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生意上门

A+A-

    所以哪怕林秀秀来过很多次了,可韩家人谁也没想过把人介绍给林秀秀认识。

    可以,没人想过,韩二妹能像今天这样,自己愿意亲近一个人。

    因着这件事,韩大娘看林秀秀的目光越发的慈祥跟感激。

    等她跟王氏离开的时候,除了那猪腿,韩大娘还死活塞了一大块肉放在篓子里。

    至于两只兔子,都不用韩大娘提,就被韩毅递给了林秀秀。

    “你要想养兔子,这两只正好。那只母兔子,我瞧着像是揣了崽儿,回头你自个多注意注意。”

    林秀秀忙脚乱的接了兔子,一听这话,简直恨不得双捧着兔子走。

    这要真怀了崽,那她可就得了天大的便宜了。

    毕竟,搞养殖也是需要本钱的!

    她们现在的确是有些钱了,可相比她计划的买耕牛制作铁犁的事情而言,那十来两银子的巨款,其实根本不够看。

    况且,先前她跟王氏打听过,本朝养鸡鸭猪的多,再就是靠水的地方会有人养鱼。

    可若养兔子,还真没听过。

    就是酒楼里,多半也都是从猎户里卖。

    但眼下有现成的会,不利用岂不浪费了?

    想想啊,相比于鸡蛋鸭蛋,那

    麻辣兔头不香吗?麻辣兔腿不馋人吗?

    还有那随随便便,就能高出鸡鸭一大截的利润,不稀罕吗?

    赵家的院子虽然简陋,但被王氏跟林秀秀收拾的却干净整齐。只是若养活物,这却有些不够看了,莫兔子窝了,就是鸡窝都没有。

    没办法,林秀秀只能先把那两只兔子,扣在篓子里养起来。

    她这边正摩拳擦掌的想要开展养殖大计,几番尝试后,确认了郑升子里图纸的确有用的吴家,现在各个也都是激动万分。

    几个老师傅拿着试织的花布,亮着眼睛激动道:“这果然可行。五十蹑控制五十综、六十蹑控制六十综,且织出的花布密度均匀,当真难得”

    也不枉费他们狠着心,把东家从外面高价买来的提花做了改造。

    本来心火高织,早就因着知府夫人催促花布的事儿而焦急多日的吴家少东家,得了这话终于狠狠松了一口气。

    “少东家,不旁的,若是咱房里全换成这样的提花,那不出三月,吴家定然能一跃成为云州城最大的布坊。”吴管事脸上难掩喜色,心里的激动难以言喻。

    先前,吴家房独一份的提花艺,已经让多少人慕名而来了。若是现在那散花绫的图案能有各种变化,且织出的效果比绣花还要自然,那不怕吴家不能在一众布坊间傲视群雄。

    他能想到的,吴棱钰自然也能想到。

    尤其是

    吴棱钰转头看向吴管事儿身后的郑升子,仔细问道:“那给你图纸的娘子,果真过,她中还有更好的图纸?”

    郑升子赶忙上前,点头道:“的确是这样,那人是的岳家本家的嫂子,素来都没过假话。”

    “先前嫂子给图纸的时候,过这图纸送与东家,若东家愿意可以再谈另一幅图纸。”事关自个在东家跟前的地位,郑升子没敢隐瞒,揣测着道,“我寻摸着,这是嫂子家传的图纸,若不是现在年经不好,怕她也不会轻易拿出来。”

    他也会话,只几句话表明了自个与林秀秀的关系,又暗示了这图纸来历没问题。

    且最后几人不知如何商量的,只是第二日一早,吴棱钰就亲自往桃溪村走了一趟。

    身为吴家的东家,吴棱钰出门自然不会赶着牛车或是骡子车。所以,那漂亮的马车一进村子时,可是惊了一众人。

    甚至,年纪的孩子们都跟在马车后头一溜烟的跑。

    原本在马车上憩的吴棱钰听到外面的动静,微微挑开帘布向外瞧去,却见那群孩童嬉笑打闹一派活泼模样。

    虽打眼瞧去,这些孩子依旧是破布烂衣,面色也黑瘦蜡黄的,可却比他去过其他村落的孩子,多了些许活力。

    他心里惊讶,毕竟在生意场上行走的人,必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主。所以,寻常富人许是还会问“何不食肉糜”的话,可他却清楚的知道,如今百姓过得如何困顿。

    先前他去庄子上的时候,碰到佣户还提过,家里三个孩子只一身全乎的衣裳,也就那个有力气做工的孩子才能穿。

    余下的俩半大子,整个冬日都窝在炕上,帮着他娘纺线或是打络子挣几文钱。

    那种悲戚的场景,对上桃溪村这些嬉笑跑闹的孩子,可真真是天差地别。

    想到这里,他不仅感慨道:“这些孩子倒是天真烂漫不知愁绪。”

    一旁陪着一道来的郑升子闻言,不由笑着解释起来,“东家可别看现在他们欢快,往前半年的时候,这些孩子过得可苦着呢。”

    “不他们,村里的男女老少哪个不是愁眉苦脸的?就我岳家的村子,先前多少水灵的闺女子都被卖了,活生生的人口倒头也就值几斤米罢了。”郑升子提起先前的事情来,就忍不住叹息一声。

    不过想到一会儿自个东家要同林秀秀谈生意,想着提前拔高林秀秀的能耐,好让东家先对林秀秀有个好印象。

    所以他也没多耽搁,就把这几个月桃溪村的变化了一遍。

    “东家瞧瞧这街边上的菜地,哪块里头的青菜长得不是水灵灵的?这卖去镇上酒楼饭庄,可是笔不的进项呢。”

    毕竟,种不出粮食跟青菜的地方,可不止是桃溪村一处。一年半年的,许是外面的青菜价钱还有个准当,可连续闹灾三年,镇上县里近处采买不到青菜,那价钱能不高?

    许多酒楼跟富贵人家,现在都已经高价从外面买干菜了。

    如今桃溪村一出青菜,除去自家吃的,但凡往镇上送点,几乎都是还未等去酒楼饭庄卖呢,就被各家听到信儿堵在镇口的人抢购一空了。

    虽青菜有数,卖也只是几日卖一筐,可这也足够让桃溪村家家户户头松快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