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节 论功行赏

A+A-

    吴静从来没有尝过这样的美味。

    到莼羹,还有一个故事。

    当年大名士陆刚到北方洛阳做官时,经常遭到北方士人的鄙薄。有一次陆去拜访晋武帝的女婿王济王武子,酒至微醺,王武子指着面前的羊酪对陆:“你那区区江东偏僻之地,有什么能比得上这个的?”

    陆不卑不亢地回答道:“千里湖的莼菜羹,不加盐豉就能与之媲美了!”

    吴静今日总算知道陆所言非虚。

    宴会继续进行,桓温、孙盛、袁乔和一众蜀中名士开始清谈玄言,谈的内容就像是庄子有几条鱼?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白马是不是马?吴静对这种清谈玄言怎么也提不起兴趣,偶尔抛出几个爆炸性的观点,让一众文人啧啧称奇。后来他干脆就装作喝醉,再也不参加玄谈了,几个文人还拉着吴静不依不饶,非要辩个你死我活。再后来吴静就真的喝醉了,他还不心出了‘唯物主义辩证法’这个词,并且‘白马非马’就是谬论,众文人这下彻底炸开了锅,认为吴静就是在侮辱先贤公孙龙,对辩坛大家不尊重。对此,吴静完全没放在心上,因为所有人都烂醉如泥了,谁还管什么公孙龙不公孙龙的。

    宴会直至深夜才结束,吴静第二天起来完全想不起来自己前一天是怎么回到自己的西偏殿的。

    东晋朝堂之上。

    四岁的懵懂孩童晋穆帝司马聃坐在大殿的玉床之上,征北大将军褚裒、司徒蔡谟、会稽王司马昱、尚书左丞荀蕤、丹阳尹刘惔等一众朝臣位列朝堂之上。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司马聃程式化地了句上朝的台词。

    此时东晋朝堂之上由司徒蔡谟与会稽王司马昱辅政。

    “启奏陛下,蜀地传来捷报,荆州刺史桓温已克平蜀地,不日将班师回朝,今日大家便议一议论功行赏之事!”司马昱提出了一个大家都感到非常头疼但是又不得不议的大事。

    “桓温克平蜀地,功劳不可谓不大,若不加以封赏,恐难以服众啊!臣提议将豫章郡封给桓温。”司徒蔡谟提议道。

    “万万不可啊,陛下,如果桓温他日收复洛阳,修复皇陵,那我们用什么官职来封赏他呢?”尚书左丞荀蕤强烈反对道。

    “真长,桓温出征之前,你便断定他必然克平蜀地,你看现在封个什么官给他啊?”褚裒询问刘惔的意见道。

    “我同意荀尚书的法,桓温今日克定蜀地,假如日后权势滔天,那他必定专制朝政啊”刘惔谏言道。

    “可桓温建此奇功,朝廷若不加以封赏,恐失人心啊。”司马昱谏言道。

    “豫章郡下辖十八县,确实多了点,临贺郡下辖五县,我看我们就将‘临贺郡’封给桓温吧,有桓温帮我们守住西边门户,褚大将军守住北边门户,大晋才能久安啊!陛下!”司徒蔡谟再次谏言道。

    司马昱走到司马聃身边,对着他耳语了一会儿。

    “就这么定了!桓温进号征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临贺郡公!谯王司马无忌进号前将军!袁乔进号龙骧将军、封湘西伯!孙盛授长沙太守、进封吴昌县侯!周抚授益州刺史、进封平西将军!”司马昱大声宣布道。

    “谨遵陛下旨意!”众朝臣齐声道。

    “陛下!且慢,还有一事要议议,据战报所载,此番桓温克蜀,蜀地有一豪杰叫吴静,拥兵过万,在笮桥一战中吴静更是建有奇功,如此豪杰若是不赏,恐蜀地将得而复失啊。依臣下之见,应加以封赏,以巩固朝廷在蜀地的统治啊!”尚书左丞荀蕤谏言道。

    “蜀中为氐人统治数十载,今一朝克平,蜀人臣服于我帝国天威之下,望风归附我大晋,有何奇哉?可他们内心是真心真意想归附我大晋吗?恐怕他们就像凉王张重华一样,表面依附我大晋,实则都怀有不臣之心,若给他们太高的封赏,日后必为祸患!我看后赵对汉中地区虎视眈眈,他不是很能打仗吗?就给他做个汉中太守,让他去为我大晋戍卫边疆吧!”司马昱不耐烦道。

    “善!”众朝臣均表示同意

    “诸事既已议定,退朝!”司马聃身边的太监大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