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丰收

A+A-

    原本已经做好讨价还价的吴棱钰,一听这话,顿时露出一抹惊诧神情来。

    这要求,是林秀秀自个想要的,倒不如她是在为旁人争取利益呢。

    用自家的家传图纸,给旁人添进项,这

    这种事情,在唯利是图的商人眼里,真真是匪夷所思的。

    莫吴棱钰,就是老师傅都忍不住开口了,“就这?没旁的要求了?”

    林秀秀点头,微微笑道:“对,就这两个要求。若东家同意,咱们现在就签文书,过明路。银货两讫,我得银子,东家拿图纸”

    “当然,要是东家不愿意,那我再想别的办法”林秀秀淡淡开口,显然是想速战速决,不想在这件事上耽搁时间。

    赵里正瞧见吴棱钰几人惊讶的模样,脸上不由露出个得意跟自豪的神情来。

    呵,可莫要看他们桃溪村的人。别以为,谁都跟他们一样只想着钱,他们桃溪村的媳妇,那可是大善的。

    这回,都不用吴棱钰开口,一旁的老师傅就已经露了底儿催促起来了,“东家,这事儿没什么可犹豫的。咱们早早定下,要是这提花当真能自动织花,那咱们房一日就能比先前多织几匹呢!”

    往少了,一天房的进项就能多百两白银!

    吴棱钰无奈的看了一眼迫不及待的老师傅,最后看向林秀秀道:“既是如何,那我就应下了。”

    有赵里正跟老师傅做见证,加上吴家马车上本就有笔墨纸砚,所以两方签订契约书极为顺利。

    直到吴棱钰把一百两的银票递给林秀秀后,才忍不住问道:“若我未曾应承你的条件,你可会继续跟我谈价钱?”

    林秀秀摇头,“东家也是生意场上的得意人,该能看出这穿孔提花的价值。莫卖给东家一百两银子,便是我先前送给东家的那张图纸,要加三五百两,也是使得的”

    吴棱钰闻言,心思一动。既那图纸是送了他,那转头他做成提花价钱售卖出去,可不又是一桩生意?

    想到这里,他不禁大笑两声,忍不住感慨道:“那倒是我得了便宜。”

    送走了吴家人,赵里正才看向林秀秀,满脸不可置信的问道:“磊子媳妇,你刚刚那图纸,值三五百两银子?”

    一百两银子,在赵里正眼里,已经是天价了。若是三五百两,那岂不是要上天?

    林秀秀抿了抿唇,似是怅然道:“其实要是去州城卖,卖的价钱可能还会更高。”

    毕竟穿孔纸带提花啊,编程界的老祖宗,就算是到了近现代也算是提花的最高水准了。

    不过话虽然是这么的,可一旦离开了熟悉的地方,去外面售卖那图纸,指不定会遇到什么事情。

    像现在这样,卖给好给村里,还能给自个寻个保障,岂不比涉足风险之地好得多?

    至于自己花钱制作提花,虽然行得通,但一来她没那么多本钱,二来也不能保证寻到的木匠师傅不会把图纸泄露出去。

    可交给吴家就不同了,家大业大的家族,总会有自己的办法约束匠人。

    更重要的时候,这件事,她其实是给自己留了余地的。

    虽话上,自己为了桃溪村上下舍了许多利益。可实际上,成本购买提花后在村里开设房,她转也能有个长久的挣钱门路。

    不过她心里的这些盘算,赵里正是全然不知的。

    他此时心里是百感交集,看着林秀秀的目光越发和善。

    甚至,先前心头的激动,此时都因着感动渐渐平息下来了。

    往后桃溪村卖棉花跟做织工所得的进项,可都是磊子媳妇用自己的利益交换来的。

    粗粗起来,相当于,他们得的银钱,是人磊子媳妇拿自个的钱买来的!

    “伯,我还有一件事要拜托您。我想着,我得了一百两银子的事儿,您得帮我保密,免得出什么岔子。”

    赵里正也不觉得她多想了,毕竟这年头,一百两银子对宵的吸引力可不比一堆金子少。

    就是那些在山道上打劫的,不准一年也劫不来一百两呢!

    所以,他没多想,就点着头应了。

    接下来几日,桃溪村上下几乎都在地里忙活了。就连许多在外做工谋生的人,都被家里捎信叫了回来。

    不为旁的,家里的老人都想着让他们,趁秋种前,把田地犁一遍,然后按着林秀秀的要求压压肥。

    也不过三五日的工夫,村里可就传出这次粮食的收成了。

    听,跟着种谷子的人家,就算种的最少的,都收了四五十斤米儿呢。按着粮行的价钱,那打好的米儿,少也值四百多文钱!

    赵里正背着在田埂上行走,看着各家各户一边捡谷穗,一边喜气洋洋的着粜了粮准备给家里添置什么。

    “这才是一季呢,等着收了麦子,那又是一笔钱了。”

    一旁的汉子闻言,笑话道:“这还没下种呢,就惦记起收麦子了,你这想的倒是挺美啊!”

    “可不得想美点呢,先前我种谷子的时候,就叫人笑话了不轻,连带着我媳妇都被骂败家。现在好不容易有了收成,等粜了麦子,我可得好生给我媳妇拉几尺新布做衣裳,给她长长脸。”那汉子咧嘴,长长舒了一口气,把一张黑黝黝的脸都笑出褶子来了,“老哥,你是不知道,前几个月我种棉花的时候,还有人寻我媳妇阴阳怪气的动西呢!”

    他媳妇是个面儿薄的,叫人的好几回都红了眼。

    “那是该着的,我家晾的棉花多,应该能卖不少钱。回头卖了钱,我也给我媳妇添个簪子,让她风光风光。”

    其实不光是添置物件,就这谷子的收成,过个好年都过的去了。

    往年里从来不敢想肉的人家,现在都开始盘算,腊月了拉几块肉腌着吃了。

    除了收谷子的人家高兴,现在村里的老少妇孺也都高兴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