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送走
可虽然流程里没有,宫里的赏赐却还是隆重地到来了,而且数量不少,太后的帝后的都有,还有皇家私库里的,送赏的队伍绵延了二三里路,打头的人都进了宅院,后头的还在两条街口之外。
谢家和萧家出了长辈领头谢赏。萧庄宜新娘子不能出门,在屋里听丫鬟悄悄报给她赏赐单子。
什么珊瑚如意绸缎之类的,因为是宫里赏的,又比本身本就贵重的价值更贵重了。
这些赏赐陆续搬进了宅院,占了一进院子,主持送嫁的谢四爷又忙忙地临时安排怎么归置它们,在清晨微凉的情况下忙了个满头大汗。
馨宜回来跟姐姐发赏队伍的盛况,还有百姓们围观的热闹。姐妹俩都在彼此眼中看到了疑惑——为什么宫里额外又赏了一次,而且是赏在女方家里?王府迎亲,发赏到王府才是锦上添花。
这相当于皇家又多给了萧庄宜一份贵重的聘礼。
屋里人多,姐妹俩也不好凑在一起嘀咕。等终于快要到了上轿的时辰,能远远听见外头迎亲的锣鼓了,简国公府来的那位贵眷夫人笑着建议大家去外间坐一会儿,让萧庄宜能和妹妹上两句话。大家都善意地离开了,屋里一时只剩了姐妹俩。
皇后跟前的宫女是众人之中最后一个离开的,落在人后,她又转回来到了萧庄宜跟前,笑着低声:“您只管放心接赏,我们娘娘当您是亲姐妹一般的妯娌相待,决不让您出嫁时有遗憾,这几日娘娘一直为这件事忙碌,诚心诚意不让人委屈了您。”
完她便告退了。
萧庄宜看向馨宜。姐妹两个这才知道,今早忽如其来的赏赐原来是皇后的笔。
“皇后娘娘是费了多大的劲”馨宜低声惊讶道。
这回的赏赐里头不光有皇后的,还有皇上的,就凭皇帝那天对萧庄宜的态度,能让他出赏赐恐怕不容易,不知道背后发生了什么。
这么一大份赏赐在街上一走,等于昭告天下人皇帝承认萧庄宜这个弟媳,谢家是谢家,萧庄宜是萧庄宜,皇帝不会牵累弟媳。
这能让萧庄宜以后挺直了摇杆做王府女主人,出府之后也能名正言顺以王妃的身份行事。
“未必是好事。”萧庄宜微微蹙眉。
她觉得她似乎成了帝后打擂台的一枚棋子,看着是莫大的荣宠,不定下一刻就是灭顶之灾。
她并没有感到荣宠、感激,反而惴惴不安。
然而木已成舟,赏赐都下来了,难道还能退回去?她笑笑:“罢了,既如此,我就风风光光出嫁。等我到了那边站稳,常接你去玩一玩。你先回外祖家暂住,安顿好了宅子,你可以住过去。”
馨宜从宫里回来之后,两人跟前总是有一群人,不好体己话,所以其实还没认真商量过馨宜以后怎么生活。
谢家要是没降爵之前,萧庄宜将她放在谢家十分放心,可是眼下这局面,谢家还不安稳,萧庄宜又不能带着妹妹出嫁,一时倒没了合适的地方安顿馨宜。
她陪嫁里有一个的宅子,但还需要修整才能住人,而且不是把馨宜放在那里就能安全的,身边的人都得重新安置,再让一个姑娘自己分出去住,萧庄宜怎么放心。她决定先把自己稳住,再筹谋馨宜的去处。总归现在馨宜有了太后的庇佑,无论在哪里都不会遭人白眼欺负。
“姐姐不用担心我,我跟前有姨娘帮衬着,总比姐姐一个人在王府强,其实我反而更担心你。姐姐过去那边是初来乍到,遇到事情的话,先看看情势再,三思而行,别”
“你倒教导起我来。”萧庄宜失笑,“好的,我知道你的意思,怕我在王府像是在侯府一样暴躁。我有那么笨么?对着什么人做什么事,我还是知道的。”
“外人总王府人口多,姐姐,人多的地方是非多,姐姐去之前她们就是那样了,你可别为了她们烦恼,凡事想开,别伤了自己的身子。”馨宜叮嘱。
“知道了。”
“还有”
馨宜絮絮叨叨起来。萧庄宜先是好笑感慨地听着,渐渐眼圈红了。她的好妹妹,还这么呢,就要跟她分开却反而像是老娘一样唠叨嘱咐起她来。
“怎么要哭了?”馨宜连忙举起帕子给萧庄宜擦眼角的水光,“你可别哭,眼看着要上轿,没时间给你补妆。你从来是坚强的,这时候倒是哭起来。”
萧庄宜抬头眨眨眼睛,把泪光逼回去,伸出涂了鲜红蔻丹的指头戳了戳馨宜脑门。
“丫头,谁哭了,等一会儿我走了,你可别哭鼻子才是!”
“我才不会。”
“那就试试看。今儿不哭,难道明天后天不会想我?你可别夜里睡不着觉。”
“你是在你自己吗。”
两人笑了一会儿,迎亲的锣鼓已经到了大门口。
“新娘子上轿——”
外头一声声催轿的唱颂,萧庄宜紧紧抓住了馨宜的。
“保重。”
“嗯,你也保重。”
两人却没时间再多什么了,众人进了屋子,拥着萧庄宜往外走。一路红毯铺到了二门外,越王骑着高头大马站在红艳艳的八抬喜轿旁边。
馨宜只能送到二门。
仪式自然繁冗,但也有结束的时候。萧庄宜的背影消失在轿帘之内,锣鼓鞭炮和宫人的唱报中,越王带着轿子走了。
周围都是喜庆的笑声拍声,可馨宜心里头空落落的。
明明只做了几个月的姐妹,可是萧庄宜已经在她心里是很重要的人。她以前没有享受过亲情,来到这里,萧庄宜给了她很多很多温暖。眼看着只有十几岁的女孩子即将成婚,去面对王府里的复杂内宅和宫廷里的刀光剑影,馨宜只能默默祝她一切安好,不要遇到太大的挫折。最起码,要平安健康。
送走萧庄宜之后,女方这边酬谢宾客等,直到下午快天黑的时候,众宾客才散去,只剩了馨宜和谢家几个人在宅子里。
大夫人叫了馨宜到跟前。
“好孩子,今天累着了吧?先去吃点东西垫垫肚子,晚饭之前还有一会时间,我跟你几句话,老太太有话叮嘱你呢。”
当着众人,大夫人笑着道。
馨宜表示她还不饿,不必去吃东西了,请大夫人现在就转达老太太的叮嘱就好了。
“那我们去我歇脚的屋子里,边喝茶边,一会儿开膳时再过来。”
大夫人领了馨宜跟其他人点了点头,就去了后院。
萧庄宜原本住在这宅子的倒数第二进院落里,后面还有一处规整的院子,来送亲的几位谢家夫人都安顿在这边歇脚。走过去的一路上馨宜还在想,老太太有什么话要大夫人转达呢?如果真要叮嘱她什么体己话,派来代表老夫人的两位嬷嬷才是传话的最好人选吧,可现在那两位嬷嬷都回到谢家去了,反倒是大夫人来传话。
而且她明天或后天就会回谢家去,老太太有什么话等不得她回去再,要提前让人转达?
思量间,馨宜已经跟着大夫人进了屋子。
这几间屋子是谢家几位夫人同住,眼下其他人都在前头,知道大夫人有话要和馨宜,大家也不会这时候前来打扰。
大夫人就笑着让馨宜坐:“多日不见,你看着有些长高了,可见你这个年纪长得快。”
馨宜坐在了下首,看大夫人笑容渐渐淡下去,还叹了口气。
“您有什么话,只管嘱咐我,只要是我能做到的事我一定会做。”馨宜开口,“有什么为难的地方吗,您为什么叹气?”
其实因为大夫人算计萧庄宜的事,馨宜很不喜欢这个人,对她要什么也有些警惕。
只听大夫人道:“倒没有什么为难的地方,只是看着你现在的年岁,我忽然想起了你大表姐。还没进宫的时候,她在你这个年纪也是没过几日个头就窜上一截,很快就从一个姑娘长成了大姑娘。唉,只可惜,成了大姑娘,也就距离离家的日子不远了。女孩子长大了就要出嫁,离开母亲身边了。所以我现在看着你长得快,既欢喜你长大,又忧愁日后”
馨宜心想,我长得有那么快吗,明明没怎么长高,有点胖了倒是真的。
可是因为这身体本就单薄,胖了些也只是看着和常人差不多而已,并不显得壮实,应该是不会让大夫人误会她迅速长大了的。
就感觉对方在强行扯话题。
而且,怎么就提到嫁人了?难道萧庄宜刚出嫁,大夫人就把主意又转而打到了她头上?那也太莫名其妙了,她这才十二呢,离出嫁还远,大夫人要是想像算计萧庄宜那样把她送进宫去帮谢贵嫔固宠,那还得些年
谢贵嫔。
馨宜恍然,原来大夫人在这儿等着她呢!
“您别忧愁了,离我长大还远着呢,您不是老太太有话要嘱咐我吗,是什么话呢?”馨宜问。
大夫人笑了笑,很慈祥:“其实也没什么话,只是老太太惦记你,又听你进了宫,就更惦记了。”
她到底也没出什么要紧话来,果然是借着老太太打幌子。
馨宜今天累了,不想跟她缠磨太久,索性主动提起了谢贵嫔。
“老太太很疼我,等我回去,她老人家见着我哪里都好就不惦记了。起进宫,我这回还看见贵嫔娘娘了。”
大夫人果然眼神亮了些,“是么,是在太后跟前看见的么,还是在什么地方看见的?你表姐她是胖了还是瘦了,最近好不好?”
十分关切。
馨宜告诉她是在太后跟前见的,彼此没上两句话,对谢贵嫔的近况不大了解。
没提谢贵嫔言行莽撞被太后训斥的事。
大夫人追问了半天,馨宜都是一问三不知的状态,大夫人心中不快,笑道:“你这孩子,太老实了些,定然是怕宫规严谨,在里头不敢乱走。其实你既然在太后跟前住了几日,太后娘娘想必很是喜欢你,皇家本来就重亲情,往日里我进宫去探望你表姐从未被驳回过,所以,你跟太后一声就可以去看望她,姐妹之间走动亲热,太后定然也喜欢看到你们孩子来往的,你又何必顾虑重重拘束自己呢?再,太后见你惦念这姐妹足,肯定更加怜爱你的乖巧善良,你是不是?”
“您的是。”馨宜附和。
大夫人以为馨宜听进去了,笑容真诚了几分:“所以,下次再有会进宫的话,你就大大方方去探望表姐,你们姐妹多交往。你表姐在宫里多年,比你更熟悉宫里的人和事,能带你多在宫中走动走动,多结识一些娘娘们,岂不是好。”
“嗯,我记着了。”馨宜道。
她可不想多认识嫔妃。
又不在宫里讨生活,认识嫔妃们干嘛。
大夫人什么她就听什么好了,左耳听右耳冒。
大夫人又絮絮叨叨了很多,什么骨肉亲情之类的,还感叹现在谢家大不如前,一家子人要齐心协力同心同德才行。
着着,话题又转到了馨宜的未来上。
“我膝下三个女儿,一个进了宫,一个嫁去了易城伯府,另一个嫁到了西北,除了你二姐在易城伯府还能时常回家,那两个都是轻易见不到,我难免觉得寂寞。所以我就希望咱们家其他的女孩子,要是能以后嫁得近一些就好了,你是不是,你也不愿意远嫁吧?”
馨宜附和地点头。
大夫人道:“你放心,以后到了你谈婚论嫁的时候,我一定帮你物色一个好人家,不让你背井离乡的。”
她上前拉住馨宜的,很慈祥又郑重地承诺。
馨宜低头装羞涩,对她的承诺一个字也不信。
外头有丫鬟禀报:“夫人,前头传膳了,二夫人打发人来问您和萧二姑娘是现在过去,还是稍后?”
多谢二夫人解围!
馨宜对谢二夫人暗自表示感激,建议大夫人现在就去吃饭。
“您也累了一天了,咱们有话回家之后再不迟,还是先用饭怎么样,别饿着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