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公社

A+A-

    木收拾妥当,就背起自制的背篓,又把空间里拿出来的大米和白面都装背篓里,虽然每样只有三斤,木还是决定带着,因为一旦遇到传中的黑市什么的,也可以随换点票票。都:一分钱难道英雄汉,如今的木被票票难住了,也得亏木把这点细粮带走了,不然还真麻大烦了。

    木把粮装筐里,上边用一个草帘子盖上,背着就出门了。

    “好冷啊!”木念叨一句,脑袋上边的纱布已经摘下去了,木没有帽子,她的貂皮帽子被美人娘拿她娘家去了。家里连一块布都没有,她现在好羡慕毛蛋脑袋上的那块方头巾。好在大棉袄大,木把大棉袄使劲往上提了提,遮住半个脸,这样还暖和些。

    牛车正在队部院里,木觉得自己来的挺早,结果看到的是:牛车上已经坐了十几个臃肿的妇女。车老板苏老贵正吞云吐雾的坐前边,车上马上没位置了。

    木赶紧上前,把背篓摘下,放在车上,自己脚并用的往空位置上爬。

    “哎!你拿个大筐,自己就占这么大地方,咋那么不要脸呢?”一个尖刻的声音叫道。

    木一呆:这人不认识,确定自己没罪过这人,脸都不熟,这是整的拿出?

    “木,把筐给爷爷,爷爷给你收着,下车过来拿。你就坐这。”车老板苏老贵——王大娘的老伴走了过来,把木的筐提走了。看来,邻居还是常来常往的好。

    “哎,谢谢爷爷。”木哈着气,然后爬上了车,那妇人再没什么,尽管眉眼间都是嫌弃,木坚决没看见。

    “木也去公社啊?”一个穿着挺素净媳妇对木道,她旁边一个十二三岁的丫头,皱着眉头看了木一眼。

    “嗯。”木面无表情的回道。

    就见那女娃又看了木一眼,撇了撇嘴,却没话。

    “苏老爷子,你还等谁啊?啥时候走啊?再不走就晚了。”刚才尖刻妇女喊道。

    “再等一会,她们再不来咱就走。”苏大叔道。

    “别走!别走!等俺一会儿,俺来了。”两个妇人气喘吁吁的跑了过来,浑身上下捂得严严实实的,也看不出来是谁,但是听声音有点熟悉。

    “赶紧点,就等你俩了,要不是老六昨天给俺打了招呼,俺可就走了。”前边苏老贵道。

    这一出声,木才想起来,这声音就是九宝六嫂,对自己不怎么待见的那个。另一个是九宝的某个侄儿媳妇,至于那个记不得,太多了。

    这俩一上车,车上马上拥挤起来,不过挤挤倒是暖和许多。

    “木,你来了?”九宝六嫂一坐稳,先呲个牙冲着木话。

    “六婶好。”木也呲个牙打招呼。

    “你自己也没去过公社,九宝让你今儿跟着俺。”话间,毫不掩饰的不屑,显得勉强的很。

    “嗯,好,谢谢婶。”木木木的答应了一声,心里却不然:公社能多大啊?还能走丢了?世界那么大,朕都逛了几个来回了,何况一个公社。

    “六婶,你家九宝待木真好。”刚才还嫌弃木大筐的媳妇,热情地。

    “嗨,孩找事儿,不够添乱的。”顾六婶一副不耐烦地样子。

    还别,自从顾六婶要照顾木之后,再没人找木麻烦了,都只顾各自聊天,木也带了耳朵来,仔细的听着。

    雪后天晴的温度极低,北风呼呼地刮,地面的积雪被压实在路上,牛车走过,再次压的“咔咔”的响,高低不平的乡下土路,颠来颠去的,颠的木屁股疼。

    通过广大妇女们的交流,木又知道:她们三队在最山里。

    山里出来是二队,大队部就设在二队,二队有一个代销点,这代销点是苏家屯子三个队村民共有。代销点主要卖的是酱油醋,孩吃的饼干、糖块,还有火柴、灯油,针头线脑等物件,其他的没有。木想买布,就只能去公社的供销社买。

    再往外走是三队,三队出去就是人民公社,所以三队的社员,总觉得他们的身份更高级一些,因为他们离公社近,尤其是比三队。这就是传中的:五十步笑百步。

    颠簸颠簸的走了一个半时多,终于到了目的地:大梨树公社。

    牛车正停在公社前边的一块空地上,是公社的广场。

    木一下车,就从苏爷爷里接过背篓背上,呲着牙笑着道了谢。

    苏爷爷叮嘱木,让她紧跟着顾六婶,不要自己瞎跑,心拐子拐去。又把下午回去的时间告诉她,叮嘱她别错过了时间。

    木一一答应,只是不知道顾六婶爱带着她这个拖油瓶吗?

    等木背上背篓之后,顾六婶也已经走远了。木觉得这也挺好。

    苏老贵眼瞅着顾六婶带着侄儿媳妇走了,其他人也走的走,就剩木一个,不由得撇了撇嘴。

    木离开苏爷爷,用了半个时,就把整个公社逛了个遍,整个公社也就两条街:前街,后街。

    仅有的二百米长的窄马路,坑坑洼洼的,不会知道修了多少年,是前街。

    前街上最好的建筑就是人民公社、公社食堂,公社对面是大梨树卫生院,公社左边是大梨树副食品商店,然后大梨树供销社,右边是大梨树农副产品收购站。然后就稀稀拉拉的居民区,居民区全是平房,没有楼房。

    后街是土路,有一个学校——大梨树中学,远远地望着,那边还有一些高大的建筑,听是粮站。

    街面上半天能看见一两个人,有的骑着自行车,有的走路,一水的黑棉袄或者蓝棉袄,传中的黑市在哪?

    在村民们眼里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地方,木觉得太落后了。然而就这个落后的地方,也比她家的山沟子先进不知道多少倍,最起码这里有电。木觉得真好羡慕,什时候村里也能接上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