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兵进上庸
“吴哥的对,是我狭隘了,那我这就去点起一万士卒,我们出发去上庸!”牛牟惭愧道。
吴静牛牟率领一万士卒浩浩荡荡地朝上庸进发,其实吴静之前在巡视四县时就发现上庸、房陵、沔阳一线的位置对于汉中来尤为重要,沔阳位于华容道附近,当年曹操屯兵于乌林,赤壁大战后,曹操想要向北逃回南郡,而想要以最快的速度撤退,就必须经过沔阳县附近的华容道,如果在地图上将乌林与南郡连成一条线段,则华容道就大约处于这条线段的中点。所以,要想迅速撤退,华容道是必经之路。吴静打算等春天到来后梅雨季节到来前进行一次军事行动,彻底清除沔阳县附近的山贼匪患,将沔阳县彻底掌控在自己中。
上庸、房陵位于汉中东稍微偏南,是后赵进入汉中的第一道屏障,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虽然吴静并没有派兵驻守于此,但是牛怀早已派出几百人的斥候部队驻扎于此,只要后赵有任何风吹草动,汉中府就沿着汉水在汉中各县层层设卡,抵挡后赵军的进攻,不过从去年一整年的侦查情况来看,后赵似乎自从枹罕之败后,对西北的前凉,西南的蜀地再也没了胃口,斥候们在边界地带偶尔会看到后赵派出的斥候,但是从来没有看到过大规模的驻军。
吴静和牛牟到达钖县后,分兵五千交给马勋,加上马勋原来的五千人以及马勋这一年多又新招募的五千人左右总兵力达到一万五千多,有马勋带着这一万五千人屯驻于上庸县城,必可保上庸城万无一失。
吴静将另外的五千人交给西乡的刘奎,加上刘奎原来的三千人以及他新招募的两千人马总共一万兵力,有这一万兵力屯驻于房陵,与上庸城的一万五千兵力互为援助,房陵和上庸城一样暂时可以高枕无忧了。
可兵力增加的同时带来了新的问题,那就是粮草供应开始出现捉襟见肘的现象,汉中府现在的军粮来源主要有几个,一个是郭家坞堡转运过来的粮食,这部分粮食现囤积于汉中,是汉中府军的主要粮食来源,上次在明月峡收缴了邓定隗文大军的大批粮草现屯于嘉仙江粮仓,并有重兵把守,各县守军的主要粮草皆来自于此。
还有一个好消息就是牛牟在晋寿练兵时暗藏了大批军粮,数量不低于邓定隗文大军留下的粮草,在王季完全控制剑阁县后,牛牟立即派兵将这些粮草运回了汉中,这些粮草虽然在仓库中存放的时间较长,但是古人建造的粮仓可以延长粮食的保存时间,存数十年都能不腐不烂,用来果腹充饥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后世考古界发掘了大量古代粮仓,比如隋朝时建造的粮仓—含嘉仓,含嘉仓修建于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主要目的是储藏京都东边州县的粮食,在隋朝末年正式投入使用,到了唐朝最终成为了“天下第一粮仓”。