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荣耀

A+A-

    “你先用着,等你培养好了自己的人,若是不想用他们了,再还给我也行。若是喜欢他们,你就一直用着,他们就是你的仆从。这话我没跟他们,免得他们还恋着这边,反而不能对你忠心。这些人我都是商量好的,他们自己也愿意跟着你,并不是被强行指给你的,你放心用就是。”

    这真是让馨宜意外。

    她没想到,二夫人能帮她到这种程度,而且方方面面都替她考虑周全。

    她想要自己做买卖,最大的短板就是自己被困在内宅里,没办法出去走动。而且这个时代的环境,就算她离开了谢家,也不方便到处去抛头露面主持生意。

    二夫人给她经商的仆人,比直接送她黄金白银还珍贵。

    “您替我这样考虑,帮了这么大的忙,我光谢谢已经不能表达感激了。若是以后生意真做成了,分红给你也是亵渎了您对我的这片心意——不过您别嫌弃,我是一定要分红给您的,不然我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您。”

    二夫人笑道:“我早就过,帮你就是帮我的儿女,我和你二舅舅终归有老得做不动事情的那一天,到时候你们兄弟姐妹互相扶持,我才能放心,你不要跟我见外。”

    馨宜感激万分地接受了二夫人的好意。

    于是接下来筹谋各个生意,馨宜就有了得力的助,不必总是假于李姨娘、谢二少爷等人了,这些人就能帮她在外面做事跑腿以及经营。这样一来,顿时有了效率。

    包子铺那边,李姨娘带着管事过去,擅长经商的管事能帮她和琳表妹出很多主意。

    还有络子工坊和甜酱的买卖,馨宜有了人,就跟谢二少爷一起筹谋起来,招工买料,紧锣密鼓地推进着。

    还有其他几样以前想的和临时想起来的买卖,馨宜也都一样样开始按计划进行。

    她不光用二夫人送的几个人,也开始留意培养自己的人,先跟着这几个人打下做跟班,慢慢地训练。日子忙忙碌碌,琐琐碎碎,却又很有奔头和希望。

    只是她一直想不通,为什么二夫人肯这么帮她。

    虽然两边走动亲厚,彼此跟一家人似的,但就算她是二夫人亲生女儿,能为女儿做得这么周到的母亲天下也不多。

    后来有一次谢四姐和她闲聊,起二夫人的安排,谢四姐很坦白地:“是我娘觉得你性子稳,做事有头脑有章法,她你比我强,以后长大了不管嫁不嫁人,都一定能过得很好。反观我,她,我虽然比很多女孩强一些,有主意,也知道谋生,但是身上少了你那股劲儿,虽然我比你年纪大,但是以后恐怕还是不如你能闯荡,万一遇到难事,多半要靠你。她帮你就是帮我,这是实话。”

    馨宜好奇:“我身上那股劲儿?”

    她怎么不知道自己身上有什么劲儿?

    她向来都是与人为善,尽量低调,能有什么与众不同的?

    谢四姐:“我也觉得你挺不一样的,不清楚,反正,我觉得你比我勇敢。”

    勇敢吗?馨宜细想,自己也没做出什么特别勇敢的事情吧。

    也许,是她本就不是古代人,所以对古代的一些条条框框不以为然,在话做事时不经意间流露了出来?

    一晃,时间便过去了几个月。谢家出事的时候,春天刚到京城,恍然间,连暑热都快褪去了,秋意渐渐地袭来。

    在这几个月里头,谢家发生的事喜忧参半。

    最大的好事是谢二爷升官了,从京城府衙的通判升到了刑部,在审判院任少卿,专门负责天下各地送来的重案复审。

    在府衙通判的位置,谢二爷不光要查案,还有漕运税赋的差事要协办,升了刑部之后,其他差事就没有了,专门做案件审查,算是发挥了他的专长。

    很多人为之可惜。因为审案虽然看起来威风,但是原告被告的油水并不好捞,而漕运税赋那摊子事情,轻轻松松就能从中谋利,而且能够巧妙规避风险。谢二爷虽然官位升了,但是少了好大一块油水,自然不被人看好。

    不过谢二爷自己倒是很顺心。

    因为他原本就不朝漕运税赋伸,办差这些年来,没有一次主动谋利贪赃。但有时候同僚和主官要伸,他也不能一个人硬挺着反对所有同僚,跟整个衙门为敌,也就顺水推舟地顺一回众意,从中分一点微利。分给他的份额他从不全占,总是巧妙地让渡出去一些给同僚们,还因此得到了大家的一致称赞,都觉得他人不错。这也是他一直以来能够在衙门里游刃有余,虽然不声不响却能结交很多人,得到很多消息的缘故。

    但这终究不是他的心意所向,捞油水对他来只是维系同僚关系而已,他对贪墨没有兴趣,否则也不会自己私下里做生意补贴家用了。

    眼下升了刑部之后,他专司办案,油水差事卸掉了,对他来反而是好事。

    查案审案自然有人拐弯抹角千方百计地送财物过来,谢二爷都推掉了,什么礼都不收,只是埋头办差,靠事实话,很是铁面无私。因此上任虽然短,却很快得了一个清廉铁面的名声,同僚里有人敬重有人膈应。

    谢二爷不去管外间非议,专心办差,按时上朝,很是勤勉。没过多久,皇帝在一次早朝上,当众称赞他“实干谨慎,是个良臣”。虽然只是短短几个字,但已经是很高的赞誉了,因为新帝在朝臣跟前不苟言笑,也很少当面称赞谁,登基几个月以来,谢二爷是他当众称赞过的第三个人。

    而前两个,一个是出使戎术国,跟戎术的新王缔结和平盟约,谈下了很多条款,并且把边关两国的互市开起来的功臣。另一个则是新帝新提拔起来的将军加封侯爵,可以预见未来是镇守四方的大将之一,朝廷肱骨。

    谢二爷作为第三个被当中称赞的臣子,而且在早朝的诸位大员之中品级实在不算高,于是就很是令人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