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节 雄主张骏
“慢!吾尚有一事要禀!”吴静赶忙道。
“吴太守请!”凉王道。
“我与张大人事先有约,若无大晋朝廷文书,我汉中府军恐无法出战。”吴静一字一顿道。
“此事吴太守不必忧心,我已派八百里加急快马前往健康求取朝廷救援文书,信使近几日或可归来,文书一到,吴太守与谢将军即可出发!”凉王向吴静保证道。
“多谢凉王理解!”吴静感激道。
从朝堂出来之后,吴静等人便被安排到一处偏殿用膳。
“怎么都是素食啊?这叫我们怎么吃啊?”白武子抱怨道。
“武子啊,凉王张骏去年刚刚驾崩,所以大凉皇宫内要斋戒三年,你就忍忍吧!”吴静安慰道。
“难怪整个皇宫内死气沉沉,毫无生气!”盐花翻了个白眼道。
“听张骏可是雄主啊,郡守,你见多识广,能不能给我们一他的事迹?”王仝请求道。
“反正闲着无聊,我就给你们吧。”吴静欣然同意道。
“张骏,字公庭,从就是个美男子。建兴四年(36年),被封为霸城侯。十岁就能写文章,卓越不羁,可是淫逸放纵过度,夜里常常在街巷中变装出行,全国上下纷纷效仿他。十八岁时,张骏继承了父亲张寔(与实同音)的凉王之位,拜凉州牧、护羌校尉,封西平郡公。张骏为人谨守人臣之节,效忠我大晋皇室。”
“哎呀妈呀,没想到这张骏还是个变装癖啊!”白武子禁不住道。
“嘘!千万别胡言乱语,心你的脑袋!”吴静赶紧噤声道。
王仝听不懂白武子在什么,刚想开口提问却看到吴静一脸紧张的神情,便岔开了话题:“你这张骏忠于我大晋,不会只是做表面文章吧?”
“太宁元年(323年),张骏还是称建兴十二年,接到晋元帝驾崩的消息,在张骏的带领下,朝堂众臣嚎啕大哭,大凉国内告哀三天。恰巧遇到有黄龙在揖次(今甘肃古浪县西北)的嘉泉出现,右长史氾祎(fny)谏言道:‘建兴之年,是元帝开始兴起的年号。皇帝驾崩,朝廷又远在江南,音讯隔绝,宜趁着黄龙出现改换年号,以突出吉祥的征兆。’但是被张骏严词拒绝了。后来,张骏还派遣使者借道成汉千里迢迢到健康朝贡。”吴静继续道。
“看来这张骏还真是爱国忠君的榜样啊!”汤姆举起大拇指叹服道。
汤姆的汉语学习就算是到了这滔滔乱世也没有停下来,如今已有成就了,吴静对着他竖起大拇指,给他点了个赞。
“听到现在,这张骏最多算个忠臣,还算不上什么雄主!”白武子不满道。
“不然,张骏虽少时放荡。可当上凉王之后,在文治方面,他磨砺节操,改正过失,勤于政务,统领文武百官,让他们各尽其才,远近之人无不称颂,被尊为‘积贤君’;在武功方面,张骏曾与赵国多次征战。前赵鼎盛时期,大凉军被刘曜军打得大败,张骏尽失河南之地(河套以南地区)。后来等到后赵攻打前赵,石勒杀了刘曜,张骏趁长安混乱,又收复了河南地区,与石勒划地而治。不仅如此,张骏还派他的部将杨宣率军越过茫茫沙漠,征战西域,西域诸国望风归附。龟兹、鄯善王不服,被杨宣击败,于是西域大震。另外,张骏还是第一个将‘郡县制’推行到西域的人。建兴十五年,戊己校尉赵贞谋反,张骏遣西域长史李柏击败并擒获了他,并把赵贞之前占有之地设置为高昌郡,郡置郡守,县设县令,里有里正,乡有蔷(e)夫。”吴静侃侃道。
“不愧是西北霸主啊,威武!”王仝心生向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