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牛仔裤

A+A-

    “妈,你也知道,我在外头也就卖个三块钱,这要是涨太多,还真有些受不住。”

    “这价格,等货到了,还得上头安排,这段时间,你就先候着,等安排好了,我通知你。”

    看的出来,宋美琴并没有把价格死。

    想来她也不相信自己儿子只挣了这几毛钱的差价。

    母子二人各怀鬼胎,只可惜,宋美琴并不知道,看似自己略占上风,实则是被张旭死死拿捏住了,甚至心中还略带出了对他的歉意。

    “妈,真要是这样,我也不太好操作,要不这样,您给我看看库存表,我看看还有哪些好卖的?”

    宋美琴见状,立即应下,转身进去拿出了厚厚的库存本。

    这本子,张旭之前见过,而且还故意给摩丝厂的信息给弄花了。

    “你自己看看吧,这里面库存多的,我都拿红笔描过。”

    宋美琴着随打开其中一页,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的红字,可都是一些库存好些日子的旧货。

    这些旧货,跟之前的摩丝一样,都是早年存下来,不太有人问津的鸡肋货物。

    见儿子看的认真,也正好是到了饭点,宋美琴瞧着办公室其他人出去,便将他给叫了进去:“儿子,你慢慢看,妈去给你打饭。”

    眼瞅着宋美琴从抽屉里拿出铝盒,这不禁触动了张旭心弦。

    时候母亲每次上班前,都会给他准备好午饭。

    同样的铝盒,一些米饭一些香肠,他吃的比谁都香。

    只是可惜,母亲似乎已经不是以前的母亲了。

    看着对方背影消失在门口,张旭回过神,立马将库存本翻到了后面。

    这里记录的都是一些卖不出去的布料。

    虽供销社的衣服贵,但是这布料却是平价的很。

    这类必需品,跟米粮油一样,需要的人不少,进出货的周期短,价格自然就低了。

    这里标注红字的并不多,但也有一些。

    当然,他并不会将那些多库存的东西直接标红给改了。

    原则,他还是有的。

    将红字布料都给记下后,张旭起身便离开了办公室。

    没多久,宋美琴热了饭回来。

    “儿子,这是你最爱吃的香肠,今天妈给你多”瞧着空空如也的位置,宋美琴知道儿子走了,顿感失落:“妈给你多了打了一些。”

    低头看着铝饭盒内躺着的一排腊肠,宋美琴不由鼻子一酸。

    从供销社出来,上了二八大杠,张旭便往城北步行街赶了过去。

    步行街,似乎都是每个城市的标志。

    莞市步行街,就在城隍庙口子上。

    白天里寻常没啥人,来这的多是寻摸着饭点时过来,找个饭馆吃上一口。

    只有到了晚上,这两旁的摊子支棱起来,才算有些样子。

    瞧着被堆放在路边上盖着雨布的货,张旭才发现自己来早了。

    一路沿街过去,边上也有不少店铺,可多是一些饭馆,好不容易寻到一家服装店,进去一看才知道是裁缝店。

    屋内昏暗,墙上挂着的都是这个时代比较流行的衣服款式。

    喇叭裤、蝙蝠衫、海魂衫

    这些都是记忆中的东西,现在看来,却是令人怀念。

    老板听着外头的声音寻摸出来,一副宽厚的眼镜架在鼻梁上,细细打量张旭:“同志来做衣服?”

    “看看。”

    “成,你那瞧瞧,有啥要做的,跟我,我这啥型都有。”

    “港台风的能做?”张旭直截了当。

    老板见状,笑道:“只要是你有照片,不敢百分之百还原,八九成还是没问题的。”

    瞧着老板那自信的样子,张旭心头暗笑,也就是这个混杂的年代,但凡是往后推,敢这话的,怕是要被人家告到倾家荡产。

    “包工包料?”

    “都有,价格不一样。”

    “工作服有么?”

    “有的有的。”老板着拉开帘子,里头有个架子,挂着的都是现在比较流行的工作服。

    布拉吉?

    布拉吉的工作服,从六十年代开始火,到现在也依旧是主流。

    张旭看来看去,却都没有发现自己想要的东西,嘴角也是跟着浮现出了一抹微不可查的笑来。

    “牛仔裤,有吗?”

    “牛仔裤?”老板一愣,似乎没想到他会问这个:“伙子,你别拿我开玩笑,牛仔裤,咱们这可没。”

    听着对方的话,张旭眉头微皱。

    牛仔裤早年间被誉为资本主义的万恶工作裤,国内都是抵制的情况。

    就连当时的一些粤语歌曲,都充斥着对它的仇恨。

    ——著起(穿起)牛仔裤,等于认美帝做契爷(干爹)。

    可在八十年代,按道理已经开始火了才是。

    “您这不做?”

    “做了给谁穿去,这不是砸了自己招牌么?”老板笑着继续道:“口岸那边的大城市,倒是有一些在做,但也都是出过进口,挣着资本主义的钱,正儿八经的,谁能穿那玩意。”

    张旭瞅着老板,道了声谢便出了裁缝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