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喜中大奖

A+A-

    周雪儿却微笑着,“不用,要是运气足够好,一张就够了。”

    她接过工作人员递过来的彩票,心里“怦怦”直跳。她倒不是在乎媚儿和刘颖的讽刺,而是,她担心昨天的那个预知梦并不是这辆自行车。

    她闭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气,这才轻轻地用指甲刮开彩票。

    不少人围过来,大家都迫切地想知道,她会不会是哪个幸运的中奖者。

    也有不少人不屑一顾,有多少人一口气买几十张票都一无所获。这女孩子只花一块钱买一张票,哪这么容易就中奖了。再了,大奖供销社的人收着呢,不到最后关头肯定不会放出来。

    先出现的是一个奖字,所有人都频频点头,有奖字就对了,最起码不是谢谢。

    第二个字是等字,这字毫无悬念,所有人都不感兴趣,有性急者已经囔起来。

    “快看看到底是几等奖啊,真是急死人了。”

    周雪儿轻轻刮开最后一个字,周围的一切突然都静止了,没有人相信自已的眼睛。最后这个字居然是大写的壹。这个只花一块钱买了一张彩票的乡下姑娘,竟中了一等奖。

    高音喇叭里已经响起雄壮的运动员进行曲,有人大声宣布,一等奖已经产生了。

    工作人员让周雪儿和萧天霖都站到卡车上,供销社负责人亲把自行车交到两人上。

    “恭喜你们获得了一等奖,这辆自行车,从现在开始,就属于你们了。”

    四周掌声雷动,周媚儿感觉自已已经不能呼吸了。

    娘不是,自已是福星,周雪儿是扫把星吗,为什么自已花了二十多块钱都没抠到自行车,周雪儿只花一块钱,那辆自行车就被她抢走了。

    她攥紧了拳头,长指甲深深地嵌入掌心,她也不知道痛。

    刘颖却在这个时候不识时务地了一句,“媚儿,你妹妹运气咋这么好啊,只花一块钱抠了一张票,就抠到了自行车。”

    “住嘴!”周媚儿憋了一上午的气顿时撒在她身上。

    “不话没人当你是哑巴。”

    周雪儿一眼瞥见了,心里暗自发笑,跳下卡车,走到她身边,

    “姐,你要实在喜欢,我可以借给你骑两天。”

    没等周媚儿回答,萧天霖已经推着自行车过来。

    “不行,这事我不能答应。从现在开始,自行车与老婆,概不外借。你好心把自行车借给她,她要是骑出去不心摔坏了怎么办,我们又不好意思让她赔。我刚才问过了,这辆自行车供销社要卖5块钱,还要计划。雪儿,别看你姐现在穿得挺体面的,可要赔一辆自行车,还是够呛。”

    “你!”周媚儿气得胀红了脸,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她也不敢发作,心里恶毒地诅咒了一句,这才恨恨地,

    “别得意得太早,这自行车你们会骑吗,要是扛回玉龙村,那才丢死人了。”

    刘颖跟在后面补一句,“对,不会骑摔死你们。”

    萧天霖爽朗地大笑,“这事不劳你们费心,自行车我早在念书的时候就学会了,单骑车一点问题没有。唉呀,我做梦都想要一辆属于自已的自行车呀,没想到,居然花一块钱就梦想成真了。”

    周媚儿的脸已经变成了猪肝色,知道在周雪儿和萧天霖面前讨不好好去,只得转身走了。

    刘春花娘家亲戚来拜年,给她带来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周雪儿在城里卖衣服被市管会查了,衣服被扔了一地,周雪儿和陈美芳还被带到市管会狠狠地训了一顿。要不是人家看她们可怜,不定现在还在拘留所关着呢。

    亲戚走后,刘春花跟丈夫四眼一分析萧家这些天来的动态,很快就认定,亲戚的事是真的。

    这很好理解,如果周雪儿没被市管会查处,她怎么可能不在家做衣服,反而跟着萧天霖一天到晚到处瞎跑。当然,这事最有发言权的要数张秀英了,她家就在萧家隔壁,萧家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她的眼睛。

    两人悄悄把张秀英叫到家里一碰头,张秀英只一想就拍着大腿,“这事错不了,肯定是真的。”

    见刘春花和四眼两口子听得正劲,她便把腊月二十九那天看见周雪儿晕倒的事绘声绘色地了一遍。

    上次她舍了脸去求李淑珍换布票,却碰了一鼻了灰。虽然后来她通过别人的成功把布票换成了钱,但这个仇算是给李淑珍记下了。现在得了会,自然不肯放过。

    “萧家把这事瞒得死死的,就怕村里人知道了。依我,咱们不能就这么算了,得给萧家一点厉害尝尝。”

    见张秀英一脸的阴鸷,四眼心里不由得颤了一下。

    “三婶,我记得你们两家以前好得恨不得穿一条裤子,现在怎么弄得跟乌眼鸡似的。看你这架式,竟恨不能把萧家人给生吞活剥了。”

    实话,连张秀英自已都弄不清楚自已对萧家,对李淑珍哪来的这么大仇恨。

    真要萧家是怎么得罪她的,恐怕是从周雪儿采蘑菇发财开始的吧。萧天霖生病的时候,两家只是断了来往,她只是怕过了病气,并不恨萧家。

    令她气愤的是,两家就隔一堵墙,萧家卖蘑菇发了财,凭什么不告诉自已,让自已也分一杯羹。

    这样的大实话当然不能在刘春花和四眼两口子面前,两家表面上好得蜜里调油,谁知道哪一天,两家就翻脸了。

    张秀英虽然没文化,这点道理她懂,广播里讲的那些一套一套的大话她更是信拈来。

    “路不平有人铲,事不平有人管。我这人最正义了,就是见不得有人搞歪门斜道。”

    刘春花扯了扯丈夫的袖子,“别把话题扯远了,还是现在怎么办吧。”

    四眼思忖着,“上次卖布票的事,李主任到村里来查,最后不了了之,估计李主任是怕周雪儿背后的周书记。依我,这次咱们不能再走李主任那条线了,得另想办法”

    “什么办法?”刘春花对丈夫话总卖关子十分不满,“别弯来拐去给我掉文,赶紧把话给我清楚,另想什么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