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沈公公在南康帝的身边服侍了几十年,一向善于察言观色,赶紧给身边的两个内侍使了个眼色。
内侍们立刻就行动了起来,有的赶紧去清扫地面,有的去给南康帝重新备茶。
国师大人慢悠悠地又甩了下衣袖,话锋一转:“陛下,您服了丹药之后感觉如何?”
他试图用丹药来转移南康帝的注意力。
起那个丹药,南康帝的眼睛一亮,脸上也泛起些许笑意,心里对国师大人的那一丝丝疑虑霎时烟消云散。
他先后服用了国师大人给他的丹药之后,这几个月里可谓龙精虎猛,脱胎换骨,尤其这丹药确有返老还童之效。
“朕感觉自己最近龙马精神,舞剑半天也不觉疲惫。”南康帝越越高兴,请了国师大人坐下,然后有些急切地问道,“国师大人,这丹药一日服一颗尚有此奇效,不知可否每日再多服一颗?”
大皇子刘北梁神色紧张,握了握拳,在一旁欲言又止。
他知道自己劝南康帝,他是听不进去的,只能把满腹的话都咽了下去。
国师大人撩袍在窗边的一把紫檀木圈椅上坐下了,摇了摇头,正色劝道:“陛下,欲速则不达,万事须得循序渐进。”
南康帝仔细一想,觉得也是。长生不老哪有这么简单,岂可一蹴而就!
南康帝颔首道:“国师大人得是,是朕太着急了。”
“不过,国师大人,朕这里的丹药只剩下不到十颗了”
话间,内侍动作利落地把地上的茶水、碎瓷片与文房四宝等都收拾得一干二净,又有宫女轻轻脚地给南康帝和国师大人都上了茶。
国师大人又道:“陛下放心,贫道已经为陛下又炼制了三炉丹药,再过三天,就可以出炉了,三炉中必有一炉可炼成。”
南康帝笑了,神采焕发,“那就好!”
见南康帝展颜,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也包括刘北梁。
国师大人也松了一口气,不过这个丹药他是跟二公主里拿来的。
二公主给他的时候,就了这是个好东西,能够让陛下对他满意。
他当时也是半信半疑,最后的效果确实是不错的,所以他跟二公主也长期合作了。
但是二公主每次给他的丹药又不多,他现在也只能跟南康帝留下一点的保证,万一后面拿不到药,这就麻烦了。
不一会,就有太监过来汇报政事,国师大人识趣得很,立刻道:“既然陛下有政务,那贫道就告辞了,三天后,贫道再携丹药进宫献给陛下。”
南康帝连声好,令沈公公亲自送国师大人出去。
养心殿内,只剩下了皇帝父子两人。
皇帝眸生异彩,询问刘北梁道:“大皇子,你觉得这个丹药如何,不如等国师大人给了朕之后,你也拿几颗去。”
刘北梁:“”
这可不是一个好事,这丹药里头到底是什么炼成的,没有人清楚,再了丹药都是有丹毒的,得难听点,这吃丹药,伤身
这时,他听南康帝又道:“你觉得再送几颗给苏锦行如何?”
刘北梁:“”
刘北梁这就没有明白了,南康帝一定是觉得丹药很好的,所以自己要日日服用,但是为什么又要给苏锦行送药。
他不是一直希望苏锦行不好吗。
其实,刘北梁觉得南康帝真没必要,宸王他并没有做的很逾拘,不过刘北梁知道父皇在宸王的事上一向执拗到近乎偏执。
而且父皇最近的性子越来越暴躁,常常为了一点事就雷霆震怒,引得朝臣们也是苦不堪言,吏部尚书许大人前两天就被父皇用折扇砸到,伤了额角。
刘北梁委婉地道:“父皇,宸王他应该是不需要的。”
南康帝表面上是点了点头,但心中对苏锦行的事情还是在意的。
南康帝抬眼望向了窗外,目光沉沉。
不知何时,夕阳已经快要彻底落下了,只剩下天际最后一抹桔红。
温浅和苏锦行也望着天边的夕阳。
两人已经换下了大礼服,且在王府大致逛了一圈,温浅觉得有些乏了,就挑了花园里的一个亭子里歇歇脚,顺便欣赏夕阳西下的景致。
王爷王妃要歇脚,下人们自然不敢轻慢,茶水、果子露、瓜果、冰盆等等全都往这边送。
除此之外,还有苏锦行的汤药。
汤药还是双云亲熬好然后送来的,热气腾腾。
温浅亲自把药碗端到了苏锦行边,一脸殷切地盯着他,“王爷,喝药。”
苏锦行一口气喝完了汤药。
温浅接过空药碗,又往他嘴里塞了一颗糖,动作麻利默契,仿佛已经做过无数回了。
但身后的下人们眼对眼,鼻对鼻的,十分的惊讶,不知王爷何时爱吃糖了,王爷不是不爱吃的吗。
温浅暗暗琢磨着,她可以给王爷再多做些各式各样的蜜饯,以后每次喝了药后,可以换着吃。
思绪间,迟一快步朝这边走了过来,步履匆匆。
“王爷,王妃。”迟一先对着两人拱了拱,然后才禀道,“陛下刚刚将国师大人叫去了养心殿,好像是发了一顿大脾气,后面又是到了什么丹药,不过最后是沈公公亲自将国师大人送出去的,态度很好,不过”
迟一瞥了眼苏锦行身边的温浅,不知下面还该不该下去。
苏锦行只是淡淡地看了迟一一眼,也没什么,就又垂下了眼帘,慢慢地喝起了温浅递给他的茶水。
迟一知道苏锦行的意思是让他继续禀告,不用避着王妃,就接着往下:“陛下还要给殿下也送丹药,不过大皇子似乎对陛下的做法没有什么表示。”
迟一又把养心殿里发生的事又详详细细地禀了,包括皇帝的态度以及大皇子刘北梁的态度。不过这件事有什么担心温浅知道不知道的。毫不意外,温浅在一旁默默地饮着热汤。
她当然是知道的,王爷在皇宫中、在皇帝身边也安插了一些人。
苏锦行信把玩着里的白瓷杯,淡淡地点评道:“大皇子”
温浅眸光微闪,深以为然,又抿了热汤。
两人之间无声的互动落在太后娘娘的眼里,更高兴了,笑得合不拢嘴。
午膳后,看着太后娘娘用了参茶,温浅和苏锦行才离宫,又坐上了马车。
在车夫的吆喝声与摔鞭声中,马车一点点地加速,沿着南康城的大街一路飞驰,速度均匀平稳,完全没有颠簸。
车厢里放着暖炉,暖洋洋的,十分舒适。
温浅连忙给苏锦行倒了杯热茶,在这寒凉的日子里,一杯暖暖的热茶,足以暖了一个人一整天了。
然而,当她把茶端到苏锦行边时,他没立刻接过,静静地看着她,微微一个挑眉。
温浅的肩膀一下子垮了下去,心里默默叹息:她还以为苏锦行不会问的呢。
哎,王爷果然没那么好糊弄。
温浅又把茶杯往苏锦行那里送了一寸,眯着眼笑。
苏锦行眼帘半垂,看着她里的那杯热茶。
因为是在马车里,所以这杯热茶只盛了一半而已,摇摇晃晃的杯壁上浸润了热水,湿润光滑,沉沉浮浮。
苏锦行抬接过茶杯,不过没喝,随意地捏着在指间把玩了两下。
温浅给自己也倒了杯热茶,乖乖地将她刚才进了舒秀宫里头发生的事情告诉了苏锦行,一直到她如何将曹贵妃怼到不出一句话来。
苏锦行一边喝茶,一边聆听着。
温浅实在是太诚实了,诚实得双云都有些惊讶,生怕苏锦行不喜。
自家姑娘这行事作风在某些人的眼里怕是称得上心深沉了吧。
双云悄悄地瞥着苏锦行,却见苏锦行连眉梢都没动一下,半点惊讶也没有,甚至还微微勾了下唇角,似是觉得有趣。
也是,宸王又岂是普通人!
不过公主殿下:要给宸王纳妾可以,但是需得比她漂亮的人才可以,这就非常的叫曹贵妃憋气了。
双云心下一松,越看越觉得自家姑娘与宸王真是般配极了。
想着,她动作轻巧地从食盒中取了些瓜果糕点放在马车中央的桌子上。
苏锦行确实没觉得惊讶。
他与温浅虽相识不久,但是温浅在他跟前从来都是毫无保留的信任,也从来没意图掩饰过她自己。
他看到的一直是最真实的她。
他的妻子可是一个连皇帝都敢怼的人,岂会害怕曹贵妃呢。
苏锦行把拳头放在唇畔,无声地笑。
温浅抿笑浅笑,眉眼弯弯。
这事本来也没什么不好的,只不过她不想王爷为了一些无谓的事分心罢了。
王爷现在只要好好养身子就可以了。
苏锦行看着她那双仿佛会话的眼睛,笑容变得更温和,如春风般和煦。
他突然就很想摸这丫头的头,他这么想,也这么做了,抬取下了她头上那个沉甸甸的凤冠。
想着,这凤冠很漂亮,普天之下恐怕也就没有人能够比温浅戴上还要好看了。
当时他看着这凤冠的草图,就已经觉得非常的好看了,那会就已经开始期待着完成之后,戴在温浅头上的模样了。
那该会是何等的惊艳,何等的美好,叫人间胜却无数。
少了头上这山似的珠冠,温浅顿时觉得神清气爽起来。
她投桃报李,也帮苏锦行取下了他头上那顶缝着五彩珠的冠。
苏锦行抬摸了摸她柔软的发顶,温浅乖乖地笑,声音甜糯又不失婉转,“王爷还要喝热茶吗?”
苏锦行:“嗯。”
明明这两人也没什么特别的话,双云却觉得自己有些多余。
幸而,宸王府离皇宫不远,马车这时缓下了速度,王府到了。
苏锦行和温浅的归来让原本平静的王府一下子就热闹了起来,立刻就有个门房敞开大门,又有门房管事过来迎马车进府。
马车平稳地停在了门外。
迟一、迟四前来行了礼。
跟着,众人就簇拥着温浅和苏锦行去了宸王府的前厅。
紧接着,王府的下人们全都聚集到了前厅外的场地上。
下人们全都给王爷、王妃磕了头,然后就被打发了,只留下迟一等人以及王府的一些管事。
由苏锦行亲自给温浅介绍他们,他第一个介绍的就是王府最全面的管事——迟一。
“参见王妃。”
迟一郑重的对着温浅作了揖。
第二个出列的是迟四。
他显然已经打理过自己了,换了一身湖蓝直裰,瞧着斯斯文文,宛如芝兰玉树。
顾玦抬指了指苏慕白,只了名字:“这是迟四,跟迟一一样,可以露面。”
有可以露面的,也就是还有不可以露面的。
属于是宸王府里头的暗卫。
迟四也是同样作了个长揖,“参见王妃。”
温浅端端正正地坐着,对着他微微颔首,算是致意。
她笑容清浅,姿态优雅,全然看不到一丝心虚。
今日回来,苏锦行就是打算将宸王府上的事务都交给温浅来管,现在这是在带着温浅认府上的人。
等所有人都行了礼后,接下来,就轮到王府的管事们上前给温浅见礼了。
苏锦行直接让管事们把账册、对牌以及库房钥匙等等全都交给了温浅,等于是把王府的内院与外院全都交给她了。
几个管事皆是唯唯应诺,忍不住暗暗交换着眼神。
王爷对这位新王妃果然是不一般啊!
迟一如释重负,笑呵呵地道:“王妃,您有什么问题,尽管问我与大管事。”
大管事也是连连应声,笑容满面。
大管事是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男子,身材高大,相貌英武,只是一只脚有些跛。
他的样貌与气质不像个管事,更像一个军中的将士。
他也的确是军中退下来的,因为在战场上伤了右腿,只能离开战场,而苏锦行留他在宸王府上做了管事
这些事温浅全都是如数家珍。
前世,王爷死后,大管事又披上战袍,到了迟暮的麾下,想等着时,给王爷报仇。
温浅对于这些故人,都觉得特别的亲切,其实她觉得让大管事当个区区的管事,实在是屈才了。
“大管事,以后还请多指教。”
温浅朝大管事点了点头,微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