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乱局

A+A-

    “阿盈!”

    襄王当即沉下脸色,向前靠近了谢临香,压低声音道:“你到底要做什么?!”

    身后忽然传来一声轻蔑笑声。

    “笑话,原以为谢姐真有什么大事要,谁知竟是与襄王殿下闹了别扭?”柳闻治反唇讥笑,“谢姐当这朝堂是什么地方?临到婚期,想靠着如此折腾悔婚不成?”

    柳闻治避重就轻,强行忽视掉了那句“篡位”。

    这京城之中,最得盛宠又有实权的皇子,当属眼前的襄王殿下姜思南。若是真此时穆宁皇帝有什么三长两短,大多数朝臣心中的储君,大约都是襄王殿下。

    纵使许多人不满帝王偏爱鬼神之,但身为皇后嫡子的九皇子不得宠多年,早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若京中这盆水名为篡位,便也只有往襄王身上泼了。

    而靖勇候嫡女虽已经是赐下婚约的襄王妃,可眼见婚期将近,谢姐不但不在家中待嫁,听对礼部上门的官员也多有怠慢。

    京中人情理往,个个都是人精,听到风声的人早就猜测谢临香并不想嫁于襄王了。

    众人目光投过来,然谢临香连眼睛都没有斜一下,轻扯了嘴唇,平静地面向高座之上的穆宁皇帝。

    “陛下容禀,日前林将军有飞鸽传回家书,言辞如常,并无异处,足见北境失联乃子虚乌有!”

    “林将军有家书传回?!”“那是不是北境无事?”“真是太好了!”

    不等陛下发话,堂上大臣们先不淡定了。

    交战地失联三日,虽朝中按着消息并未传出,但大臣们自己也是人心惶惶,唯恐生出变故。

    而若在此期间有战地消息,无异于一线天光,让人心都安了一大半。

    谢临香微微低头:“陛下赎罪,林姐也是昨日才得知消息,昨夜便将书信交与臣女。”

    着便从怀中取出一封素笺。

    朝中按着消息秘而不宣,林江雪身为一届女流知道得晚也实属正常,不会有人怀疑此事真假。

    宫侍接过书信给皇帝看过,不过一封寻常家书,叮嘱一些儿女事物,未见一丝异常,算算时间,也应该就是这两日写下的。

    然而陛下的脸色却很不好看。

    殿中一时寂静。

    交战地无事自然是好事,可这便明确实有人刻意封锁消息!

    九皇子人在战地,还需要朝廷供应粮草,此人如此行为,无异于是将大齐北境安稳和齐国第一强师平鼎军全都置于万劫不复的险境!

    “哼!”穆宁皇帝一声冷哼,无人敢在此时应答。

    方才还道谢临香是哗众取宠的柳闻治此刻也闭了口,断没有想到一封家书便顷刻扭转了局势。

    谢临香再道:“陛下,除此之外,臣女还要告国师妄图瞒天过海,欺君罔上!”

    “什么?!”

    殷先生陡然转头:“你!”

    “谢姑娘有何事要告国师?”穆宁皇帝垂下眼睑,低声道。

    周围看得惯看不惯国师的大臣全都看过来。要知道,国师可是皇帝多次与一众老臣冲突的来源,基本已经成为了皇权同顽固大臣们相互制衡的符号。

    谢氏女在这个时候参国师,实在是有看头极了。

    “昨日阴雨,祈福高楼坍塌一线,乃是人为,并非天灾!”

    谢临香顿了一顿,在听到周围惊叹声后继续道:“而国师对此并非不知情,却在御前意有所指,意欲何为?!”

    “皇后——”陛下抬眼看过来。

    皇后顺势跪下,一言不发。似是一场无声对峙。

    昨日国师这些时皇后在场,能将此事告知谢临香的便也只有她了。

    众臣闻言皆惊。

    陛下本就偏信这些事,若是国师平日只看些祭祀之事,关系着祈福,大家也都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今日之事事关重大,若是此事上都可浑水摸鱼,那么殷先生实在是其心可诛!

    “陛下,北境之事关系重大,绝非三言两语可清,请陛下下令彻查!”陈大人首先道。

    “可是,谢姐又凭什么高楼坍塌之事是人为?国师推演天时,皆由寻常事起啊。”

    谢临香平静道:“高楼筹建仓促,石料木材皆来不及由朝廷统一调度,大多从城外采买。臣女不才,但早年修缮庭院也曾同父亲一起历经此事。昨日事发后,臣女便去了城外找到了高楼建材的供应。可谁知那里的工人却几日前负责人忽然要求换了一批材料,为恐耽误,此时那人就在殿外,陛下可立刻传召!”

    “不必传了。”穆宁皇帝垂眸,“国师还有什么话?”

    殷先生终于站出来:“陛下,采买之事某并不知晓,只从昨日天象推演,字字真实,并无半点诓骗陛下!”

    “朕记得,负责高楼筹建的是襄王吧?”

    姜思南躬身道:“是,儿臣遵循图纸,从未临时更改过材料,不知阿盈妹妹从何处找来的工人,为何要如此。”

    谢临香还未话,姜思南便转身面向她,眼尾平展声音极轻:“阿盈是听到什么关于我的闲话,才与我生了隔阂吗?”

    眼见情势陡转,陈舒佐上前一步。

    可还没来得及开口,侧前方的襄王忽然扑通一声掀袍而跪,两手交叠,对着皇帝重重叩下三个响头,行的竟是请罪大礼。

    众人瞪大了眼睛屏住呼吸。

    最后一叩额头触地,姜思南未再起身,伏着身谦卑开口道:“儿子有错,父皇容禀。”

    穆宁皇帝漆黑的眼睛看不见瞳底,微怒道:“!”

    他倒要看看,今日还能有多少不知道的事情能被抖落出来!

    “今日阿盈殿中所言,皆由儿臣起,是儿子有错在先,辜负了靖勇候嫡女,请父皇降罪!”

    谢临香愣了一下,虽早已猜到了他会做什么,但当着满潮臣工的面,行此等请罪之礼却是她没想到的——果然人无耻则无敌。

    “儿臣蒙先皇垂爱,得赐靖勇候嫡女为妻,这是儿臣的福气。”姜思南额头抵着手背,掌心贴地,“是儿子行为不端,后又与柳大人家的女儿情愫互生,辜负了阿盈妹妹!如今妹妹厌弃儿臣,皆为儿臣咎由自取,求父皇治罪!”

    “你……”

    这一番话让穆宁皇帝震惊当场,明日原是一场盛大婚事,可谁知道姜思南竟在此之前与人珠胎暗结,不仅辜负了忠臣之后,还在今日如此场合有了这么一出!

    “陛……陛下……”

    柳闻治颤颤巍巍,一句话还没完便引皇帝暴怒,穆宁皇帝执着桌上玺印狠狠砸向襄王。

    姜思南一动不动,被砸得肩膀一歪。

    满朝皆慌,扑簌簌齐跪下,高呼陛下息怒。

    “他的是你家女儿?!”皇帝目光转向柳闻治。

    “是……正是女……”

    柳闻治乃是二品大员,深得皇帝倚重,他的女儿皇帝自然是见过的。那日皇后千秋节便有过一面,本是可得皇帝指婚的贵女,谁知竟会如此。

    皇帝冷笑一声:“好啊,朕的好儿子,好儿子!”

    姜思南不退:“请父皇责罚。”

    “先帝指婚,朕赐的婚期,襄王!”穆宁皇帝一拍桌案,气的笑出声来,“你可知,这是欺君!”

    责罚?欺君之罪乃是死罪!

    “陛下赎罪!”言及此处,自然有人站出来话,“襄王殿下是一时糊涂,罪不至死啊!”

    这一句像是终于提醒了柳闻治,他忽而叩头,言辞恳切:“陛下,是女痴心妄想,老臣只有这么一个女儿,平日偏爱过盛才致使其目无尊法,如今女已有身孕,不敢奢求襄王枕边,还请王妃高抬贵手,给女一条生路,免叫老臣老年失女啊陛下!”

    方才还对谢临香冷言相向,这时候又立马从善如流改称王妃。谢临香微微闭眼,并未答话。

    如此闹剧,殿中顿时乱成一团。

    “靖勇候夫人好像就姓柳吧?”“你不知道,正是柳大人的庶妹!”“那柳大人岂不是谢姐的舅舅?”“襄王这还真是……”

    这等情形之下,人们对于看热闹的热爱大多超过正事,早已无人再提起方才所的国师欺君,北境失联之事,再有陛下盛怒和老臣含泪陈情,这般气氛下,谢临香丝毫不怀疑,若是放开了去,甚至有人会马上开猜陛下要如何处理此事。

    襄王倒是好一出釜底抽薪,谢临香冷眼轻笑。

    倒是有人看着她,襄王已经认错,是何等敢担当;柳大人御前求情,又是何等爱女心切。目光切切的众人,生怕她这个襄王妃不给柳大人活路似的。

    “如此……”谢临香伏下身,“臣女不愿夺人所爱,做这棒鸳鸯的罪人,还请陛下将侯府与殿下的婚约,作罢。”

    她原本就是无意,既然今日姜思南要演这一出,便同他这一场顺水推舟。

    可是此言一出,众人懵了。

    她一个失去父母庇护的孤女,能嫁给襄王是多大的福气?即使得不到夫君真心,有了这一个王妃名份也是荣宠加身,她竟然不愿了?

    皇帝也没料到这个靖勇候之女是如此刚烈的性格。

    只得道:“此事是襄王对不起谢姑娘,朕会给侯府满意的补偿。”

    柳闻治还跪在下面,他身为两朝元老,由此事出,倒叫皇帝为难。即不可寒了老臣心,又不能内外异法。

    “至于柳姑娘,襄王若待她真心,便给她个名份,但必须在正妃过府以后!”

    柳闻治感激涕零:“谢陛下!”

    “谢姑娘此番受了委屈,便将此前南国进贡的一对紫翡玉如意送予你以做补偿,如今形式动荡,婚期暂缓吧。”

    正逢战事,此事也是皇帝无奈之下的转圜。

    一番安置后,终于沉声:“襄王。”

    姜思南保持着叩首的姿势不动。

    “罚俸一年。”

    正当众人以为陛下此番高高拿起轻轻放下时,陛下切齿拂袖。

    “杖三十!”

    谢临香微微抬头。

    姜思南俯身:“儿臣领罚,谢……父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