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节 笮桥
南凤凰山北部山谷之中。
那片密林已经被桓温大军烧成灰烬,只剩下几根秃秃的木桩立在路旁。
灰烬中央剩下一大片空地。
李权大军为了自保已将空地上的树木砍伐殆尽。此时一万多人已被桓温的大军收缴了战马和武器,脱掉了盔甲。
“桓将军!这些俘虏正好可以用来给我军带路!如遇伏兵,可将他们挡在前面,那李势应不会对自己的兄弟下!”袁乔偷瞄着被俘虏的李权大声道。
“李权,你既然已投降我大晋,就应尽释前嫌,为我大晋平蜀出力,袁将军让你们带路,你可有异议?”桓温居高临下地对李权道。
“罪臣李权自当为大晋效力!”李权无奈地道。
“来人!赐给李将军一匹战马!让他带着他的兄弟们在前面带路!”桓温命令道。
很快,一名士兵就牵着一匹战马走上前来。
“李将军,此马可是匹好马!名为如意!好马赠英雄,如今它是你的了,还请将军在前面为我军带路!”桓温带着命令的口吻请求道。
“罪臣李权领命!”李权拱道
于是,李权领着一群无寸铁的俘虏走在最前方,晋军大部队紧随其后,大约半个时辰后,大军终于出了山谷,来到一座悬浮的竹桥前。
“来人,把李将军叫过来!”桓温命令道。
传令兵很快就叫来了李权。
“桓将军,你找我何事?”李权躬身道。
“此桥叫什么桥?”桓温问李权道。
“名为笮桥,乃蜀汉先主刘备刘玄德所置!”李权拱道。
“此处距成都大约还有多远?”桓温继续追问道。
“过得此桥,距成都不出十里之遥。”李权答道。
听到李权离成都只剩下不到十里路程,桓温回头看了看吴静。
“禀将军,据水经注所载,此处确为笮桥!与成都的距离确如李将军所言不过十里之遥!”吴静立即明白桓温要向他求证李权的话是否属实,于是上前对桓温道。
“如此甚好,大军从桥上过去恐有不妥,我看这桥下之水深不过膝,不如我们现在就蹚水过河!直杀成都。”桓温面有喜色道。
“再等等!我看对面树林之中雾气缭绕,恐有伏兵!”袁乔忐忑不安道。
吴静看了一眼李权,可当他的目光与李权的目光交汇时,他发觉李权的目光中闪出了一丝狡黠,就这一眼,让吴静觉得不寒而栗。
桓温听袁乔恐有伏兵,他立即联想到南凤凰山遭到李权伏击的事,身上的神经不由得一紧,顿时警惕起来。
“既然此处距成都只余十里之遥,若不过河,怎能完成伐蜀大业?彦叔,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啊!”桓温思索良久对袁乔道。
“过河尚可,不过须严加防备才是!”袁乔提议道。
“就依卿言,严加防备,缓步过河!”桓温赞同道。
“传我将令!缓步过河!严加防备!步兵举盾而前!骑兵岸边待命!弓箭岸边待命!”桓温大声命令道。
等传令官把桓温的将令传达至全军后,步兵陆陆续续开始举盾过河。
吴静见到大军开始过河,他百思不得其解,史书明明记载,就在此地,桓温击败李势,可此时此地,哪有半点战争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