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朝廷大员
吴静心里清楚,东晋时期姓王的人大多来自琅琊王氏,还有少数来自东莱王氏。当然,不管是来自琅琊王氏还是东莱王氏,绝对都是贵族中的贵族。他立即换了身大氅直裾袍,整理了一下自己才出门拜见这位姓王的贵人。
吴静边走边想,来人绝对不可能是普通老百姓,那就有可能是朝廷中人,既然是朝廷中人,又姓王,那必然和王导沾亲带故,绝不能怠慢了此人。
起这王导,公元3年,司马睿即皇帝位建立东晋时还曾再三邀请王导同坐御床同受百官朝贺,王导再三推辞不敢当,:“如果太阳也和地下万物一样,那么老百姓该到哪里沐浴光辉呢?”这便是‘王与马,共天下’的由来。
吴静边往外走边推算,据晋书记载,王导咸康五年(公元339年)薨,时年六十四。如果王恬是王导长子,那至少也有五十多岁了。如果王恬是王导次子,那至少有四十多岁。为今之计只能随应变了。
出得中军营帐,吴静远远就看见一位头戴三叉紫金冠,身穿白色大氅的中年文士已经候在帐外了。
吴静走过去,恭敬地一拱道:
“贵人来访,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请问周抚周道和呢?让他出来!我要见他!”文士激动地道。
“贵人远道而来,不如到在下军中歇歇脚,在下也好略备些酒菜,招待贵人!”吴静客气地对文士道。
“汝乃何人?我要见周道和!”文士对吴静得话不理不睬。
“在下吴静吴子虚,拜见王大人!”吴静看文士一副官僚做派,更加肯定此人必是朝廷大员。
“吴静?正好,此处有你的文书一封,你助临贺公平蜀有功,朝廷有赏!”文士朝天拱虚拜,以示对朝廷的恭敬。
“临贺公?桓将军平灭一国,才得到这点封赏,朝廷真够抠的!”吴静心里嘀咕道。
“还不速速接受赏赐?”文士不满地道。
“是!大人!”吴静恭敬地从文士上接过文书。
文士把文书递给吴静后就要带着一众卫士离开。
“王大人!王大人!你要去往何处?”吴静赶紧追上文士恭敬地问道。
“我欲去成都给周将军送文书!区区巴奴下才,何敢阻拦?”文士不客气地道。
“在下岂敢!岂敢!只是那成都已落入巴氐人范贲之,去不得,去不得!”吴静赶紧解释道。
“你们这些庸才,临贺公刚离开蜀地,你们就丧师失地,有何面目接受朝廷赏赐?”文士讥讽道。
“王大人的是,的是。”吴静强忍着怒火答道。
“不过大人请放心,周将军已在彭模站稳脚跟,这些乱臣贼子很快就会伏诛!”吴静补充道。
“那便最好!不要辜负帝国对你们的栽培啊!”文士语重心长地对吴静道。
吴静赶紧命人去找牛牟来应酬,这样的大官僚吴静快要应付不过来了。
牛牟被传令官火速领了过来。
牛牟不愧是官场中人,一通溜须拍马的台词得娓娓动听。
文士在吴静、牛牟、马勋等一众文武的簇拥下才进到军营大帐之中。
吴静立即叫仆人们摆上好酒好菜,为王恬洗尘接风。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王恬才和吴静、牛牟等一众文武聊起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