产中浑浑噩噩地过着日子,早晚都要被人收拾。
萧庄宜是从和越王的谈话里,悟出这个意思的。
她和越王聊了不少话,起初她还想劝越王帮忙,可后来她自己就把这份心思掐灭了。
越王救不了国公府,因为太后的母族也在皇帝的考虑之中。起码在明面上,越王什么都不能为国公府做。不然,只能让兴国公府罪上加罪,更惹皇帝厌恶。
“我们要做什么?”馨宜问。
什么也做不了,我们没有让皇帝改变主意的能力,也没有可以和他抗衡的资格。萧庄宜心里。
然后她告诉馨宜:“如果我能顺利出嫁,以后日子还长,我们还能做很多事。”
馨宜追问,“现在呢,真的只能干等着?”
她摸了摸身上藏金子的地方。
萧庄宜:“先等等看,早朝结束,国公府的处置就会出来,到时候再做打算。王爷估计,最好的结果是夺爵。”
“最坏的呢?”
“最坏的”萧庄宜抿紧了嘴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