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五章 田月桑时(三)
都春雨贵如油,如今登州春雨何止贵如油,简直贵比黄金。
只可惜老天爷还是太过悭吝,虽下了一场雨,却是得可怜,几乎刚湿了地皮儿,便出了日头。
明晃晃晒上半日,地上是半点儿痕迹也没了,好似这场雨就是一场清梦。
不过,但凡有点儿雨水,总归是有希望的。
因着来了新知府,不知道哪里吹来的风儿,什么是知府带来的这场好雨,又不过是靠海的蓬莱福山这带雨水少了些,栖霞莱阳是雨水充沛的
“睁眼睛瞎话!”一个微微有些佝偻的老汉一边儿自扁担上卸着水桶,一边儿啐了一口在地上。
“哪年不或多或少总要掉几个雨点子的,和新官儿有什么相干!更别,靠着水边儿不当雨水更大吗?倒是山上的雨水更大了?!没这个道理!这是瞎话都编不齐全!”
“嘿嘿,这个,这个就这么一罢了,老吴叔你就当听个乐子”一个健壮的伙子将捆扎结实的一大摞笸箩、簸箕、扫帚拆开来,分门别类的往墙边架子上堆放,一边儿讪笑着劝道。
确实,山东虽是报了旱灾,但并非整年滴雨未下——若是真个那样,只怕要赤地千里了,也不会是如今这般尚能掌控的情形。只不过是比起正常年景,雨水要少得多罢了。
此时还是靠天吃饭的时代,降雨不足直接导致粮食减产,而西三府平原地带人口众多,这才形成了百姓食不果腹、灾民遍地的情况。
登州因为良田不多人口少,又有漫长的海岸线,境内也有大河流,总有些渔获,情况要相对更乐观一些。
当然,那也是相对而言。
年景不好,粮食减产,就大幅度提价。寻常百姓人家负担登时加重,形成有粮无钱买、依旧饿肚子的情况。
“俺哪里还乐得出来?!”那老吴叔得生气,顺将个水瓢丢在桶里,水瓢去势过猛,激出来些水。
吴家位于府城西北水门附近,穿城而过的黑水河由此处入海,故而西北水门也被称为“下水门”。他家有这便利条件,打水容易,虽在大旱之年,却也不上多珍惜水。
那伙子家却是乡下的,离着河水远,家里地都旱着,取水不易,瞅着那洒出来的水,心疼得直抽凉气,忙冲过去将一荡一荡的水瓢按稳当了,口中道:“是是是,老吴叔,您消消气,别拿水撒气呐,打水多不容易”
老吴叔瞧着伙子的样子,叹了口气,道:“是。不拿它撒气。金哥你们那边儿起了社仓领着粮了,你是不知道,这城里不设社仓,官仓里的粮食又都调乡下给你们立社仓了,那些猪狗不如的黑心米铺粮食一日翻三番的涨,逼得俺们都要吃不上饭了!”
那金哥忙道:“老吴叔,你且放心,沈大人是不会让那些为富不仁的东西乱来的!听官府已在向各家大善人、大官人家里和买粮食了么?功德碑上都刻了新名姓呢”
老吴叔哼了一声,道:“你入了社仓领了粮食,当然为那新官儿好话!哪里知道俺们这些饿肚子人的苦!”
金哥既是从社仓领了粮食解了饥,社里又有牛替各家耕种,省了人力,让他有工夫多编些笸箩簸箕出来卖钱,他真心觉得新来的沈知府是天底下一等一的好人。
当然,他更是怕老吴叔这倒完苦水就哭穷,短了他的货钱。
所以他干笑两声,急急维护道:“这不是,这不是,沈大人出城去巡察县里,还没回来么。等大人回来就好了,就好了”
老吴叔哪里是能被这一两句服的,还想再驳两句,忽然那边门咣当一声响,唬了两人一跳,就见吴婶子风风火火跑了出来。
他家这处后院是自家住,前面临街则是个的铺面,开着一家杂货铺,老吴叔去挑水的时候,吴婶子在前头看店。
吴婶子里抓着个沉甸甸的钱袋子,边跑还边嚷嚷,“快,当家的,快拿上粮袋子”一抬头正瞧见了金哥,她不由大喜,两步过去拉住他,道:“金哥儿来的正好!快,同你叔买粮去,你壮实,挤得进去!”
金哥一头雾水,不明所以。
那边老吴叔已是急了,一边儿往那边架子上翻起空下来的粮袋,一边儿骂道:“这又怎的了?怎又要抢了?”
“亏得对街李娘子来告诉俺!”吴婶子跺着脚骂道:“不知道哪里冒出来个天杀的雷大户,为了讨好新来的大老爷,要捐米粮往西山那边儿的村里建社仓,自家没粮,便高价往魏家、秦家等几家买粮去!粮铺原就卡着数儿卖的,再叫姓雷的忘八买去半仓,可真个没得卖了。现下,大家伙儿都赶在雷家来拉粮食前去抢买呢!”
金哥还是有些糊涂着,已是被老吴叔拉着往外走了。
吴婶子在后头扯着脖子高声叮嘱着:“金哥儿替俺照看着点儿你叔!别叫他给挤坏了!回来俺就给你结算笸箩钱,一个子儿也不差你的!一会儿俺拔筐头茬的菜给你媳妇儿尝尝鲜。”
金哥闻言大喜,他媳妇正大着肚子,前两日还叨念着想吃口鲜菜来着。
因着打水费力,人吃水且愁,院子里早已是不种什么耗水大的青菜了,这些时日都是腌菜野菜就饭的。
金哥响亮的应了一声,扶着老吴叔加快了脚步,又殷勤问道:“俺还有两个同村的哥哥也进城来了,可要去喊他们来同咱们一起去买?”
老吴叔摇头道:“不用,来不及了。你是不知道,魏家的粮铺卡着数儿放,一会儿就被抢没了。也就头些日子”
他顿了顿,也不得不承认,新知府刚来时,情况是要好些的。有和买米粮、饷仓粮食、辽东粮食等等消息,粮价降了,大家伙儿也都不急着屯粮了,粮食也就好买了许多。
“都是他娘的社仓闹的!狗日的姓雷的掺和什么社仓!”老吴叔恨恨道。
金哥缩了缩脖子,他是得济于社仓的,也不好接茬,便转移话题夸赞起吴婶道:“吴婶子这种菜的艺也是一绝,俺瞧着去府衙应卯做个专家也行了!”
老吴叔嗤笑一声,道:“不是俺老汉吹牛,你婶子伺候菜园子是有一的。只不过,那个什么专家,是给你们耕种人立的,俺们去了也选不上,不过白搭工夫。”
金哥忙道:“不是不是,叔,俺媳妇娘家那边靠海边儿,听是懂打渔的、懂养鱼虾的都能做专家的,养菜蔬如何就不能了?!且去试试嘛,也不搭什么!”
老吴叔闻言倒是有些动心了,这专家可是每月都能在衙门领钱粮的!
“那俺回头就去打听打听!”他道。
眼下嘛,还是买粮要紧!
过一道街再拐个弯便有一家魏记粮铺,此时已是里三层外三层挤满了人。
金哥二话不,甩开膀子就开始往里挤,他人高马大,很快挤出一条豁口来,当然,也没少招人骂。
老吴叔也不管那个,趁跟上,两人很快就到了人群中心地带。
只是前头也都是青壮,大家互不相让,便实走不动了,就只能等着前头人买完再。
周围人声嘈杂,什么的都有,就听一个尖利的声音嚷嚷道:“姓雷的忒不是东西,拿着知府大老爷压魏员外!好在魏员外仁义,也没关了米铺,只不知道能顶多久,还是趁着有粮食赶紧多买些!”
又一人道:“恁得轻巧,如今粮食都是个什么价儿了,就是他敞开了卖,俺们能买得起几斗?”
“那你看的也是今儿的价儿,你怎知道明儿缺粮又是个什么价儿?还不是早买早落便宜!”那人回道。
又有人应和,道:“这一冬存粮吃得差不离儿了,眼下苗儿才栽下去,起码得仨月才能见着新粮。这价儿啊,只会高不会低!”
“知府大人不是有辽东粮食么”
“知府大人还先可着社仓来呢!粮食都去乡下建社仓了,哪管城里人死活!”
“今儿粟米都两百文一斗了!他娘的还让不让人活!不买了,不买了,俺往乡下买去,他们不是从社仓里领了粮?俺不信这个价儿没人卖!当初荒年一两多银子一石米就顶了天儿了!”
“傻子才卖你!社仓的规矩可严着,领粮是救急,若是倒买倒卖的,抓住几倍的赔回来,还撵出社去!”
老吴叔听了一耳朵,也忍不住问金哥:“真有这样严?”
金哥苦笑道:“比这还严呢,村子就那么大地方,那么几个人,都相熟的。若村里来了外人,左邻右舍的如何不知道?从谁家拿了东西没人瞧见?况且进城的还有城门税呢,扛一袋子粮进城,谁管你是买来的还是要去卖的”
老吴叔叹了口气,又骂道:“这狗日的世道”
里头喊着粮米涨价,外头又喊着明日雷家就要来把粮米拉走,今日不买明日怕就买不着了,一时间,整条街都混乱起来。
抢购潮从白晌持续到日暮。
第二日,秦家、齐家等几个开着多处米铺的人家都关了铺面,表示无粮可售,只魏家粮铺仍开着门,但价格涨了些,又限了量,没买到粮食的百姓不免怨声载道。
当街就有人喊出了“新知府来时还的好好的,怎的现在只顾着乡下,倒要逼得城里百姓们去死吗?!”
这话端是诛心!
且又喊出了许多城里人的心声。
只是登州地方偏,靠海又有卫所在,多少是个震慑,便少有强梁乱匪,府城里更多是顺民,听得这样的话,便是有那闹事的心,也没闹事的胆儿,遂应者寥寥。
但粮铺里不明真相的伙计们可是吓得够呛,纷纷嘀咕道:“这样下去,只怕要出乱子了。”
他们也是寻常百姓人家出身,这样的粮价都是吃不上粮的,还是店里给了好处,威逼利诱,叫一个两个都闭了嘴。
饶是如此,还是有人忧心忡忡去问掌柜的,自然只得到一句“做你的事儿吧,少管其他”的训斥。
掉过头来,掌柜的却是瞧着门外,暗叹道,怎的还不乱呢?东家只怕乱不起来呢!
而这些粮米铺的东家们,都聚在魏员外宅中密室里,议着寻衅滋事的大计。
*
“钟知县来找俺家老爷子了。”秦三进得门来就是一张黑脸,大马金刀往那边一坐,拍着桌子嚷道,“老爷子都没叫俺回去,倒是老二那贼头鼠脑的东西凑上前去了。”
圆润富态的赵员外和和气气的笑着,“钟知县都去求秦老太爷了,不正是他们顶不住了。”
钟知县乃是蓬莱县知县,大约是附郭的缘故,素来是没什么主意的软性子,上司又换得勤了些,他越发是谁啥都听的主儿,胆怕事的厉害。
魏员外却是目光闪了闪,只是来了个知县,知府没在,同知可还没露面呢,是不想蹚这趟浑水,还是先让知县来试试水深浅?
与云鹤楼韩家的老太爷退隐养老不同,秦家产业虽是唯一的嫡子秦三爷打理着,但实际上秦老太爷并没有全然放,年底总账还是要老太爷过目的。
而秦二是秦三的庶兄,商户人家不似书香门第庶子还能以科举出头,商家庶子基本上都是沦为掌柜、管事角色,替嫡支打理产业。
若是有些能耐的,许能攒下些家底,分家出来单过后自己闯出一片天来。但更多的是一辈子当个管事依附嫡支过活。
庶出的秦大属于第二种,没什么本事,只任劳任怨的,为嫡支管事,死的又早了些。
秦二则是属于第一种,他有能耐,虽惯会伏低做、肯巴结人,看上去本分,可实际上一直没断出去单过的心。
秦三却是不想放秦二出去的,不是秦二起多大作用,而是秦二在铺子里呆的年头长了,进货卖货门儿清,又结交了不少人脉,真放他出去他不挖自家墙角才怪。
秦三甚至想过,等老太爷过世后论及分家时,就直接让秦二去见秦大得了,一道下去伺候老太爷也方便。
秦二呢,未尝不知道兄弟的想法,只不过还在秦家门里,不得不向这嫡出的当家人低头罢了。
钟知县跳过秦三去找秦老太爷,又有秦二在场魏员外心下冷笑,这是想拆他们台呢?只可惜秦家已是在他们船上了,找谁也没用。
“若是他们真顶不住了,这乱子大了”一个刘姓员外擦着额角的虚汗,呐呐道。
赵员外收了一脸和气,烛火映衬下,神色间带出几分狰狞,道:“大乱子乱子也不会是冲着咱们来的,咱们仁义也扮完了,店里也没粮了,能拿咱们怎样?你怕个什么!”
刘员外张了张嘴,又默默闭上了,只去看魏员外。
魏员外咳嗽一声,道:“能有什么乱子?便是穷鬼饿急眼了,奔着府衙去,也不过求个开仓放粮罢了。放粮有多少粮?登州府如今有多少粮能用咱们不清楚?到头来没了米粮安抚百姓,那一位还是得来找咱们。”
他等的也就是这场闹,若是被围了府衙,就算最终解决了,没形成民乱,那也是官员的大失职,将永远成为这知府履历上的污点。
想来,他那高官表妹夫是很乐意看到这点的,没准儿会重赏他。
他初时也没想到会这么顺利,哪知道老天爷都帮他,送了个雷大傻子来。
听雷大傻子去巴结了陆家,那就是要巴结知府了,妙极,可不正好拿来扎筏子!
魏员外瞧了眼齐员外,问道:“齐五爷,登州卫戚爷、萧爷那边怎么?”
“那位同英国公府有些干系,似是还有旁的将门,戚爷这人你们都知道的,是明着了不会管。”齐五爷道,“倒是萧爷这边,本就和陆家有梁子,一直被马爷压着就够窝火了,这次又来了个德州外八路千户升的佥事,好大的派头,隐隐又压在他头上,早憋着一肚子气呢。”
同德州卫一般,登州卫也是按制应有四个指挥佥事编制,却实际上挂了七个人的职,再算上新来的潘家玉,正好凑两桌麻将。
既是超员,自然就有的有实权,有的没实权。
陆家海贸这块当初走了有实权的指挥佥事马骋的路子。马骋能耐不,却是个吃独食的性子,指挥使的账也不很买。陆家是圆滑又不是冤大头,孝敬卫所别的大人只是寻常节礼罢了。
海贸的利润越来越大,如何不让人眼红,这位萧爷名萧东同,论资历其实比马骋还老的,如何甘心让马骋一人独吞,便想着敲掉陆家,再寻一家来做。
结果当然是没能成功夺下海贸这块蛋糕,反而成功惹恼了陆七老爷,两处撕破了脸,陆七老爷也不是善茬,生逼得那家商户阖家搬离了蓬莱,往文登去了,之后陆家连寻常的节礼都不往萧东同这边送了。
萧东同如何不恨,那是咬着牙想弄垮了陆家的!
现在又来个陆家一系的潘家玉作佥事,且有来头,摆明了会分走本就不多的实权,一有收拾人的会萧东同自是不会放过。
众人脸上都不自觉带了期冀,等齐五爷下文。
却不想齐五爷道:“萧爷让咱们想法子把姓潘的扯进来,他就能一锅烩了。”
众人便又拉下脸来,好嘛,的好听,他们一群商人,和潘佥事个武将八竿子打不着,怎么去扯!
倒是赵员外摸着肥下巴上没几根的胡须,道:“到时候派人送个信儿,就府衙被围了,姓潘的就得急嗷嗷的跑来护着。听,姓潘的还没分派好职司呢,下也没甚人,萧爷那边想是要拿这个把柄的。”
魏员外摇头道:“那位没回来呢,姓潘的如何不知。既那位不在,他怕是不会来的。”
赵员外脸上肥肉抽了抽,扯出个狰狞的笑来:“姓潘的才受了那位的提拔,只怕正愁没处报恩呢,越是那人不在,才越显出他这看门狗的好处来?”
魏员外也露出个笑容来,“的也是。那可要好好遣人去。”
两人相视一眼,随即朗声大笑起来,周围也不乏跟着凑趣陪笑的。
只先前一直叫嚣得最欢实的秦三爷这会儿却是一张棺材脸,像刚从坟里刨出来似的死气沉沉,别笑了,就是一口活气儿都没有。
那边儿赵员外刚订了计策,自觉得意,瞧见秦三爷如此,便皱眉道:“你还怎的?秦太爷了什么?”
秦三爷并没有答话,而是烦躁的挥了挥,道:“他娘的谁知道老不死的抽的什么风!老糊涂了!”
赵员外下意识去看了一眼魏员外,后者使了个眼色,赵员外便又堆起笑来,道:“气什么,想是老太爷没瞧见这两日进账,这事儿成,老太爷也只有夸你的。”
秦三爷一时发狠,咬牙切齿道:“哼,就让姓钟的姓沈的都瞧瞧爷爷们的段!”
密室里的商定妥当,诸人便分头行动,或往店里去,或往卫所去。
魏员外送走众人,回来书房招来心腹幕僚——自从他那远房表妹飞上枝头后,他自觉身份不同,也仿那些读书人,重金请了一位秀才作幕僚,专门负责给他那尊贵的表妹夫大人写信的。
他将“登州民乱”事细细了,由着幕僚刘秀才润色一番,再工工整整誊抄了。
且两人还研究着写出几个不同本,只看明日民乱情况,能对上哪个本,就立刻着人快马加鞭将那本书信送出去,务必第一时间让表妹夫大人知道。
这首功一件,断不能让人抢去了!
万事俱备,只欠明日民乱了。
*
翌日,抢粮的队伍也早早排在了各家米铺门前。
秦家齐家昨日就停业了,今日一早继续悬挂无粮可售歇业的木牌,买粮百姓便也不纠缠,而是第一时间往昨日还在卖粮的魏记跑。
魏记并没有告罄的木牌挂出来,可是也一直没开门,导致门前人越聚越多。
粮价日高,可前来买粮的人并不会减少,相反,历来都是越涨价越抢购的。
买不起一石的买一斗,买不起一斗的,买一升也好。
想着要断粮,百姓们谁家不着急!许多人是闻讯赶来等候的。
日头渐渐升高,四月已是初夏,颇有些热,百姓又都拥挤在一处,不少人都是额头见汗,越发烦躁起来。
紧挨着粮铺的已忍不住砸起门来,而百姓中“知晓内情”的便议论开来,担心着是不是雷家已经拉走了粮食。
一时忽有人喊着:“若真是姓雷的黑了心肝,不让咱们活了,咱们就去雷家把粮食要回来!”
“雷家就在城西!”
“对!去找雷家算账!”
“他凭什么把大伙儿的救命粮食都收走!”很快响起应和声。
人群顿时骚动起来。
然却随即有人高喊道:“别傻了!雷家哪里会把粮食都放在家里?!姓雷的是为了讨好新知府,新知府新来的,不知道登州情况,不知道咱们大伙儿挨饿受苦,那咱们就去告诉告诉他,让他知道!”
“对!咱们找姓雷的没用!咱们直接去找知府大人!知府大人既让乡下人有粮吃,怎的就不让咱们有粮吃?!”
“知府大人最是仁义,定会怜老惜贫!”
“对!找知府大人去!”
“走!去府衙!”
这次声音比先前喊得响亮多了,应和的人也更多了。
本来民畏官近乎天性,府城百姓又是顺民当惯了,初时听要去府衙,都是畏畏缩缩。
可架不住周围人都在愤慨激昂喊着去府衙、找知府、知府是大好人,在这样氛围下,民也不免添了几分胆气。
因又有人不断在咒骂着这倒霉的年景、买不起粮、买不到粮,愤愤然着官府偏心乡下人,对城中百姓不公,便又激起民众几分怒气。
有领头的,有起哄的,就有相随的。
有真心愤慨的,有抱着侥幸心理想试试,亦有人纯粹是被裹挟而去
如此一来,这队伍便成了规模。
人群蛹蛹而动,往府衙方向而去。
临街的店铺见状都吓得不轻,慌忙关门上板,生怕出现民乱,被人趁乱浑水摸鱼、闯店抢货。
而街巷里的一些百姓人家原本不准备买粮的,听得外面嘈杂,出来探看,被连拉带劝的加入了队伍。
半趟街走下来,队伍已颇具规模。
柳树街这边领头的是个肌肉虬结、满脸络腮胡子的高壮汉子,他声若洪钟,高喊着“找青天大老爷知府沈大人为大家做主”,带着队伍,往事先“约定”好的地方走去。
只要将几家粮铺前的百姓都带到一处,总有千把人,足够冲击府衙,造一场不大不的民乱了。
他这一伙儿人颇多,足有二三百号,乌央乌央的占满了大半条街,大呼叫,声势惊人。
那络腮胡子大汉就是这条街上的泼皮头目,寻常至多带上七八兄弟街上晃荡,这次身后竟能跟着二三百人之多,横冲直撞的,他只觉自家威风凛凛,好不得意。
眼见前面就是街口,他已是听到了临街更高亢的一片叫声,知道马上就可以汇合另一支队伍了。
为了不堕自己这一伙儿的士气,他深吸一口气,提气大喊道:“去府衙!找青天大老爷问问”
街口突然出现一队兵士,皆穿着登州卫士卒制式衣裳。
那络腮胡子大汉半句话噎在嗓子眼里,禁不住呛咳了两声。
见了这阵仗,他非但没害怕,反而微微兴奋起来。这次,萧爷那边的赏也能一并拿下了!
他死死盯着对面的兵卒,只等着他们抽出家伙来,他就高喊一声“官兵杀人了,大家并肩子上啊”。
人群里混着的他的弟兄,也渐渐向他靠拢。
只见登州卫的兵卒向身后一伸
络腮胡子大汉下意识摸上腰间的匕首
然后
“当当当当当当当”
忽然刺耳的锣声响起,震得人耳根子发麻,脑仁子嗡嗡直响,立时将吵杂的人声淹没了下去。
哪里还有人会吵吵,百姓们纷纷捂住耳朵,甚至蹲下身去。
队伍前进的脚步登时一滞。
随着锣声停歇,那队兵卒中一人踏步而出,敲一下中铜锣,便高喊一句:“诸百姓听了,速回家取上户帖,往饷仓排队领口粮。日放有限,先到先得,若今日排不得,明日赶早!”
他声音一落,后面那一列兵士齐齐敲一声铜锣,再齐声重复了一遍此言。
声音稳稳传了出去,百姓队伍中立时炸了锅。
大家又惊又喜,忙问真假。便有人回嘴道:“都穿着登州卫所的衣裳呢!敲锣打鼓的,哪里会有假!”
又有人喊道:“甭管真假,去看看就知道了,也耽误不了多少工夫!”
话间已有那脑子活络的脱离了队伍,急匆匆往家里去翻户籍去了。
往府衙去不过是喊上几嗓子,府衙又没有粮米,也占不着什么实打实的好处。而领口粮却是真真切切放在眼前的,去晚了可就没了。
又有谁是傻的,算不开这账?
原本气势汹汹的人群登时作鸟兽散,大家都急急往家里赶去。
登州卫的兵卒就改为敲锣指路,防止大家方向不同,彼此拥挤碰撞踩踏。
此番变故就在眨眼之间,那络腮胡子大汉全然没想到还会如此,一时愣在当场。
他的弟兄更是不知如何是好,便纷纷聚拢过来,询问下一步该怎么办。
络腮胡子大汉心下十分不甘,眼瞅着到了的鸭子岂能让他飞了!他登时振作起来,乍着双臂,高喊道:“口粮能发几回?还是得去府衙”
话音未落,忽闻风声,他也是练过功夫的人,登时警觉起来,下意识闪避,可躲过了迎面而来的长拳,未躲过身后的扫堂腿。
他一个站立不稳,向前摔去,堪堪撞在地上,未等他撑着起身,就有一只大脚踩上了他的后背。
周围他的兄弟们已是摔倒一片,龇牙咧嘴惨叫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他努力侧头过去看,就见一群捕快衣裳的人扭着他弟兄们的胳膊,一个个捆扎结实。
久在街面上混,县衙府衙的捕快差役他都是熟的,可瞧着诸人眼生,便顾不上什么,慌忙喊道:“不知道哪位差爷出来巡街,的与刘捕头是拜把子兄弟”
那踩着他的人哈哈大笑道:“妙极妙极,捕头竟有个贼兄弟!哈哈,捕头的位置可要与老子让出来了。刚刚好,老子也姓刘,嘿嘿嘿,真个便宜!”
众捕快都应和的笑了起来,有人凑趣陪笑道:“刘爷作甚捕快,作吏员又轻省又有油水,岂不更妙?”
那姓刘的汉子笑道:“果然更妙!”
见街面上没“回家取户帖”的,基本上都被拿下了,他大一挥,道:“走!这就作吏员去,查他们的铺子去!”
众人哄笑起来,连带着登州卫的兵卒,齐齐往最近的一家魏记粮铺走去。
*
早在外面聚起的民众砸门时,粮铺里的伙计们就慌神了。掌柜的倒是沉稳自若,呵斥道:“慌什么,店里没粮没钱,怕什么!”
伙计们彼此对视,都是一脸愁苦,怕什么?他们做伙计的才不怕抢粮抢钱呢——抢的都是东家的呀。他们是怕,这群人进来啥也没抢到,往死里揍他们啊
于是能挪动的桌椅缸坛矮脚柜都被挪去顶门了。
待到外头的百姓被人喊着口号领往府衙去了,铺子里的人才松了口气。
掌柜的这才直起腰来呵斥众伙计:“破东烂西的都堵在门口作甚么,还不赶紧挪开,今日不开业,难道明日后日也不开业了不成?!”
堵门时他可是一言不发,显见也不是不怕的,这会儿倒来逞威风。伙计们心下腹诽,却也不得不照办。
很快东西就挪走了,没一刻,掌柜的就后悔自家多嘴了——后面闯进来的如狼似虎的官差可一点儿不比饿疯了的百姓好糊弄!
当外面喊着“官差办案”砸门时,若是堵门的东西还在,掌柜的还可拖延一二,这会儿,掌柜的已没了不开门的理由。
“查封?账目?”掌柜的眼珠子都要掉出来了,勉强笑道:“差爷莫不是在笑?”
那刘差官还没话,旁边已有捕快拍桌子喝道:“谁耐烦与你笑?!你们东家犯事儿了,现在来查封账房清点账目,莫非你想抗命不成?”
掌柜的面皮抽了抽,道:“差爷恕罪,的们拿着东家的薪银替东家看着店铺,总要尽责才是本分,不知是哪位大老爷下的令,的们也好与东家交代。”
刘差官从怀里取出份文书,在掌柜的面前抖了抖,也不容他细细看清,只指了上头府衙鲜红的大印,道:“难道咱们是匪寇来硬闯你们店铺不成?”
掌柜的牙疼似的咧了咧嘴,道:“只是,这到底是东家的私产依着大明律,若非抄家,这些账房账目”
那刘差官不耐烦起来,冷哼一声,道:“你们东家差了税银,有匿税之嫌,自然是要来封账房查账目的。休要啰嗦,若敢妨碍差爷们办事,也丢你下狱去吃牢饭!”
掌柜的目瞪口呆,原以为是哄抬物价的罪过,却没想到和税银扯上什么关系,连忙张口辩解。
差役哪里管他得什么,两个健壮捕快上来一左一右架起了那掌柜的,一把堵了嘴,半拽半拖着将他弄了出去。
伙计们一个个抖得筛糠似的,也无反抗之力,人家要干什么就干什么。
很快众衙役就将铺子里能找得到的带字儿的纸统统装进个藤箱里,大门一关,贴了封条,扬长而去。
被撵出来站在街面上的伙计们彼此对视,都不知道如何是好,末了还是年长的大伙计挥挥叫大家散了,回去等上工的消息。
至于掌柜的,他被撵出来后,见无人看管他,便已是一溜烟跑去给东家报信了。
这柳树街算是没甚大冲突便拿下了的,在东城的谷子街上,却远没有这样简单。
*
登州府城其实是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的,只是往东去,有黑水河两条支流圈出来的一片平原,在登州这多山地界算是极好的良田了,许多大户人家的庄子也多在此。
到了秋季,大批粮米都从东门运入府城,东门名唤“春生门”,不知道是不是由此而来的。
不过东城却由此形成了一片的粮谷集市,米面豆粟多在此交易,谷子街的名字却是实打实因此而起。
后来便是预备仓也建在了东城。
谷子街上粮米铺子着实不少,魏家、秦家、齐家等家自然也都有大的分店开设在此。
买粮的百姓,有许多舍弃了离家近的粮铺,特地赶往东城,正是为着这里店铺大粮米多,许能多卖上些。
因此这条街聚集的人也格外多。
在此街“领头的”讨公道的人也格外彪悍,乃是府城里一霸,因姓胡,人又长得炭也似的黑,便得了诨号“黑虎”,扯起一干地痞泼皮作个帮派,黑虎帮。
不过四月的天儿,并未多么炎热,胡黑虎却是打起赤膊来,露着两条花胳膊,黝黑的胸膛上纹着一只咆哮的虎头,着实有威势。
他下众多弟兄都混在人群中,有那不想跟着走闹事儿的百姓,遇上这等狠厉角色,也只能乖乖跟从。
这一群人同样是走到了街口,便遭遇了登州卫所士卒和府衙的捕快。
胡黑虎霸道惯了,又被人许了银子嘱咐了许多话,有恃无恐,登时便抽了家伙出来,乃是一把尺长的锋利砍柴刀。
这刀寻常百姓家也使得,算不得兵器,不受官府限制,但杀伤力却委实不。
而人群中黑虎帮众也纷纷操起家伙,或是菜刀,或是铁钎,眼见是要一场恶战。
被裹挟的百姓们多是被吓得魂飞魄散,可有哪些人拦着,又不敢跑,不知道多少人悔青了肠子。
见这边人亮了家伙,兵卒捕快那边登时如临大敌,水火棍统统操了起来。
听得一声马嘶,士卒向左右分开,让出一骑,马上人一身指挥佥事服色。
马旁亲卫高声喊话,道是登州卫指挥佥事潘大人在此,让百姓们不要冲动,府衙已开始在饷仓发放米粮,并且也会解决大家粮荒问题,让百姓们先散了各自去领粮。若是闹事,莫怪国法无情。
他这边喊完,那边兵卒们就敲着锣传话下去。
百姓们自然轰动,有指挥佥事这种高级武官在此,卫所兵卒们那些领粮之语当不是假话,大家都恨不得立时飞回家去——好吧,就算不领粮也要离了这是非之地呀。
可惜周围都是拿凶器的暴徒,谁也不敢走,生怕挨上一下子受伤乃至送命。
胡黑虎一听是潘佥事,心下便是大喜,可不正是要寻这姓潘的晦气!
胡黑虎爆喝一声,道:“休要欺俺们百姓!明明就是你们官儿把粮食都弄走了!今儿不见着白花花的米粮,俺们是断不会信的!便是今日给了,明日便不饿了?!俺们是必要去府衙讨个法的!”
他大喇喇抬起砍柴刀一指潘佥事,道:“好个潘大人!欺俺不知吗?卫所里只有一个潘大人,不过是刚调来的,还没个职司,下也没卒子,更管不着这管束地方的事儿吧?”
砍柴刀微微而晃,他歪着脑袋斜着眼睛,挑衅道:“听那潘大人功夫了得,可是要来与俺比试比试?!”
他身后几个弟兄便跟着起哄鼓噪起来。
马上者正是潘家玉,他沉下脸来,不屑的哼了一声。
亲兵立时大喝道:“兀那狂徒!好大的胆子,就你也配同我家大人过招?!既知我家大人乃是正四品指挥佥事,还不跪下磕头,还敢在那边狂吠!”
那胡黑虎其实充其量就是个地方大混子,都算不上绿林中人,不过也打听过潘家玉,知道那鸳鸯刀的厉害。
他也不是真就想来比量比量,他还怕被揍呢,不过是寻衅罢了,只消潘家玉敢与他动——哪怕是喊了周围那起子亲兵士卒来动,许他银子的那位就有法子治了姓潘的。
常理来,潘家玉一个四品武将,管三两个泼皮根本不是事儿。
尤其卫所职司除了整军备倭外,同样兼理民政、参与吏治,以及维护本地治安、协同周边地区捕盗等职能。
只是,这卫所里也是各管一摊、各有片区的。
潘家玉初来,虽得了指挥佥事的名头,目前却只是个虚衔,指挥使是要等人齐了让他整治水师备倭,暂时便闲置下来,并没有被赋予镇抚地方、维持治安的权限。
所以这会儿潘家玉出现在这儿,只消动这泼皮一个指头,若有人借题发挥,他越权行事、殴打百姓等等,潘家玉也是难逃罪责的。
见着潘家玉并不下马,那胡黑虎便料定其有顾忌,便越发猖狂起来,就差没直接喊有种你就来打我了。
那边兵卒仍只大骂,也不动。
胡黑虎身后的帮众也看出门道了,越发大声鼓噪起来,话也越发难听。
就在他们得意时,忽然潘家玉身边人影一闪,一人冲将过来,奔着胡黑虎面门就是一拳。
胡黑虎早就提防着,见对方动不由大喜过望。
不过便是对方上当了,他也不能干等着挨打呀,便忙躲闪开来,中砍刀挥出,口中却喊着:“潘大人打百姓了”
话音未落,攻来那人已极快变了招式,一晃见已是出了三拳一腿。
胡黑虎也是练过功夫的,不然怎么横行乡里,只是他连绿林的边儿都没摸着,自是因功夫稀松平常,他左支右绌,颇为狼狈,中刀也只剩下乱挥一气,毫无章法。
终是下盘不稳,只觉得腿骨一痛,身子就向一侧歪去。
对可没等他倒地,又是一拳已到了跟前,重重擂在他脸上,他当时便松了两颗大牙,眼眶也痛得几乎盛不住眼珠子了。
胡黑虎惨叫一声,高喊道:“杀人了!杀人了!潘家玉,你凭什么打杀俺!俺要告官!俺要告官!”
话没完,腕又是一疼,砍柴刀已被卸下,有人提溜着他衣领子将他提起来,力气之大,十分骇人。
只听得闷雷一样的声音在他耳边道:“胡黑虎,瞎了你的狗眼,你看看俺是谁?可管得你不?!”
胡黑虎眼睛已是有些肿了,努力的睁开眼皮,定定一看,不由得抽了口凉气,“这这戚大郎”一时惊疑不定,半晌也没出下话来。
此时场上局势已逆转过来。
胡黑虎的帮众看到他挨打,都依照先前所,朝这边围拢过来,预备闹事。
不想那边卫所队伍里迅速跑出一列人来,竟还都是精兵,近身不过三招就卸了凶徒的家伙,将人一一拿下。
然后便有拿着铜锣的衙役出场,敲着锣,告知百姓可取户帖领口令,引导着百姓散去。
这边那出的戚大郎将那胡黑虎揪到潘家玉面前,上一松,脚下一踹,将胡黑虎踹跪在地,他双抱拳道:“下官僭越了,请大人责罚。”
潘家玉哈哈一笑,拍了拍戚大郎肩膀,连声称赞,道:“哪里,是我当多谢你!待事请一了,我必去府上谢过戚大人与你!”
*
“什么?!”在砸了一套茶具之后,魏员外的香炉笔洗也遭了殃。
他双目赤红,恨不得将整张桌子都推翻了去,以发泄心中怒火。
早上时候魏员外还十分得意,下人回报米铺门口都是百姓时,他已是按捺不住,直想立时打发快马往济南府送信了。
他只道这件事稳了,越早报与表妹夫大人知道才好。至于后续发展,他准备有消息就写下来,再分批派人送上路,反正只要扣上民乱的帽子,便是大局已定。
没想到后续完全不按他思路来。
当离他宅子最近的店铺来汇报被查封时,他又惊又怒,“吃了熊心豹子胆了!敢封了老子的铺子!!!快叫刘先生来写信给布政使大人!”
而听是查税,魏员外怒极反笑,“去他娘的税!莫这几年山东夏税秋税都是免了的,就是不免,老子才卖了两天贵价粮,还没到收夏税的时候,他个崽子敢加税?!”
大明税收首重田赋,其次是盐税,再次才是商税。商税又分为关税、舶税、市税三类。
其中市税基本上是按照三十取一收取的,明初还有“凡物不鬻于市者勿税”的原则,对市税收取并不严格。直到仁庙、宣庙年间,钞法推行,才开始逐渐增加商税。
不过比之其他税金,商税仍是少的,且官员也并不以多收市税为业绩,相反,面儿上还要少收些才好。
当然不是出于什么宽待百姓、促进经济繁荣的考量,而是因为,整个官僚阶层,真正贫寒出身的还在少数,富贵人家又怎会只靠耕种积攒出丰厚家底,终是要开铺子经商的,可以是商人阶层算得上供养了官僚阶层。
一个地方官变着法子多收了商税,不直接触动了哪些有人脉的家族,就若是得了皇上好评,旁人有样学样,最终损害的是整个官僚阶级的既得利益,其他官员也容不下他。
是以基本上官员便宁可以贪污受贿段死劲刮商户的银子,也断不会搞到税上去。
加商税,也只有西苑才做到了。
但那是何等繁华,金山银海翻滚,一应人都赚得盆满钵满,又有朝中大佬欲立威,这才使得加税顺利推行。
登州如今可还在荒年!这子莫不是疯了吧!魏员外咬牙切齿。
“让他查!老子倒要看看他还想怎样!”魏员外砸完了一套茶具听响儿,才喘着粗气,狠狠道:“原是想让他知道知道规矩,现下,是要让他知道知道厉害!刘先生怎的还不过来?这信,想来布政使大人也是乐见的。”
几个本都用不上了,一脸愁苦的刘秀才被抓来开始写新本的书信。
结果,书信写到一半儿,最后一处的谷子街也来报信了。
“戚、大、郎?!”魏员外从牙缝里挤出这个名字来。
一旁刘秀才也是惊奇,下意识道:“戚家与陆家不是一路的呀”
魏员外踹了一脚桌子,奈何木料忒实,没能踹翻过来助势,魏员外抖了抖踹疼了的脚,恶狠狠的吩咐心腹管事道:“去,把齐昌这蠢蛋叫来!他怎么打点的?不是戚家摆明了两不相帮吗?!”
这位戚大郎名景通,字世显,登州卫指挥佥事戚宣嗣子。
戚家始祖戚祥曾跟着太祖起兵,三十余年南征北战,后来战死于云南。明初大封开国功臣,太祖特封戚祥子戚斌为明威将军,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职。
戚宣乃是戚家第五代,因着膝下无子,便过继了兄弟戚宁之子戚景通。只是不知道他这支是不是妨了什么,戚景通如今已是三十有六,仍膝下荒凉。
戚家因在登州多年,地位颇有些超然,戚宣连儿子都是过继来的,更没什么积极进取的心,既不逢迎上司,也不过分结交同僚,多年来无论与指挥使、与其他指挥佥事,还是与地方上这些豪绅望族,都是处于井水不犯河水的状态。
戚宣练兵倒是有一的,下几个千户皆是悍勇,戚景通功夫也是了得,因此无论卫所还是地方,自也没人敢惹到他头上去。
在魏员外等人看来,如今新来的潘家玉若想掌兵,尤其是精兵,那是必然要动戚宣人的。
戚宣可是头一等惜兵之人,动了他的银子他许不理会,动了他的兵,那是万万不行的。
因此魏员外等是寄希望于戚宣能出对付潘家玉,以削弱知府沈瑞的助力的。
不过当日齐员外传话回来了,因沈瑞那边有些将门关系,戚宣不爱惹事儿不想理会潘家玉,魏员外虽遗憾却也不以为奇,戚宣到底不是马骋那样的霸王性子。
可他万万没料到,今日戚宣能站在潘家玉这边!
潘家玉没有镇抚地方、维持治安的权限,戚宣有啊!
戚景通带人去抓闹事的人,那都是名正言顺,挑不出半点儿毛病来的!
更何况戚大郎在登州府也是有一号的,寻常地痞泼皮如何敢对上他!只要他一露面,这局自然就解了。
民乱没有了,暴动没有了,自己的铺子还被封了!
魏员外呼吸渐渐粗重起来,双直颤,忽的大吼一声,扑过去书案前。
刘秀才唬了一跳,腿一软,整个人都缩书案底下去了。
魏员外却是奔着那书信去的,三两下就将几份书信撕个粉碎。
他娘的还写什么书信!什么都没了!什么都没了!
该死的戚大郎!
若没有他,至少那边胡黑虎会成功的!
潘家玉明明都去了谷子街,潘家玉本应是跑不掉的!
该死的戚宣!
魏员外怒不可遏,将笔墨纸砚都扫到地上,拍着桌子吼骂道:“天杀的戚宣老贼虫!他就不怕姓潘的夺了他的兵?!沈瑞崽子想树起姓潘的来,岂会容他!蠢材!蠢材!愚不可及,坏老子大事!!”
*
沈瑞如何会容不下戚宣?
沈瑞就差没打个板儿把戚宣供起来了!
戚宣没什么名气,戚景通在他那一世史书上也不过寥寥数笔,但戚家的下一代,戚景通的长子,却真可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正是一代名将、民族英雄戚继光!
自从同陆家合作海贸事时,沈瑞就听了登州卫戚家,便是有些惊喜,只是算来,戚继光还有二十余年才会出生,又不免泄气。
听陆十六郎、陆二十七郎介绍过戚宣的性格,陆家当时走门路的指挥佥事马骋又与戚宣不太对付,且彼时沈瑞还只是个秀才,什么结交戚宣实在是太不现实了。
因此沈瑞也只在心里记下了,吩咐陆家多向戚家释放善意而已。
待他外放登州,有了身份地位,有了能力权力,更是有了一个开海的大计划,他第一时间就让陆家联系了戚宣。
当时他还没遇上潘家玉,在沈瑞心目中,是要把戚宣父子打造成海军统帅的。
戚继光能行的,他父祖如何不行?不需要戚继光那样的军事天才,只要是英才、良才就足够用了!
戚宣也如沈瑞所料那般,对于陆十六郎告之的开海、船队、水师、战舰等诸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只在沈瑞完全掌控登州前,陆十六郎担心马骋那边暴脾气坏事,便是暗地里找的戚宣,外人并不知情。
而后,沈瑞在德州遇到了潘家玉,又缘巧合收服了潘家玉,如此一来,情况又有不同。
沈瑞自知是不可能驾驭戚宣的,一个世袭武职、在地方上多年的老将,一个是新科进士刚入官场的毛头子,当他们的观点相冲突时,戚宣如何能服从他的。
沈瑞并没有自大到觉得自己全知全能、可以指挥戚家父子,可是他到底有先知优势,有些计划,他是没办法用大道理解释通的,所以他需要一个不问因由就能百分百执行命令的人。
戚宣父子显然不是,但,潘家玉是。
潘家玉能指哪打哪!
所以沈瑞改变了一下计划,要力捧潘家玉,让其练兵,成为自己的心腹,为登州的开海计划打造一支护卫队。
而戚家,他希望能成为合作伙伴,得到其配合与帮助。日后若大明有海军,自然也必有戚家的位置。
沈瑞到了登州后,就悄然微服去拜访了戚宣,双方相谈甚欢。
而擢升潘家玉的圣旨到了登州以后,沈瑞又带着潘家玉登了戚家门。
同为练家子,戚宣父子与潘家玉一见如故,双方切磋功夫、谈论兵法,真个是不亦乐乎。
故此这次戚宣父子欣然前来帮忙。
戚景通帮着将胡黑虎等一干泼皮押入大牢后,也没立刻回返卫所水寨,而是实打实的执行起“维持治安”的职责来,带着人协助府衙衙役,在各条街道巡逻。
戚宣则是坐镇饷仓,指挥下几个千户、百户领人协助办理府城百姓凭户帖领口粮事。
其实不止戚宣,今日登州府同知丁焕志、通判林庆鸿都到了现场。
同知分掌地方盐、粮及抚绥民夷等事务,发粮抚民这样的大事丁同知理当在此。
尤其这位丁同知调来时,正是陆家刚从京中找了关系,打通了海路的时候,丁同知可是得了陆家偌大孝敬。
他自然与陆家格外亲近,便也晓得陆家是靠了谁家的关系办成了这么大的事儿。
遂沈瑞来了登州后,丁同知更是麻利的第一时间赶来巴结,沈瑞抛出种种计划,他也是坚定的贯彻执行。
这次放粮的事儿沈瑞便是放心的交给了他。
至于林通判,通判管着粮运、家田、水利、诉讼等事,实际上和这边关系不大,林通判本不当出现在这里。
林通判过来,不是为沈瑞站台的。
实际上在今早走出府衙时,林通判其实都不知道会有发粮这件事!
他是先得了某些人通气,晓得今天会有乱民围困府衙,若他在府衙里,岂能不站出来抚民?只好先行躲出来了。
他本是打着巡视水利的幌子,往东城黑水河分支交汇之处来了,所以很快就得到了谷子街那边的消息,听闻戚大郎来了,又有饷仓放粮事。
他心里暗自骂娘,恼恨丁同知这边消息藏的严实,却也不想想他同样没露过半点儿闹事的口风。
他只得一路快马加鞭赶到了北城饷仓。
饷仓前的空地上设了尺高的桩子,扯上长布条,划分出若干区域、框出迂回通道,巧妙的将人群分流。
守卫兵卒众多,便没有敢闹事的,又有府衙县衙衙役并统一着装的帮闲引导讲解那排队、领号牌、登记、领粮流程。
故此虽现场人山人海,却井然有序,丝毫不见混乱。
瞧着这情形,听着不断有人来报与戚宣和丁同知哪条街又拿下了滋事之人,林通判也不由暗暗心惊,先前真是觑了这知府。
他望了望下头乌压压的百姓,又回头望了望饷仓,干笑着向丁同知道:“今日竟来了这许多百姓,据下官所知,粮米调了不少往各村建朱子社仓,不知饷仓可够发放”
丁同知笑得亲切和蔼,唤着林通判的表字,道:“鸿飞勿急,今日只发些许口粮,户籍在册的一人二升口粮罢了,够得一家两三日吃食。”
林通判一愣,还真没注意,百姓拿着的粮袋子确实瞧着米粮不多。
他心下冷哼,那便是知府耍的花招,不过是把聚拢在粮铺前头的百姓吸引过来,以免发生民乱罢了。
他便皮笑肉不笑道:“只吃得两三日,吃光了岂不又要闹将起来”
“自古救急不救穷,府衙也不能包全城百姓一辈子的粮米呐。”丁同知看着林通判,笑得意味深长:“过得两三日,粮价回落,百姓也就买得起了。”
林通判身子一僵,面上强作惊喜,道:“粮价竟能回落了,真真是去了我等心头大石。”
丁同知笑道:“鸿飞,你不必忧心,咱们知府大人神妙算呐。”
林通判嗯,更加忧心了。
很快,就有林通判的心腹寻来,将他请到一旁,附耳报,魏家秦家的粮铺都被查封了,更是将账房卷个空,一张纸都没留下,魏员外、秦三爷都在外宅等着他。
林通判脸上一白,脑里盘算了几番,终是下了决心,回转后低声向丁同知道:“丁大人,下官听街上封了几个米铺,还什么查税?可还没到收夏税的时候,怎的就嗯?下官也是担心,若是有人一纸诉状告上来”
他到底是掌诉讼事的,过问也不算突兀。
丁同知却还是那副笑脸,道:“鸿飞啊,你且安心吧,知府大人这一两日就回来了。”
林通判暗暗咬着后槽牙,强挤出个笑来。官大一级压死人,何况人家正五品压自己两级。
他也无心再坐在这边装蒜了,拱请辞。
丁同知不以为意,挥让他去了。
林通判却并没有去外宅见魏员外和秦三,他现在是两眼一抹黑,什么内幕情况都不知道,去见他们做什么,等着被问得哑口无言吗?他好歹也是正六品,官威何在!
秦三也就罢了,魏员外到底还有那么一房高官亲戚,林通判想想就头疼。便索性就以吹了海风头痛为由,回官宅装病闭门谢客了。
魏员外、秦三等见不着林通判,不由火冒三丈,几人一商议,便来求见丁同知。
本身商贾见官也不是见就见的,不过魏员外仗着有好亲戚,地方上都卖个脸面罢了。
这次这面子却不好使了,丁同知直言本官太忙,没空接见,连幕僚都没出去接待一下,直接一个长随就打发了。
魏员外简直要气炸了肺,却也无可奈何,他再是能耐也不敢硬闯府衙。
好在没熬上一日,就有消息,沈知府回来了,魏员外振作精神,带着同样被封了店铺的几位东家,齐齐往府衙去求见。
这边沈瑞进城后,并未休息,简单盥洗一番,便召集了丁同知、林通判及钟知县开会。
丁同知和钟知县先将这阵子工作成果汇报了一下,尤其是最近这两日的粮米风波,下狱了泼皮若干,查封了粮铺若干等等。
“合城贫苦百姓都领过口粮了,平民这边的户籍黄册也清点了一遍,”丁同知道,“下官与钟知县依照陈先生的吩咐,按照各街整理了一番。另有客居府城者若干,业已登记在册。”
沈瑞笑赞了一声,道:“丁大人、钟大人辛苦。”
林通判眼皮跳了跳,这大人哪里是放粮抚民,这是要查丁口呐。富贵人家没人去领粮,光查平民丁口有什么用?为徭役?
他这边胡思乱想着,忽然沈瑞问道他头上,他忙欠了欠身,应答了最近府衙接的几桩鸡毛蒜皮的案子,话锋一转,问道:“大人,下官有一事忧心,不得不问。到底没到收夏税的时候,这边查封的粮铺其东家若是上告”
沈瑞渐渐收起笑容,淡淡道:“本官不问他囤积居奇、哄抬物价之过,他倒要上告?林大人掌诉讼,熟知律法,便来,他待告什么?”
林通判讪笑道:“荒年米价上涨,也是没奈何的事,他卖得高价,便多收他市税也就是了。蒙圣上洪恩,去年咱们山东的夏税秋税是自留赈灾的,这个,这个”
沈瑞道:“去年自留赈灾的,是田赋,不是商税。且是自留,是交上来统一赈灾用,不是可不交,自家赈济自家。”
林通判不由尴尬起来,勉强的笑容几乎挂不住了。
丁同知像是打圆场似的,道:“大人勿怪,林大人到底不司粮税,不知道内情也情有可原。”
沈瑞却是半分面子不留,直接冷下脸来,斥道:“林通判既不司粮税,不知内情,来与本府论什么收税短长?!还是,林通判这是替谁来问?”
末了一句加重了语气,林通判不由额头见汗,心知沈瑞怕是晓得了什么。
但,知晓了魏员外来找过他又怎样,他不是什么都没做么!又没有把柄落下。
至于拿了魏家好处,咳咳,天下哪里的地方官不收商家孝敬银子?!沈知府也不可能拿这事儿去参他!
相反,沈知府现在才是有麻烦的人。
税的事儿沈知府倒是的头头是道,只不知道张布政使那边参人的时候,他沈瑞写谢罪折子会不会也这般条理分明。
林通判便很快恢复了镇定,垂了头道:“大人教训的是,下官莽撞了。”
见他揣着明白装糊涂,沈瑞也不恼,讥讽的一笑,“林大人素来思虑周详,如何会鲁莽。”
林通判依旧装糊涂打哈哈,声“大人谬赞,下官惭愧”含混过去。
当外面差役来报,魏员外等一干员外求见知府大人,门房表示大人在议事,不见宾客,魏员外却抬出右布政使张吉来,言已经写信送往济南府,若是登州府不给他个法,他便要亲往布政使司衙门去告。
林通判一扫刚才的尴尬,努力端起严肃面孔,以免露出笑意来,只看向沈瑞与丁同知。
丁同知脸黑如锅底,重重拍了官帽椅扶,“恁得猖狂!”
沈瑞则挥挥,叫差役让人进来,又偏头向丁同知淡笑道:“丁大人莫恼,且听听,他是想要个什么法。”话间有意无意扫了林通判一眼。“可巧,本府也想问他要个法。”
魏员外、秦三等私下里将词儿都对好了,但在家中得恁是硬气,入得府衙,面对身着官服面沉似水的知府、同知大人,再磕头下去见礼,秦三等人到底还是心生畏惧,唯唯不敢话。
魏员外仗着那布政使“亲戚”,被登州官员捧惯了的,先前的几任知府他也都见过,不称兄道弟吧,也是对他客客气气的,尤其是他在给“外甥”摆席之后。
这次他本是想推着秦三先发难——秦三本也是个莽撞易冲动之人,想着自己最后出面,好弹压也好周旋。
怎料秦三在关键时刻萎了,也只好他自家撸袖子上了。
“便是府衙想要提前收夏税乃至秋税,也只消同我等一声,如何会有不应?登州上下拥护大人的心,大人也是知道的。”魏员外亢声道,“大人不在,下面人便没了章法,竟来封我等的铺子!真是让人心寒!还请大人为我等做主!”
沈瑞哦了一声,淡淡道:“是本府让他们封的。”
魏员外虽是前来发难,但还想着给沈瑞个台阶,若是对方就坡下驴,他便也“大度”的先不予计较,铺子重新开起来要紧,日后再算旧账不迟。
反正查税这件事他已是写信送去济南了,这算账的“日后”也用不几天了。
没成想沈瑞竟然得这么直白,他的戏也就唱不下去了。
魏员外登时便作出一副大义凛然状,疾声道:“大人,积善堂上有我等名姓!每年的税也没少了半分!修桥铺路施粥舍米,问问乡里,谁不我等仁义!缘何要封了我等铺子?不知我等犯了哪条国法!大人如此做,府城上下人心惶惶”
“没人哄抬粮价,府城上下如何会人心惶惶?”沈瑞打断他,冷冷道:“魏春来,不必惺惺作态,这几日的闹剧不正是你一造成的吗?”
魏员外被噎的下意识咽了口口水,他是真没料到沈瑞能直白到底。
官场上不都是要一半儿留一半儿吗?
不都是要委婉吗?
他怎么就撞上这么个愣头青呢?!
既是要撕破脸了,他也就没什么可顾及的,当下魏员外大声道:“大人的好没道理!大人要执意污蔑我等,我等也只有往布政使司衙门分辩分辩了!”
他将“布政使司”几个字咬得极重,更是索性丢开含蓄面纱,直言道:“大人也知道,右布政使张吉张大人,素来信重我”
沈瑞向旁边挥挥,陈师爷递上来一本册子,他并不打开,只晃了晃,是魏记粮铺的一本账簿。
沈瑞慢条斯理道:“魏春来,你在登州府城内有粮铺七间,远了不,就今年这几个月间,共卖得多少粮你可知道?”
魏员外傲然道:“大人是要查账吗?魏某不才,每次缴税可都是足两,从没拖延过半分。大人收多少市税尽管提就是,不必如此大费周章!”
沈瑞冷笑一声,“市税稍后再算,本府问你,多少亩地能出这许多粮?”
魏员外呆了一呆,随即整个人像石化了一样,脑子里只想到了最坏的一种可能。
只见知府大人嘴唇开开合合,一句又一句的质问利刃一般丢过来,刀刀正中靶心。
“你名下有多少田亩?”
“嗯,还都写的中下等田,嗯,亩产也就一石多些吧?”
“你并无外地买粮的契书,也无驿道往来运粮的记录,这许多粮食,哪里来的?”
魏员外已面色惨白,再不出一句话来。
秦三等人也都面如土色,有的甚至微微颤抖起来。
连丁同知、林通判、钟知县都齐齐望过来,满脸震惊。
沈知府,这是要查隐田吗?!
大家放心,并没有放弃大明,相反,大明之所以完本慢,是因为舍不得仓促收尾。山东这段写得艰难是因为买了几本资料书啃下来后,发现山东农业、经济情况和大纲所设想的有出入,几度推翻稿子重写,现在已被淹没在知论文海之中,所以卡的厉害。
开新文也是想换个脑子,写个轻松一些的,缓解压力。
最后还是想,新书登基吧,少年已发,请大家有起点账户的帮忙收藏、推荐票一下。谢谢大家!
(本章完)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