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心潮澎湃
女生最后还是跟男生分了,男生无法阻止,很恨她,怪她最终离开了自己。终于有一天,他成功地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赚到了第一桶金。他给她发消息,问后悔吗?她没有回复。去找她,发现她已经结婚了,还有了一个孩子,邻居,她的丈夫抛弃了她。他跑去问她,后悔吗?女生——不对,已经是女人了,她笑着对他:“祝贺你啊。”
他忽然就哭了。他问她,能不能重新在一起。她,抱歉啊。
为什么呢?他问。
我们已经分很久了,我已经有了自己的孩子了。她。
这是姚远风写的剧本。
从头到尾都是以男生的视角来讲的这个故事。
他在把剧本给她的时候,,如果这个世界上有人真的能够理解剧本里的她的话,那个人最有可能是她。
周云心想,姚远风不能理解的是什么?
是不能理解女生为什么要跟他分,还是不能理解女生为什么不肯跟他复合?
他都成功了,有能力抚养他们了,为什么不呢?
周云读完剧本,心里面多多少少有点明白了。
讲实话,这个剧本要写得多好,多有艺术价值,可能谈不上。这就是一个很普通、甚至有点庸俗的爱情故事,但整个剧本就像一个回忆录,字里行间都是真实的情感,真挚的回忆。周云打赌,这就是姚远风自己的故事,否则这个庸俗的故事不会写得那么动人。
但这是一个残缺的、不完整的剧本。
周云心想,这个剧本,还缺了她的视角,她的故事。
宋迟回来以后,她跟他讲了这件事。
宋迟有些惊讶,问:“姚远风自己写的剧本?”
“嗯。”周云点头,“惊讶吧?我也很惊讶,但是他写得很动真感情,就那么简单的一个故事,但看到最后把我心里面看得有点涩。”
宋迟问:“我能看一看剧本吗?”
周云:“我先问一下他吧。”
姚远风可以。
宋迟就拿过去看了。
周云去给自己热了牛奶,又去看了一会儿约翰勒卡雷的柏林谍影。宋迟看完剧本以后,走进房间里来,:“我看完了。”
“怎么样?”
宋迟笑了一下,:“实话,如果你演的话,我也想演。”
周云有些惊讶地看着他。
“我已经很久没有演过爱情电影了,而且,这个故事挺感动我的。”宋迟,“不是这两个人之间的爱情很感动我,而是这种人生的遗憾感,我很喜欢这个故事的遗憾感,它没有什么大团圆的结局,也没有什么强行的煽情。”
周云笑着点头,:“我也是这样的感受。”
“真是没想到,姚总竟然也会写出这样的剧本来。”
“严格上来,也不算是他写出来的吧,所有发生过的故事,产生过的对白,都是记忆里的过去。”周云,“正因为如此,所以才会,他根本不理解为什么剧本里的她为什么要这么做。”
宋迟问:“那你理解吗?”
周云摇头,“有太多种解读。”
“那你演的话,打算怎么演?”宋迟问。
周云:“按照我的解读去演。”
这天晚上,两个人一直在聊月光下的你,由此也展开聊了很多。
到入睡前,宋迟才:“这一次戛纳,我会陪你一起去。”
“啊?真的吗?”周云惊喜地问。
宋迟点头,:“布里奇先生邀请我担任‘一种关注’单元的评委。”
周云脸上的表情更加惊喜了。
“啊?太好了!”周云发出惊喜的叫声,抱住宋迟,高兴地,“天呐,你也太厉害了!竟然被邀请做评委了!”
宋迟:“是啊,能够跟你一起参加戛纳电影节,我也很开心。”
“我的不是这个,你太牛了,这么年轻竟然就被邀请做评委!”周云,“宋迟,你是我的偶像。”
宋迟笑得很灿烂。
“这个消息,还没有对外公布吧?”周云忽然想到什么,问。
宋迟:“对,还没有对外公布。”
周云:“那得先保密了,不过,等这个消息公布出来以后,大家肯定会很骄傲的。”
“嗯,我也觉得。”宋迟笑着,“这两年我拍了不少主旋律片,已经有很多前辈打电话来提醒我,不能够总是拍这种任务片了。他们都还是希望我们能够真的把华语电影带到世界各国去,而不是仅仅在我们自己的国家。这一次去做评委,他们应该会很高兴吧,这几年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国内的电影人越来越少地出现在世界电影的舞台上,以后我们继续努力,让更多优秀的电影人站上去。”
“嗯!”周云用力点头。
她无法用词语来准确地形容自己此时此刻的心理感受。
是一种既骄傲又自豪的感受,是一种充满豪情万丈的感受。
心潮澎湃,无法马上入睡。
翌日,周云要到公司开盛装之下的制作会议。
郑晓雯一见面就:“云,这一次戛纳红毯的礼服,我给你留了还没有曝光的最新设计,你什么时候有时间,到我那里去挑一下?”
周云了声好。
“不过,晓雯姐,这一次红毯我会穿vx,其他几个场合,我有别的想法,不会穿vx,提前跟你一下。”周云,“不是不想穿vx了,但有其他工作上的合作,我需要配合一下其他的合作方。”
郑晓雯愣了一下,笑着:“只要红毯上穿vx,我还什么?你已经把最好的给我了。”
周云拥抱郑晓雯,:“谢谢晓雯姐理解。”
“这一次去戛纳,我也还是会去哦,到时候我这边会帮你搞定最大牌的时尚杂志,把最显眼的采访位置留给你。”郑晓雯,“你可真是争气,去年刚去了威尼斯,今年马上马不停蹄地去戛纳,加油,加把劲,我正在跟欧洲那边的合伙人争取把你的ttle提到全球代言人的位置,当然,他们更加青睐好莱坞的女明星,我理解,但我会努力把你推上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