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各自行事
第92章各自行事
老夫人仿佛慌张似的眨了眨眼,紧忙亲自将散落的佛珠都捡起来。
这佛珠非同寻常,是她去千佛山的时候一个大师赠予她的,是能替她挡过一道劫难。现在东西坏了,她怎么能不着急。
没一会儿,老夫人瘫坐在蒲团上,里捧着珠子仔细的数了数。只见她震惊诧异的抬头,苍老的眼中闪过一抹浅浅的不可置信,这佛珠少了一颗!
遍寻无果后,老夫人幽幽的眨了眨眼睛,似乎是在安慰自己,又似乎是在琢磨这是怎么回事。
先是梦到了过去的事,再是不心弄坏了消灾的佛珠串,难道真的是意外么?
老夫人是个谨慎多疑的人,她不觉得这两件事是巧合,一定是有人蓄意为之,或者是在预示着什么。
约摸两三息之后,老夫人闭了闭眼,随即冷静的叫人:“来人,去把二夫人叫过来。”
那进来的婢子一愣,现在叫二夫人?
似乎是知道那婢子的迟疑,老夫人肯定又带着几分不悦的道:“现在去叫,睡着了就把她叫起来,我有事找她。”
当年的事老二媳妇知道的不多,但她是个尖酸刻薄又心眼的,只要有能削减脏东西的气焰的,她一定会上赶着去办。
到时候,不管是成是败,都是老二媳妇的事,那些个所谓的报复也找不到自己身上来。
唯一麻烦的,就是谢如思那丫头,她可不能给自己坏了事!
老夫人的眼睛里闪过犀利,只见她胜券在握的眯了眯眼,似乎已经想到了如何处理谢如思。
第二天,二月十一,春闱会试的前一天,各城的青年才俊纷纷到京。或是住在客栈,或是住在酒楼,或是住在亲戚朋友的家里,他们无一不抱着激动的心情等待着开考的那一刻。
自打过年到现在,京城一直热热闹闹的,尤其是到了这几日,人一多,哪儿都是话声。
崇远侯府,宋软一个人留在碎渊院,而谢忱一大早就进宫去了。
他本来半刻都不想去,但宋软他该为自己的职位负责,也该尊重皇帝。
想了想,谢忱再三嘱咐宋软之后,便难得一见的换上了官服离府。
幽幽的练字,见玉露悄无声息的进来了,宋软缓缓的放下中的毛笔,稳稳的开口:“明日是春闱的第一天,听会有很多人,到时候京城鱼龙混杂,可不是什么好现象。”
不知道宋软为什么要和自己这些,玉露低了低头,不卑不亢的道:“每年都是如此,夫人无需大惊怪,有主子在,不会让您有事的。”
见玉露对自己的态度还是那么别扭,宋软轻笑,而后轻飘飘的道:“和我没什么关系,我为什么要大惊怪呢?我是在想,既然阿瑾应了大理寺卿一职,他身上便多了一重视线。若是想少些事端,便该有人替他多盯着京城的动向,免得有人想趁对他伸。”
宋软知道谢忱不会打无准备的仗,但要是多一个人替他看着,一能替他分担,二能多一层保障。
左不过玉露是他的人,用来为他办事,正好。
玉露知道自家主子对宋软的在乎,但她很少见到宋软回报主子什么,如今一看宋软主动提出这主意,她脸上的表情松动了几分。
拱了拱,只听玉露缓和了语气,缓缓的开口:“夫人想让属下做什么?”
柔柔一笑,宋软也不客气,直接交代了玉露几件事。
她记得随从齐王和太子的人中,有和元清勾结的人,事关璃国朝廷的官员,元清一定会有所行动,毕竟这个时候最方便往里面放自己的人了。
只要元清的皇帝梦一天不碎,他就不会停止往朝廷里塞人。
再者,元清和谢忱之间,也并非风平浪静,她见过元清看谢忱的眼神,那是敌视和排斥,是畏惧和不甘,还有怨恨和算计。
虽然她不知道元清怎么敢算计谢忱,但那眼神,她一定没有看错。
宫里,元敬在书房歇了一宿,谢忱到的时候,他的情绪还不大好。
明明让谢忱这厮当夜就入宫,结果他竟然又直接拒绝了自己,就不怕是有什么要紧的事?
越想心里越不舒畅,元敬神色莫名的瞧了瞧悠哉悠哉的喝水的谢忱,不高兴的道:“瑾煜啊,昨夜可是有什么要紧事,才耽搁了你进宫见朕?”
一踏进御书房,谢忱就感觉到了元敬对自己的不满,只见他漫不经心的换了个舒服的姿势,而后直言不讳:“并未,只是夜深人静,深更露重,臣不敢轻易入宫,唯恐惊扰了陛下。臣昨日让那奴才转告,难不成他并未替臣解释?”
着,谢忱面无表情的瞥了一眼昨天那个太监。
被谢忱看了一眼,那太监下意识的一哆嗦,使劲儿的埋着脑袋,想要把自己的存在感降到最低。
天呐,这两位之间互相试探,怎么就要扯上他这么一个无权无势的人物呢!
幽幽的瞧了那太监一眼,元敬淡淡一笑,不紧不慢的开口:“他一个奴才,哪儿来的胆子欺瞒于朕。是朕以为瑾煜你碰上什么难事了,既然没有,朕自然不会多问。”
微微点头,谢忱问道:“不知陛下召臣入宫有何事?”
皇帝赶紧完,他好赶紧回去,这宫里有什么好待的,高墙林立,充满黑暗,弄的人心里不痛快。还是碎渊院好,有软软一直陪着,除了满足还是满足。
谢忱仿佛忘了,碎渊院里曾经充满鲜血,充满压抑。
“瑞国太子和齐王要过来,朕有点儿担心,赵郡的事和暗桩的事朕还没找他们算账,他们现在倒是主动找上门来了,瑾煜觉得是何用意,可有阴谋?”
元敬已经派了官员去接瑞国的人,他心里也已经有了计划,但他要听听谢忱的看法。
城门,礼部尚书携朝臣一同等候瑞国太子和齐王的出现。
正觉得来人无望的时候,只见一队人马遥遥的出现在众人的视野当中,正是瑞国太子和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