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臣,愧不敢领
隔着一方几案,二人相对而坐,茶水热气袅袅,一股宜人清香,弥漫开来。
苏照端着一盏茶,呷了一口,抬眸看着对面的少女吃着茶点,眸光流转着一抹温润笑意,直达眼底,道:“长生真仙的仙园秘境,难得一见,在温邑城中出现,也令我颇为意外。”
卫湘歌却不喜反忧,轻声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苏照,仙园秘境之内多半危险重重,还是不去为妙,仙道缘什么的,又不是只有这一次啊。”
苏照笑了笑,淡淡道:“也不一定,许是波澜无惊呢,人生天地之间,正如远行之客,何处不是危险?若有不得不往的理由,纵是步步荆棘,也当要闯上一闯的,湘歌若和我易地而处,怕也会和我做出同样的选择。”
卫湘歌听着苏照这番话,晶莹玉容微顿,隐隐感受到风轻云淡语气下的那股磐石难移的意志,默然片刻,忽而抬起螓首,清声道:“我代你去,如有所获,就帮你带回来。”
苏照眸光微滞,中端着的茶盏微顿,盏中茶水荡起圈圈涟漪,心头不由涌起一股感动、愧疚,那是一种颇为复杂的情绪,默然半晌,将这丝丝悸动平息,道:“你留在苏国宫苑,等我回来罢帮我保护好阿姐。”
“不行。”卫湘歌几乎脱口而出,而后,声音渐渐转柔几分,道:“那就一起去,也能多一分胜算不是,子妗姐姐那边不妨事的。”
苏照盯着那双英气黛眉之下的眸子,但迎上一双毫无示弱之色的熠熠明眸。
卫湘歌英秀的眉眼之中有着一股难以言的认真和坚持,道:“你过的,不得不往。”
苏照怔了片刻,幽静、沉凝的眸子中闪过一抹言语难述的悸动,许久,眸中笑意愈发繁盛,打趣道:“以彼之道,还治彼身,你倒是学的不慢嘛。”
让你模仿,没让你超越,好么,都会反撩于他了。
“你答应了。”卫湘歌清越声音中带着一丝欢喜。
苏照点了点头,调笑道:“有湘歌护卫,孤无虑也。”
“你这人”卫湘歌娇嗔道。
苏照笑了笑,抿了一口茶,目光幽幽,若有所思。
他其实也觉得此行,多半应是有惊无险,这并不是什么莫名其妙,毫无凭依的自信。
一来是出于对仙鼎的信任,二来是出于对华妃音的考虑,此女原就不像是短命之相,而卫湘歌就更必,将来要在大争之中大放异彩的人物,这样人物冥冥之中都有一丝天命在身,若得其随行相护,也能多上几分胜算。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会大意轻忽,之前所为,正是料事以宽,未雨绸缪。
二人笑笑,少男少女的相处腻歪,倒也不觉时间流逝,苏照抬头看了看天色,见已至半晌午,笑道:“好了,我还要见见前廷的官员,下午时,带你一起过去,等到见了那华妃音,可不许呷飞醋。”
着,拍了拍卫湘歌的背。
卫湘歌应了一声,嗔道:“我哪有呷飞醋,明明就是你不老实”
苏照笑了笑,倒也不辩。
中元殿,偏殿一间装饰典雅的轩室外,宦者令尤江冲着踱步而来的少年,微微躬身行礼,低声道:“君上,孟公已于内恭侯多时了。”
苏照点了点头,神情默然,迈步入了轩室,但尖细的声音,“君上到!”,仍是先一步落在正在低头品茶的孟季常耳畔,令其面色微变,连忙自椅子上起身,朝着缓步而来的少年,一揖到地,行礼道:“老臣见过君侯。”
“孟卿,不必多礼。”苏照连忙伸扶着,面上笑意也是和煦,道:“孟卿,你我君臣,私下倒可随意一些。”
许是苏照神态不见往日凌厉,孟季常心下微松,不过苍老面容上,疑惑之色不减,有些心翼翼,问道:“未知君侯召见老臣有何要事?”
苏照笑了笑,道:“孟卿稍安勿躁,先坐。”
着,行至一旁的一方几上跪坐下来,伸相请。
孟季常应诺一声,落座下来。
这时,有着淡青色罗裙的宫女,进来换上茶点,而后徐徐而退。
“这几日,各郡上计一事,可还繁重?”在孟季常忐忑不安中,苏照面带关切地问道。
孟季常拿捏不住苏照的意思,但想了想,还是决定老老实实诉诉苦,道:“君上,七郡民政之务千头万绪,虽有司徒府佐吏上下奔走,但臣也是常常录帐、计核至深夜。”
苏照闻言,点了点头,道:“孟卿常年掌财税度支,确是宵衣旰食,呕心沥血,若孤没记错,孟卿今年已五十有九了吧?”
“君上识忆过人,老臣却是差上一载,即满六十。”孟季常怔了下,不知为何,心头隐隐生出不妙之感。
苏照感慨道:“掌国家财税度支逾十载,十年以来,孟卿兢兢业业,理事细致,于诸般琐事,向无错漏,先君在时,常轻抚孤背,谆谆而言,孟卿为温厚长者,贤明谨良,是有大功于我有苏一氏的,先君殷切之言,言犹在耳,孤一日不敢或忘。”
孟季常闻言,沟壑纵横的脸上,顿时现出感激涕零之色,顿首拜道:“君上之赞誉,臣,愧不敢领。”
但没有人知道,其人心头已是惶恐不安到了极致,他还记得上一个被眼前少年君侯这般深情述言的,是那袁逆!
苏照面色微怔,给孟季常斟满了一杯茶,朗声道:“古人有言,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孟卿老成谋国,孤于国务还有许多倚重之处,只是孟卿担稽核财税,提举常平之任,案牍冗务之繁重,可想而知,近日即闻司徒府衙通宵达旦,灯火不熄,孟卿如此夙夜在公,孤闻之,都为之悯怀忧切,而今孟卿年事已高,不若”
然而还未等苏照换个清贵之职,孟季常心头一凛,却是会错了意,面上现出一抹感激涕零,拜道:“老臣此躯身强力壮,还能为君侯效力几年,君上矜恤之心,老臣铭感五内,焉能不竭尽才智,以报君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