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地址
本来何义军都没那么紧张的,这会儿被柳兰花弄得压力山大,紧张又忐忑。
他捧着酒碗,也没着急囫囵喝一口,就是先闻了闻。
果香扑鼻而来,就夹着一股淡淡的酒味儿,不浓,闻起来很舒服。
“喝不喝啊!不喝让我来!”陈东生瞪着何义军,这子瞎卖关子。
“要你管这么多?”何义军一眼瞪了回去,低头先品尝葡萄酒。
紫红色的酒液一入喉,何义军立刻睁大眼睛,不敢置信地看着这些酒。
他也算是个老酒虫了,十四五岁就跟大人们凑一块喝酒,但从没喝过这么好喝的酒。
味道有点怪,因为酒劲儿很绵和,柔软醇厚,喝进去令人唇齿留了一抹果香。
他从没喝过这样的酒。
“太好喝了!这葡萄酒是酿成了吧?太好喝了!”
何义军之前也观摩了池灵酿酒的步骤,原以为放这么多糖进去,一定是甜滋滋不好喝的。
但没想到味道没烧刀子这么烈,但这味道却比烧刀子好上千倍!
听到何义军这番话,陈东生紧绷的身体骤然松懈。
“真的吗?快让我也尝一尝。”
“去去去,缸里没有嘛,自己舀!”何义军护着自己碗里的酒。
陈东生呸了一声,“气鬼,自己舀就自己舀。”
他连忙拿了碗,征求池灵的意见,然后心翼翼舀了半碗,慢悠悠的酌着,脸上漾开了幸福。
“好喝!太好喝了!师傅你真厉害。”陈东生这个傲娇鬼,此刻忍不住竖起大拇指。
池灵谦虚道:“你们觉得好喝,那我就放心了,慢点,葡萄酒管够。”
何义军跟陈东生笑呵呵地点头,尤其是何义军,这心里要多爽快就多爽快。
他们五星生产队的酒厂,看来是真的要置办起来了!
柳兰花在旁边看着爷们话,心都跟猫挠似的,烧得慌。
“池灵,你们别光顾着喝酒啊,能不能分点给咱们也喝一下?”
这批酿酒的果子,都是池灵自己掏腰包收回来的,想喝?那得征求意见。
池灵想靠想生产队这块土壤发展事业,自然会跟大家搞好关系不吝啬。
当即池灵立刻从厨房拿了一些空碗,
“乡亲们都过来尝尝吧,看看咱们五星生产队酿的酒味道好不好。”
最先冲上来的,是柳兰花和那批负责酿酒的工人,一想到能喝到自己酿的酒,心都发痒痒了。
“哎呀妈呀,这酒可比烧刀子好喝多了!”柳兰花惊呼。
连向来爱挑嘴挤兑人的李月英,也连连点头,“是呢,这酒适合女同志喝。”
羊城这边是南方,女同志大多喝不惯烧酒,呛得慌。
可池灵这些水果酿的酒,喝进去一点也不觉得烧心,反而舒舒服服的,
除了自带一股果香,还带着酒味儿,要是各家各户都能准备一些,
逢年过节好不容易吃一顿肉的时候,女同志也能下一顿酒了。
池灵晃了晃碗里的酒液,她也是没想到酿出来的酒质量这么好,
难道是因为这个年代的水果都是野蛮生长没人理会、不打农药不施肥,全部纯天然的原因?
除此之外,池灵想不到第二个可能。
她嗅着鼻尖飘溢着的浓浓酒香和淡淡果香,也没有忘了跟何义军正事儿。
“何大哥,我们自己酿出来的果酒品质你也看到了,那酿酒厂”
何义军立刻回答:“我马上组织生产队的同志们开会,把酿酒厂盖厂房的事落实下来。”
都不费吹灰之力,就让何义军答应了,池灵脸上晕开满足的笑容。
“何大哥,谢谢你。”池灵呼了口气,目光落在藏酒的地方。
现在拿出来的都是普通水果酿的酒,那自己用木元素催生的山葡萄酿的酒,滋味会怎样?
池灵正出神的时候,何义军突然塞了一张纸过来。
“这是什么?”
何义军:“云睿在上海的地址。”
“我不要。”池灵随一扬,叠起来的纸被丢在墙角。
何义军眨眨眼,见池灵满脸憋屈,想到池灵脾气比较大,立刻就不话了。
“反正地址我给你了,要不要给他写信、寄东西,你自己看着办,我也没辙。”
池灵睨着他:“本来还想给你做一点下酒菜,现在看来,没必要了。”
“别啊,池灵,池灵”何义军惨叫着。
但依旧没能阻止池灵往房间走的步伐。
好好的心情,被何义军搅和没了。
一整个月的时间,萧云睿都没给她写过信,也没发过电报,她凭什么主动联系?
池灵在屋里呆了一整个下午,直到外头品尝第一窖果酒的村民渐渐离开,
金国艳才推开门,端了碗粥走进来,“咋的,又想萧了?”
“我想他做什么,妈,你看我现在,要钱有钱,池明天那些个奇葩也没往我身边凑,
日子过得都那么美满了,干嘛还自寻烦恼?你想多了。”
下乡后火速找了个代课老师的岗位躲懒,接下来要忙酿酒厂的事,大概率不会被安排农活。
池灵现在完全是无事一身轻,有什么好烦恼的?
金国艳微微一笑,“没有最好,我也不打算一直在村里盯你,过些天我就回北京了。”
“这么快啊?”
“快个屁,我出来都两个月了,不晓得你舅舅饿死了没。”
金国艳想到自理能力几乎为零的弟弟,叹了口气。
池灵噢了声,没话。
金国艳走出去后,池灵端起碗迅速解决了这份清简粥。
把碗放回厨房时,她忍不住看了看墙角,写着萧云睿上海住址的纸条还躺在那。
“我才不是为了给你写信,是乱扔垃圾不好,而且,我们还没正式提分,凭什么你了算?”
池灵走过去将纸条捡起来,展开看了眼上面的地址,牢记于心,然后收好纸条。
等酿酒厂开起来,她一定要去上海,当面跟萧云睿分的事情。
顺便再拓展一下自己的生意,上海的黑市,一定比地方的黑市更繁华吧?
池灵想到这儿,把酒厂发扬光大的斗志愈发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