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再谈生意

A+A-

    她道有些含糊,却也让林氏听出了点意思。

    想来是赵家子,见着秀秀跟韩毅心里不忿,了恼人的话。

    不过念着他一道上受过的罪,而自家儿子却还娶了本该为他看护门楣的秀秀,林氏觉得,赵磊子放几句难听话,倒也不算什么。

    然而还没等她插句话呢,王氏就再度哽咽起来,“秀秀,娘知道娘这话有些不厚道,可那到底是我生我养的儿子。我心里恼他不知轻重不明事理,见着他一天天过得不能见天日,活得连大黑都不如,娘这心里就跟刀割似得。”

    “先前几日,娘不敢提不敢往这边走,除了心里羞臊儿子那般不知事儿外,更重要的是娘怕你跟姑爷两口子,同他真的生了仇怨。”王氏眼眶通红,眼泪珠子怎么都止不住,显然是压抑的太久。

    实话,她心底的确不好过。

    毕竟,打她心眼里,从来没想过要同林秀秀两口子生分。

    可近些日子,自打林秀秀跟韩毅不往那边走以后,哪怕她们每每得了好东西,都记得往她院里送一份。但每回她打问关于秀秀身子的事儿,都会被张婶子笑呵呵的用挺好的打发过去。

    不上算不算敷衍,不过王氏心里不糊涂,知道张婶子这般表现,定然是林秀秀早早交代过的。

    而今儿以前一见着她来,就亲热的挽着她的胳膊腹中孩子的秀秀,虽然待她依旧和善周到,可是那份疏离却是显而易见的。

    若是这一点是她的胡思乱想,想多了,那床的事情就足以证明,自个与韩家和秀秀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再难回来了。

    要是放在之前,别是给孩子打床,便是缝肚兜,给孩子绣虎头枕虎头帽,林氏都要同她念叨几句。至于其他要置办的大件,俩人更是许久之前就开始琢磨,就想着要尽善尽美,恨不能给孩子最好的。

    不过现在再看,在她还不知道的时候,韩家自个就已经着准备好了大件。

    林秀秀叹口气,缓缓开口道:“娘的是哪里话,不管怎么样,我同娘有这么一场母女情分,既如此肯定不能让娘难做。”

    应下一会儿会同王氏走一趟的事儿后,林秀秀就再不多提赵磊子的事儿。

    其实她心里,并不舒坦,甚至隐隐有些不上的怅然。

    林秀秀心里明白,以前王氏同她在真心,再情深意重真切待她。可对上她日日惦记养育了二十来年的儿子,自个这半路出现的女儿真真是不够看的。

    她更加明白,王氏这次开口,绝不仅仅是为了解开她与赵磊子所谓的误会。

    王氏是的确不想让她跟韩毅恼了赵磊子,或许当初,她一时情急之下出的不认那儿子的话,是真心的。

    可一旦冷静下来,看到儿子凄凄惨惨的悲惨模样,她哪可能不为儿子盘算未来?

    任凭王氏嘴上的好听,她心里也是希望,日后让赵磊子得个依仗的。

    这一点是人之常情,林秀秀哪怕看出些苗头,也不至于戳破使得几人都难堪。

    况且,从那日赵磊子的言语中,她也听明白了,若自个与韩毅想要安生过日子,这场亲事不起波澜,也需得他写放妻书或者休书。

    否则,哪怕现在他因着逃命的罪名不敢出面示人,可难保日后露面后,再寻麻烦。可以,一日不处理此事,赵磊子一日就是她跟韩毅生活里的定时炸弹。

    她虽不畏惧,却也觉得膈应厌烦。

    林秀秀跟着王氏走的时候,为着以防万一,倒是让张婶子陪着一道走上一趟。

    至于为什么不叫林氏,自然是因着担心有些事情破了,使得林氏把事情再想复杂了。

    好在林氏现在一心放在给林秀秀准备生产用的东西上,因着不放心,所以哪怕张婶子来回检查了好几遍了,她还想着再查看个仔细。

    所以,林秀秀寻了个辞,就把人留在了家里。

    且韩毅那边,在送完货后,就拿着媳妇包装的极为精致的盒子进了济世堂。

    这济世堂算得上是本县规模最大的药房了,只大门就东西六扇雕花木门。

    隔着大门,就能瞧见干净宽敞的铺子里,许多人正来来回回忙碌着。

    除去柜台上麻利配药的伙计,还有许多正站队候着的病人。而药房堂中,还有几个帮着病人引道儿的药童。

    到底是经营了几代的药房,韩毅刚一进门,一股浓厚但气味算不得难闻的药味就扑面而来。

    许是被药房里特殊燃着的药叶驱散中和过,这股淡淡的药味不仅不呛人,反倒有些淡淡的药香味。

    哪怕是韩毅这样的粗汉子,都感觉到了,这药房与镇上同济堂药房真真是不同的。

    韩毅跨进药房的门槛,还未开口,就被一引了病人到柜台,刚刚闲下来的药童看到了。

    药童赶忙上前,把他往里引了几步,随后询问起他的来意来。

    “您是要抓药,还是诊脉?”好在这济世堂占地足有三间寻常铺子大,使得俩人走几步路还能让药童打问一下。

    相较于旁的药房,济世堂除去能按方抓药之外,在西边柜台一侧还有两套桌椅,准本供养着医术颇为高超的坐堂大夫。

    在这里,大夫诊脉可以不要钱,不过但凡大夫诊过脉定下药方子的,病人许得在济世堂抓药。

    所以,许多穷苦人家跟寻常人家,若身上不舒坦或是有什么问题,常会寻到济世堂治病。

    毕竟,哪怕是几文钱的诊费,于寻常百姓而言也是血汗钱。

    如此一来,药童见到穿着并不显眼,甚至模样跟富贵半点搭不上边的韩毅时,第一反应就是这人该也是慕名而来看诊的。

    韩毅笑着摇了摇头,并未直接拿出背篓里的匣子,只缓声问道:“兄弟,劳问一下,咱们药房的大师傅在吗?或是管事在也行。”

    韩毅现在也算是做生意的老了,在家里又没少被林秀秀调教,所以一张口姿态便能端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